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
作者:碧云天      更新:2021-02-06 13:19      字数:2308
  就是两个人是一路的,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铲除赵。

  秦王并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反而又续了一杯茶水,慢悠悠的喝了起来,眼中满是兴趣,“你说说,你还发现了什么?”

  “王爷这般苦心经营……,想来这关键的一步是等着我?”

  秦王眯起眼睛,好一会儿才忍不住笑了起来,想要上前把佳人抱入怀里,却又怕闹脾气,好一会儿才忍不住澎湃的情愫,道,“你说的没错,陛下和本王早就谋划了多年,只等这一刻。”

  李清一个弱女子,她能做什么?

  “但我还是不明白,王爷到底希望我做什么事?”这件事显然对秦王尤为重要,这也是秦王一直裹足不前的原因,但是到底是什么?

  秦王却摇头道,重新坐回了位置,慢条斯理的说道,“现在还是不是时候,清清,你还在左右摇摆中,没有办法确定自己的心意,不过本王并不着急,会一直等着你,等到你下定决心为止。”

  李清深一脚浅一脚的回了家。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过突然,让她实在是措手不及,早就已经平复了心情,但是心口像是被乌云遮住,挥散不去,等着吃过了晚饭,郭氏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终于来到了李清的房间内,那表情大有一副,你要是不说,娘就不走了的意思。

  “你和摄政王到底是怎么回事?”郭氏一开始觉得或许是赵纠缠李清,后来又觉得不太可能,两个人当时的神色,一看就是小情人闹矛盾的神态。

  李清憋的太难受了,在郭氏的逼问下,终于颤抖的说道,“娘,假如……,夫婿是杀父仇人,你会怎么办?”

  郭氏皱眉,不过很快就露出惊惧的神色来,张了嘴又合上,就好像是被丢到岸边的鱼儿,离开了水,难受的厉害。

  “清清,难道摄政王和你父亲的死有关?”

  李清沉默了下来。

  如果只是她和赵的问题,她可以选择瞒住母亲,但是关于父亲的死……,她觉得郭氏有权利知道。

  郭氏如遭雷击,好半天都没有说话。

  正在这时候,门被突然推开,李念脸色铁青的走了进来,他怒气冲冲的说道,“姐,其他什么事儿我都可以依着你,但是唯独这件事……,姐,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呀!难道你都忘记爹爹对你的养育之情了吗?”

  或许是没有经历过情爱,也或许男人天生就理性,李念在外听了半天,终于还是忍不住走了进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姐,你和娘走吧,家里的还有不少的银子,你们隐姓埋名,找个地方,也能过得下去,至于父亲的死……,弟弟好歹也是家中男子,这件事念儿会去想办法的。”

  “行了,别闹了!”郭氏吼道,“念儿,你带着你姐姐走,这边有娘。”

  李清看着两个人争吵,眼中却都是势在必得决心,似乎那仇恨,怎么也没办法就这样过去了,她闭上了眼睛,眼泪滑落了下来,放在腿上的手却紧紧的握紧。

  到底要不要去报仇并非她一个人的决定,毕竟李念和郭氏也有权利去抉择……,心渐渐的沉了下来,李清终于下定了决心。

  ***

  这一年是一个丰年,因为有了之前的灾荒,显得极为难得,皇帝很是高兴,决定去泰山封禅。

  因为花良多,也有人反对,不过皇帝兴致很高,又加上提出有一半的用由自己的内库所出,最后也就定了下来。

  这几个月,那之后李清就没单独见过赵了,两个人也就一个月一次的大朝会上见一面,那还是当着文武百官,李清也不是每次都有事情启奏,所以几乎已经形同陌路了。

  这一次的封禅,几乎是朝中大部分的官员都会随行,而赵自是留在京城。

  等着回来的时候,又传出皇后有了身孕的消息,皇帝笑的都合不拢嘴,整日的陪着皇后娘娘,就是端茶递水也恨不得代劳,让许人都忍不住啧啧称奇,说皇后娘娘实在是运气,能天下之主这般宠爱。

  也不知道是谁开始的,等着皇后肚子大起来之后,就有大臣说当初让赵摄政是因为担心皇帝身子羸弱,无法负担繁杂的朝政,如今既然皇后娘娘有了身孕自然就证明身体已经好了大半了,是不是应该让皇帝亲政了?

  一开始只是几个不起眼的言官,等着到了后面就连廖北也上了折子,让赵考虑下这件事。

  不过皇帝显得很是无奈,特意找了赵说这件事,道,“叔爷爷,这根本就不是朕的意思。”

  赵沉默了下来,自从和李清分道扬镳之后,就显得整个人有些过于沉闷,却是好一会儿才说道,“也罢,当初先帝圣旨也是担心你身体受不住,现在看来也是多余的了,陛下显然已经做好准备了,等着今年过年之后祭天,陛下就学着处理政务吧。”

  “这怎么行?朕可是什么都不会。”

  皇帝虽然推辞,但是等着赵再三坚持,也就接受了。

  等着皇帝走后,王总管气愤的腮帮子都鼓鼓的,道,“一群白眼狼,当初朝中混乱的时候不说要亲政,这会儿王爷都给理顺了,就要抢过来。”

  “王总管!”赵厉声打断道。

  王总院显然也是憋的狠了,也不管了,道,“王爷,您这是怎么了?就算李大人那边……,这世上女子千千万,难道就没有一个合意的?您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您说过要好好治理大赵的。”

  如今朝政看着稳当了,其实依然是内忧外患,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崩塌,王总管觉得这个大赵就不能在交给皇帝了。

  之前好好的大赵,不都是先帝给霍霍的,这父子俩就都不行!腐败恒生,国运衰败,这才好容易起了个头,说是交给皇帝亲政,皇帝还不是要仰仗首辅廖北?

  到时候这大赵又是廖北的天下了,跟当初先帝在的时候一个长眠,这廖北要是能治理好,这大赵能成如今这番模样?

  更重要的是,交了权之后,皇帝真的会善待赵吗?如果这亲政的想法是大臣主张倒也好,万一真是皇帝指使的?那就说明皇帝很有野心,而一个有野心的人,又怎么能容忍曾经的摄政王?

  赵叹了一口气,道,“王总管你是只知道本王的,当初就没想过什么……”后来怎么就变了呢?好像是怕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