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
作者:希行      更新:2021-02-08 12:04      字数:2497
  ”

  楚明辉气呼呼的躺一会儿,道:“那蹴鞠是不是也不能玩了?”现在还惦记着玩啊…

  张莲塘道:“当然。”

  楚明辉再次大叫无趣。

  薛青便道:“既然无趣,就来读书吧。”

  那就更无趣了,楚明辉爬起来说要回家,他的家里也下了命令约束家中的子弟,张双桐掩面睡去,薛青低头翻看书,一面默诵,草堂里变得安静。

  张莲塘坐在一旁似乎出神,忽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的下一句是什么?”

  薛青道:“红消香断有谁怜。”说完才回过神,抬眼瞪张莲塘。

  张莲塘见他大眼瞪圆,似有几分埋怨,一向平静无波的小脸陡然变的生动,忍不住噗嗤笑了,道:“果然又骗人了,什么忘了作者是谁,这是你做的诗吧?”

  薛青哦了声,瞥了他一眼,道:“怎样?你去告发我啊。”

  这是生气他趁他专心套他的话了吗?张莲塘一笑,道:“你将诗写全给我,我再去。”

  薛青看了他一眼,道:“莲塘少爷说话算话。”说罢果然提笔。

  张莲塘笑着坐过来,一手臂横在几案上,看她写一字一字写出,便一字一字念道:“花谢花飞花满天…咿。”

  他的声音一停,眼微微瞪大又向前凑了凑要看清,然后转头看向薛青。

  “你的字…”

  薛青不解嗯了声,抬头转过看他,道:“如何?”

  温热气息在脸上拂过,鼻尖相贴,耳鬓厮磨吗?张莲塘想道。

  第九十五章风平

  耳鬓厮磨这个词自然不该用在这里,张莲塘吓了一跳。

  薛青倒没有受惊,这些日子厮混在这群少年中,见惯了他们勾肩搭背贴脸咬耳这些习惯要让他们尽量的改正,慢慢的引导,她抬手搭上张莲塘的肩头。

  正要后退的张莲塘再次被吓了一跳。

  薛青道:“如何?我的字不好吗?”

  张莲塘拉开她的手,往后坐了一步,道:“是有些怪。”说罢抬抬下巴,“继续写啊。”

  哪里怪,这些日子练武,她写字的水平也好多了,可能对于这些古人来说,还是不怎么样吧,薛青坐正身子继续写。

  张莲塘没有再靠近坐在一边等候,薛青很快放下笔,道:“写好了。”却不见张莲塘坐过来看她只能将纸微微晾了晾递给他。

  张莲塘伸手接过:“?红消香断有谁怜?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念道这里停下来,刚要说话,听得身后张双桐叹口气道:“好诗。”

  张莲塘回头道:“你什么时候醒的?”

  张双桐还躺在席子上伸懒腰,一面道:“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的时候。”

  那还好,张莲塘心道。

  张双桐看着他道:“怎么了?我什么时候醒来有什么事?”

  张莲塘道:“这时候醒来最好,我来考考你,这首诗词作者是谁?”

  张双桐揉揉鼻头坐起来道:“我哪里知道那么多诗啊词啊的,你要说戏词我还能记住不过这是个女子写的吧。”

  女子吗?张莲塘不由看向薛青,薛青笑了,道:“半对半不对。”

  张双桐看向她,道:“怎讲?”

  薛青道:“是一个男的假托女子的口吻写的。”

  男子假托女子口吻,张莲塘笑了笑。

  张双桐哈哈笑了,又道:“是不是没写完?”

  薛青点头道:“这首诗是写完了,但我记不得全篇了。”说罢看了眼张莲塘,她的意思是这首诗真不是她做的。

  张莲塘对她笑了笑点点头,所以又是秘密吗?跟喝酒一样保密好了,将手中写了诗的纸一抖折叠放入袖中,起身道:“告辞了,你继续用功吧。”

  薛青摆摆手,独剩她一人的草堂陷入了安静,午后日光明媚山风徐徐,虽然这位宗周太监对着长安城展示了獠牙,但正如她所说,上有官府国法,下有士族家规,怎么解决怎么应对远不是她这个寄人篱下的小少年能左右的。

  大人们以及权斗对她来说太遥远了,她能做以及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读书,为当一个教书先生而经营努力。

  张莲塘回到家自然先去给张老太爷问安,刚到院子里见几个伯父叔叔们都进来,很明显是要商议事情这时候说的应该也是宗周的事吧。

  张莲塘站着没有动,他的父亲不悦的皱眉摆手,张老太爷放下茶杯看到了,道:“想听听?”

  张莲塘笑着应声是,道:“社学里也都在私下议论。”

  张老太爷道:“学生们都怎么说?”

  张莲塘道:“学生们说应该砸了宗大人的门。”

  张老太爷哈哈大笑,张家几个老爷则皱眉,道:“家里的孩子们都叮嘱好,这些日子不许惹事。”

  张老太爷摆摆手道:“不用,用不着,这件事不会闹起来的。”

  屋中的人都看向他,显然也是刚知道这个消息。

  “吴家不追究了?”

  张老太爷道:“吴家明天就发丧了,吴老夫人病故与暑热毒。”

  张大老爷哼了声,道:“知道在双园跪了就站不起来。”

  张老太爷道:“也不怪他,宗周这个人,惹不得,这不是他第一次这样行事了,然而现在他安稳依旧。”

  张莲塘想到薛青说的那句这个宗周大人当巡查使多久了,不由笑了笑,这个乡下孩子真的不傻。

  “难道他每到一处都杀人?”一个男人皱眉道,“杀这么多人,人人都忍着?”

  张老太爷道:“第一没有证据,第二那些试图告他的人都最后都被官府反查了,都是大家大业传到如今要查怎么能查不出些事,最后轻则倾家荡产,重则砍头充军流放,虽然看起来跟宗周无关,然而无风不起浪啊。”

  室内安静一刻。

  “这宗周只是一个太监,就算深的太后倚重,但朝中可不是太后独断专行的。”张大老爷道。

  八年前皇帝遗诏大公主为储君,皇后听政,大公主和皇后过世后,贵妃也随同小皇子如同皇后的待遇听政,然而贵妃的地位显然不如皇后,五位顾命大臣中三位不听命与她,甚至去年太后还被赶回了宫中,失去了上朝的权利。

  这样的太后不可能护住这么一个无法无天飞扬跋扈的太监的,肯定朝中也有靠山,那靠山是谁?

  张老太爷默然一刻,道:“宋元。”

  “宋元他一个礼部侍郎能做到如此?”有人惊诧问道。

  张老太爷看他一眼,道:“宋元他一个驿站驿丞能做到如此地位,又有什么不可能的?”

  张大老爷眉心跳动,道:“不是说宋元他是害了”

  他的话没说完,张老太爷竖眉断喝住口,这一声让屋子里的人都抖了抖,张大老爷面色涨红低下头噗通跪下。

  张老太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