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9
作者:渔小乖乖      更新:2021-02-07 14:33      字数:2490
  万万没有想到,在很多事情上都能达成共识的两个人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后世有婚姻学家研究过,后世有很多家庭确实会因为孩子的事情吵到家庭破裂。边静玉和沈怡吵了好一会儿,忽然反应过来了,孩子又不是他们的!边静玉说:“这事该让你哥来决断吧……看他怎么说。”

  “行,那就问我哥吧。”沈怡说。

  两个人悄悄地松了口气,很有默契地想,还好静玉/怡弟不会生孩子啊,少了个吵架的原因了。沈怡就把盼归抱在了怀里,带着边静玉一起找上了沈思。沈思正抱着妮儿,和妮儿一起玩翻花绳呢。

  刚从南婪回家时,沈思恨不得能把儿子宠上了天。不过,随着盼归渐渐长大,沈思虽然心里依然很疼儿子,却觉得儿子应该要“穷养”,平日里抱妮儿的日子倒是更多一些,对着盼归则更为严厉些。

  盼归却依旧不怎么害怕沈思。自从沈德源和沈思官复了原职后,盼归和妮儿就多了不少跟着大人出门交际的机会了。他是个活泼的孩子,虽然小小年纪,却已经在外面交到了很多同龄的小伙伴了。

  “高家的哥哥妹妹的名字是一样的,哥哥叫壮壮,妹妹就叫香香。我和妮儿却不一样。”盼归疑惑不已,他说的一样是指名字的格式一样,“我不要叫盼归了。我要和妮儿一样,以后叫我归儿好了。”

  沈思:“……”

  这不孝子!你做你的龟儿去吧,我可不想做龟爹!

  围观了这一幕的边静玉和沈怡尴尬不已,他们误会孩子的意思了。边静玉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了一个穿着龟壳的小盼归,只见他举着一个大龟壳,然后开开心心地给沈思套上了:“爹,这是你的壳!”

  亲儿子给的龟壳,到底背不背!还好怡弟不能生孩子。边静玉再一次觉得庆幸。

  第84章

  沈思这做亲爹的,终于意识到该给儿子取个大名了。

  之前没有取大名,一是因为民间有叫小名易养活的说法,盼归和妮儿在母腹里受了不少罪,都不算是那种特别健壮的孩子,因此家长们下意识就把取学名这件事情延后了。二是因为沈思觉得亏欠,他在孩子们刚出生时,没有陪在他们身边,于是就希望能尽力弥补他们。如果给孩子取了大名,仿佛孩子一下子就长大了,那些被迫分离的时光也就彻底一去不复返了,沈思希望时间能走得慢一些。

  不过,眼看着盼归开开心心地当了龟儿,这大名是不取也要取了。

  沈思、沈怡这一辈的心字辈,到了盼归这一辈就是草字辈了,因此盼归最终定下大名为沈英。妮儿是随着沈家族谱取名字的,于是也有了大名叫沈荷。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荷是个非常好的名字呢!

  孩子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可爱的坚持。有了大名后,盼归就不许大家叫他盼归了,盼儿也不行,归儿也不行,心肝宝贝儿也不行,就连大名里头的“英”字单独用都不行,必须要连名带姓叫他沈英。

  会试放榜后,京城中的各位大人都迎来了情诗的高峰期。

  当然不是真正的情诗啦,新科贡士们只是借情诗隐晦表明心意而已,这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投拜帖的行为,比单纯投拜帖要文雅一点。于是,头发胡子都白了的大儒们天天都能到类似于“啊,我暗恋你啊,你快看我一眼吧”、“呀,你何时来我家提亲呐”、“我的良人哟,我在原地等你”等等的情诗。

  边静玉随着潮流也做了几首。然而,他与姚和风若想去拜访大儒,自有沈德源的名帖为他们保驾护航,所以那些情诗最终没有用上,都被沈怡集去了。据说,沈怡把情诗都装在盒子里起来了。

  朝中有人好办事,有了沈德源的提点,边静玉与姚和风就知道该重点去拜访谁了。别的新科贡士往往没有他们这样的好运气,大部分人都只能广泛撒网,不甚仔细地就做了某位大儒的门生,等到他们入朝为官后,再发现自己的为官理念与他所拜的大儒不同,这已经迟了,只能捏着鼻子尊师重道。

  边静玉被沈德源指使着忙得团团转,连他最喜欢的长辈鲁舅舅那里,都是急匆匆地只见了一面。鲁舅舅知道边静玉还在准备殿试,当然不会觉得被怠慢了,反倒是觉得边静玉太辛苦了,让人心疼。

  鲁舅舅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说:“静玉太瘦了……得好好给他补补!”

  正独自坐在书房里感概着,忽然有下人来回话,道:“夫人说接下去要全府茹素三日……”本朝佛教鼎盛、道教式微,鲁家就只有鲁舅舅一人是崇尚道教文化的。他常常觉得寂寞如雪。因为鲁家的女眷们大都信佛,所以鲁家经常会有茹素的活动。赶上了哪位菩萨的诞辰日?茹素!要为家里的子孙祈福?也要茹素!为了某些事在佛前许愿?肯定要虔诚茹素!许的愿望实现了,要还愿?必须要茹素!

  鲁舅舅一听家里又要茹素了,脸上的表情就坏了,他是绝对不会参与这种活动的!

  下人小心翼翼地回着话:“夫人说,老爷您正该吃些清淡的,大夫也是这样说的。”

  鲁舅舅稍微有些胖了。好吧,不是稍微,而是很有些胖了。大夫倒是没有暗示他应该减肥,但他之前有一阵子身体不舒服,大夫问过他的每日都吃了些什么后,觉得他应该调整饮食结构。鲁舅舅珍惜地看着自己肚子上的肉,说:“我是绝对不会茹素的!”他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强调说:“绝对不会!”

  “夫人说,这次是为表少爷祈福呢,愿表少爷一路亨通、遭小人。”下人赔着笑说。

  一听是为边静玉祈福,鲁舅舅脸上的黑气马上了,一张白胖胖的脸皱成了菊花模样,有气无力地说:“你去叫夫人预备起来吧,茹素就茹素,谁还会怕了?”为了外甥,只能对不起身上的肉肉了。

  待鲁舅舅吃全素食吃得一脸菜色时,殿试的日子终于到了。

  殿试的考试地点在皇宫中,为了不污了皇上的眼,考生们要统一着装。这衣服是由朝廷提供的,在他们考上贡士时,朝廷会发一件儒生服,这件衣服与寻常的儒生服稍有不同,人们又将它称之为“贡士服”。同样的衣服,同样的打扮,然而有些人就是能够鹤立鸡群。边静玉的气质就让他脱颖而出了。

  有些人中了会试后,对后面的殿试没什么把握,就会押后三年再考。要知道虽殿试一般不会再刷人,但排名的先后却关系到了日后的前程,若是中了三甲同进士,就让人觉得非常尴尬了。同进士这个“同”字其实是“不同”的意思,某些自尊心高的人会将“同进士出身”当作是不能一洗了之的难言之隐。

  押后三年再参加殿试,这并没有什么,然而此时的布料染色技术一般,贡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