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作者:碧云天      更新:2021-02-06 13:15      字数:2471
  了她的进士身份。

  这都是未知数,但是李清已经有了勇气去面对这一切,想到这里就越发的思念起赵来。

  这些日子也不知道在做什么……,难道就不想她吗?

  郭氏领着李清回了屋子,李妈妈去摆了香案,又准备了贡品,在院子里几个人一同去祭拜李父。

  郭氏跪在蒲团上,含泪道,“总算是没有辜负你的期望,清清很争气,十五岁禀生,二十一岁就是贡士,不日就要去参加殿试,已经是十分难得了,夫君,到底老天爷开眼,终于让我们李家又出一名进士。”

  李清跟李念一左一右的跪在郭氏的旁边,面色肃穆,规规矩矩的给李父磕了头,李清道,“爹,你放心,以后孩儿会谨记您的教诲,照顾娘和弟弟,更是不会辜负我们李家的百年声望。”

  祭拜完,一时又有四邻来贺喜,虽然不过相处短暂,不太相熟,但是郭氏难得露出极大的热情来但凡是来贺喜的,都会感激一番,如果是孩子,还会抓个红包给他,李清见郭氏这般高兴……也禁不住热泪盈眶,觉得无论付出多少都值得。

  不过等到一切都平静下来,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呆在屋子里,不自觉地就想起赵来,……,他不想她吗?为什么不来看她,此刻,她这得特别想跟赵分享这份喜悦。

  其实赵怎么会不想……,前几日还为了李清的文章跟孔秀文在礼部讨论了半天,最后亲自给她定了名次,但他实在是太忙了。

  那之后就是给皇帝侍疾,赵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没有回来过,等着气消了,看到皇帝骨瘦如柴,时日无多的样子,只觉得即是愧疚又觉得时光易逝,很多东西不过转眼的功夫就消失了,很是想弥补下。

  而皇帝见到赵不在纠结于给穆氏一族翻案,而是心情气和的接受了摄政王的提议,极为高兴,就好像常年压在心口的一块石头终于消失一般,每日都眉开眼笑的,就是饭量也比平日里多了一些。

  宫人明显就感觉到了景阳宫内变得轻松的气氛,终于不在愁云惨淡的,虽说外界早就说皇帝恐怕是时日无多,他们这些伺候人的内侍也担心以后的去留问题,但是皇帝能多活一日就是一日的安稳,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格外的用心。

  赵原本住在睿王府,后来就直接搬到了宫里,方便照顾皇帝,每天早上舞剑之后就回去漱洗一般,之后就是来看望皇帝,往往会陪着皇帝一同用早膳,其实皇帝如今已经吃不下什么了,多半就是一小碗的肉糜粥,然后是汤药。

  那之后就坐在皇帝身边一同处置这些日子积累下来的政务,今日正说道这一年的科举,“虽说不能受寒,但总不能在屋里憋着,不如趁着这一次就出去透透气,毕竟是殿试,总要陛下出面才是。”

  皇帝却摆了摆手,道,“朕现在多说一会儿话就觉得累得慌,哪里还能坐许久,还是你去吧。”说道这里忽然像是想起旧事,道,“阿,你还记得以前父皇还在的时候吗?那次也是这般科举之后的琼林宴,你跟着沈大人学了许久,总想跃跃欲试,竟然就把自己写的文章混在里面给父皇递了过去。”

  赵怎么不记得,他小时候尤为顽皮,又加上先帝纵容,而作为侄子的皇帝也反而像是一个哥哥一般照顾他,弄的他极为任性妄为。

  “哈哈哈。”皇帝想到这件事就忍不住笑,指着赵道,“当时父皇就说,这般难看的字如何入了考官的眼,还当又发生了什么舞弊的事件,吓的当时的几个主考面面相觑,话都说不利落了。”

  赵有些窘迫,他性子活泼,等闲坐不住,如此那字就可见一般,而科举最是看中字,没有几年的功底,很难被选中。

  后来,皇帝看赵极为沮丧,就拿了先帝的朱批,当时作为太子的皇帝还在跟着先帝身边学习,给他的文章上评了个甲等第一名,虽然不过就是安慰他的,却是让赵极为开心。

  赵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心口有点憋闷,时光匆匆,很多事情就这样错过了。

  皇帝不知道赵的心情,道,“不过总也是好事,你发奋刻苦,安安稳稳的练字,后面终于也有些样子了。”又道,“你当时是跟谁……,对那个叫李唐,学的字吧?”

  赵点头,“嗯。”

  想到李唐就很自然就想到李清,这会儿已经是知道了自己高中的消息了吧?也不知道是怎么模样……,一定是很愉悦,想到这一点,赵就有些坐不住了,原本就想的厉害,不过因为太忙而强忍着没去。

  赵和皇帝又商量了一会儿,皇帝就露出疲惫的神色来,皇后正好端了燕窝粥过来,赵就起身说道,“我府中还有些事情,今日就不留宿在宫里了。”

  皇帝颇有些不舍,皇后却是笑着说道,“睿王殿下这几日又要照顾陛下,还要协理政事,正是忙的脚不沾地,该是回去好好歇一歇了。”又道,“不过一会儿秦王和太子殿下,还有太子妃要过来,睿王用了晚膳在回去也不迟。”

  赵回头,看到皇帝正含笑的看着自己……,那一双原本十分明亮的温柔的眼眸如今已经显出几分灰白色,就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一般,让他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这还是赵第一次看到太子妃白静澜,就像是传闻那般果然是姿容出众,穿着一件银红色的交领缂丝半袖,戴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如同寻常的雍容妇人,只是眉宇间却是比旁人多出几分刚硬来。

  赵还是后面知道她的事情,原本和前夫琴瑟和鸣,却是被皇帝强行下了圣旨合离,这才重新嫁给太子,因为这件事,在朝中闹的沸沸扬扬的,太子的婚事也就没有大办,虽然看不出白静澜对太子的情绪,但是可以看出太子极为照顾太子妃,进门的时候轻声细语的提醒她注意门槛,等着入座,还会吩咐内监把茶水换成杏仁茶。

  秦王不仅自己进宫,还领着王妃冯婉贞和刚刚满月的长子赵顺,那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一双眼睛明亮有神,笑起来的有种叫人可以心软的天真烂漫来。

  冯婉贞显然刚是出了月子,有些丰腴,不过打扮得体,行事落落大方,倒也没有被旁人比下去。

  皇帝见到人都到齐,显得极为高兴,歪着身子坐在垫着厚厚靠垫的椅子上,道,“人到齐了就上菜吧。”

  按规矩皇帝用膳有规格的,但是大多数的皇帝私下里都不会真的按照规矩来,不过上了几十道菜,却都有每个人爱吃的,皇后笑着说道,“陛下前几日就说要聚在一起,今日正是赶巧了。”又指着几道菜,说道,“睿王,这是你最喜欢吃的……”

  一起吃了饭,大家的注意力就被秦王世子赵顺吸引住了,皇家已经多年没有新生儿了,这时候皇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