分卷阅读14
作者:碧云天      更新:2021-02-06 13:07      字数:2433
  帮着村人放牛,一天得半个窝头吃,母亲则整日在外劳作,今日帮着这家浆洗衣裳,明日到那家除草耕地,晚上又借着月光做针线活儿,常年劳作加上食不饱腹,积劳成病,一发不可拾。

  母亲郭氏一直都瞒着她,又因她吃住都在书院,甚至连月夕节都不让她回来,她一直被蒙在鼓里。

  李清不清楚当时是个什么滋味,那几天晚上她几乎难以入眠,哭的不能自己,最后别无他法,就委身给秦王当了妾。

  她还记得当初带着二百两的聘礼,其实跟卖身银没什么区别,回到家中,左邻右舍早就得了小消息来恭喜,每个人都带着喜悦的神色,唯独母亲目光颓然,就好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目标。

  后来在御医的医治下,母亲很快就治愈了,那之后母亲就带着弟弟远赴苏州投奔舅舅家去了,那个舅舅是,原本让她母亲改嫁,而母亲说就是饿死也不会依靠的舅家。

  母亲的意思就是,去求这个她曾经恨过的舅舅也不愿意留在京城看她委身给人做妾!

  “夫人,您怎么了?”

  李清扶着一旁的蝶坐在了一旁的太师椅上,道,“没事。”

  “老夫人信上可是有什么……”要是换做别人只当没有看见,不过蝶到底是留了几分真性情,即使知道这些事儿自己不该问,因为担心李清,还是忍不住发问道。

  李清摇头,道,“没事,我娘要带着弟弟回来了。”

  李清入王府五年,母亲郭氏就没给她写过一封信,说过一句话,她还以为郭氏会一直生气,不肯理她,没有想到,她出府不过半个月就接到了要回来的信,那显然在她决定出府,告知母亲的时候,她就准备要回了。

  李清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当时家里有债,她都可以想办法赚了慢慢还掉,可是母亲的病却耽误不得,唯一的办法就是委身给秦王这样的人,得到最快的最好的医治,冲着这一点,不管秦王如何看轻她,她都一直恪守本分。

  蝶跟了李清三年,从来没听李清说起过娘家人,只知道父亲早逝,母亲和弟弟在苏州读书,每一年她都会替李清寄银钱过去。

  按道理,家人团聚应该是喜事才对,但是瞧着李清的样子,却是有什么内情的样子。

  “你把东边的那个如意居整理出来给老夫人住。”李清的犹豫不过是暂时的,很快就回复了神头,不管如何能见到久违的母亲和弟弟,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这边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李清就给隔壁的赵老爷递了拜帖,王管事却回了信儿说道,赵老爷有事外出不便见客。

  李清心里颇有些失落,但还是让人把医书送了过去。

  之后,李清都在家里养胃,不敢大吃大喝,很是循规蹈矩,加上又要布置母亲和弟弟住的地方,很是忙碌了一番,过了六月,一转眼就到了七月低,天气终于凉爽了一些,清风里已经有了秋日的寒意。

  从苏州水路过来,起码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李清算了算,也就在这几天了,结果比起母亲隔壁邻居先有了动静。

  王管事上门送了两条鱼给李清,道,“我们老爷出了远门去垂钓,回来的时候带来的,是金鲵鱼。”

  金鲵鱼其实就是娃娃鱼,在现代虽说是保护动物,但是第二代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却是可以贩卖食用的,而在这个时代因为没有人工养殖,野生的很是稀罕,尤其受女子喜欢,据说可以养容美颜,叫女子趋之如骛。

  只是因为长在山间,很少被抓到,价格也极为昂贵。

  “老爷说很是喜欢夫人送的医书,这鱼虽不值几个钱,却是老爷亲手垂钓上来的,还请夫人笑纳。”王管事道。

  李清前世的时候只在鱼市里见过金鲵,颇有些稀奇,叫蝶打开了盖子,那鱼像是感应了到了光线,竟然发出婴儿一般的叫声。

  几个人啧啧称奇,倒是开了眼界,李妈妈来问是要清蒸还是红烧,李清却是下不去口,叫蝶放到了湖里了。

  只是不好总是白拿赵老爷的东西,晚上叫蝶送了用黑鱼做的水煮鱼过去,李清想着,那赵老爷一看就是见多识广的,家中有阔绰,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与其买一些世面上的礼物还礼,还不如送送这些她觉得不错的吃食,不叫人心里觉得负担,如果合了口味,还能吃一吃。

  其实这里面很多菜肴都是李清改良的,水煮鱼,麻辣小龙虾,还有炸鲜奶,这种零嘴。

  李清入府的第二天就叫人买了一头奶牛回来,每日里都要喝牛乳,剩下来的牛乳就做成乳酪之类的。

  不过那位赵老爷是妙人,这边李清送了吃食过去,第二天那边就会送了一盆兰花来,又或者赵老爷亲自钓到的鱼,甚至后来还叫王管事送了一只顶漂亮的鲤鱼过来,嘟嘟高兴的不行,每天都会沿着那水缸转悠,只恨不得捞了吃掉。

  两家这样一来一往的,越发亲厚了起来,只是两个人倒再也没见过面,到了七月中旬,载着李清母亲郭氏的客船也到了通州码头。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都觉得不好,我修了修,主线是没什么影响的,看过的同学继续往下看就行。:)

  ☆、第11章

  傍晚的江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卷起李清薄如蝉翼天青色的绡纱广袖,映着远处夕阳染红的远山近水,仿若九天仙女下凡,美若一幅画一般。

  许多来往的商贾小贩,或者渔夫水手,莫不是惊艳于此景,驻足于此。

  李清却对次全无在乎,她从小就容貌出众,无论在哪里都会得到旁人的注目,要真是在意,自是连门都不敢出了。

  她此刻满脑子都是五年未见的母亲和弟弟,想着小时候母亲虽严厉但不失慈爱的关怀,就觉得心里紧张的不行,即是渴望早日见到,一家人团聚,又是有些惧怕母亲的严苛,到底这五年母亲气消了没有?

  虽自信自己没做错,但是对着母亲的伤心,到底没有办法,平心静气,不去在乎,毕竟血脉天性,难以超脱。

  李妈妈道,“夫人莫要担心,老夫人居住的如意居早就拾妥当,就是舅老爷住的也都安置好了。”又道,“想着老夫人和舅老爷车马劳顿,一早就让灶上婆子炖好人参鸡汤,这最是补元气了,又在井水里冰了西瓜,葡萄,李子……”

  李妈妈唠唠叨叨的,蝶不时的在一旁补一句,倒是让李清少了一些紧张。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有那高大的楼船进了港口来,许多接站的人一拥而上,等着停靠,路陆陆续续有人从楼船上下来。

  李妈妈和蝶皆是没有见过郭氏和李念,只能眼巴巴的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