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
作者:希行      更新:2021-02-08 12:06      字数:2495
  没想到第一个登台的女子就让整个介园震动的安静无声,心里都不自觉有些紧张后悔。

  第一个登台自来是不利的,因为观众的心神还没有凝聚,只是没想到这首词竟然如此好,一瞬间就惊艳众人。

  小婢从窗缝回视线,低声道:“姐姐,还不如答应妈妈你第一个上场呢第一个反而被记住了,接下来大家都没什么新奇了。”

  春晓正对着镜子拢头,嘻嘻一笑道:“错了,我这个啊,只要不第一个上场,不管是排在中间还是最后都是极好的。”说罢看向一旁,“乐亭少爷,是不是?”

  坐在墙边不起眼的角落里调琴的乐亭抬起头,含笑点点头,道:“是。”

  春晓莫名的差点脱口而出是我好还是他好,幸好反应快咬住口,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失笑,她怎么要跟一个男人争风吃醋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相迎

  一曲缭绕,介园的花灯似乎更明亮了很多。

  看到这场歌舞的人们回过神开始议论纷纷,而听到消息的人们也都在聚来。

  楚明辉和暖暖也不再看灯,招呼着要去看嫦娥仙女,张双桐更是早就过去了。

  张莲塘转头看薛青:“你这位作者该出场了。”

  薛青笑摇头道:“还不到,还不到时候。”

  张莲塘便笑了,也不问她什么时候,只扶着栏杆对楚明辉道:“你们先去,我们过会儿。”

  那边台上有裴府的下人上来说了几句话,大意是请诸位品鉴姑娘们歌舞的如何,觉得哪位最佳可以将园中的一盏灯送与这位姑娘,留名告诉园中的负责登记的仆从便好。

  这种不需要自己出钱只需要出面的风雅事何乐而不为,一时间戏台四周笑语喧哗。

  当然更多的人愿意多谈论品鉴诗词,只可惜听了一遍意犹未尽,台上的灯熄灭一刻又亮起,下一位姑娘站在了台中,这一次抱着琵琶端坐。

  “是李淼儿”

  “李淼儿的琵琶一绝啊”

  不用人特意介绍台下的人便认出是谁,这就是当红姑娘的名气。

  “这首词用琵琶来和定然别有一番风味”这是李淼儿的拥簇者提前在宣扬。

  伴着各种低语,琵琶声铮铮综综响起,渐渐压住了低语嘈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歌声琵琶声回荡在介园内,秋风摇曳远远送出,许多聚集在介园外远看灯的民众也隐隐听到,但见远山高大近灯点缀,更觉得恍若人间仙境。

  在一处正厅内,七八个年长的男人盘坐在席子上,面前摆着简单的酒菜,正中有铜壶以及散落的木矢,可见适才正进行投壶。

  此时大家都看向厅外正对着的戏台,一个年长的老者白发须眉倚着凭几,手在膝头应和着琵琶声轻轻的敲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歌声停下,琵琶铮铮余音缭绕片刻,老者的手也才停下敲打,道:“这首词好就好在开头两句。”

  旁边有人笑道:“开头两句太俗了。”

  老者道:“所以能变俗为好才是妙,我知道这孩子为什么在那日双园不肯作下去了”

  又有人淡淡一笑道:“讨好么?得变成第二个钟世三。”

  钟家最初惹祸就是宴席上子弟们轮番作诗力压宗周。

  老者道:“一个孩子老老实实的讨好也挺好的。”说着一笑,指了指厅外戏台,“我就知道焉子不俗,你们还不愿意,你瞧办的蛮好的,人美歌舞美,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一个男人迟疑一下,道:“只是双园那边的廖承和段山”

  他的话音落,有小童从外疾步而进,在临门的一个男人耳边低语几句,那男人面色微变,抬头道:“知府大人与廖承段山要到了。”

  厅中气氛微微一凝,老者却一笑,道:“大人们也要过中秋嘛,来了都是客,去迎。”

  厅中的男人们便应声是,当下两个起身向外而去,戏台上又一位姑娘开始表演,这一次以跳舞为主,鼓声为奏,咚咚砰砰很是明快,老者含笑看去,手再次在膝头随之而和。

  鼓声敲的春晓有些坐立不安,忍不住起身从窗户向外看去,四周人影绰绰,看起来整个介园的人都已经到了戏台这边了。

  “还有几个到我?”她忍不住低声问小婢。

  小婢扳着手指道:“姐姐莫慌,还有两个。”

  春晓关上窗深吸一口气,酥胸起伏,道:“快了快了。”

  话音未落听得外边的鼓声忽的停下来,怎么了?外边屋子里也响起了低低的骚动,似乎有人在跑动。

  “是知府大人来了”

  “不止是知府大人呢”

  春晓站在窗边转过身,有一只手越过她先打开了窗。

  春晓仰头道:“乐亭少爷。”

  乐亭对她摆摆手,专注的向外看去,春晓也不再说话挤过来也看去,见远远的地方一群人聚集,那边的灯火也明亮起来。

  站在亭台上能够看得很清楚,明亮的灯火照着出现的是一群官兵,挂刀披箭。

  薛青道:“我去看看。”

  张莲塘道:“我们。”

  薛青看着他一笑,伸手做请,张莲塘将手里的灯提着一面迈步,一面伸手,小亭建在假山上,四周花灯不多,台阶昏暗,其实对于薛青来说这不算什么,但她现在还算是个病人吧,薛青将木拐递到右手,左手牵住了张莲塘伸来的手。

  张莲塘忽的停下脚,回头道:“要不别去了吧。”

  薛青哈哈笑了,张莲塘也不待她说话转过头继续迈步,薛青在后道:“没事的,我就去看看,万一问到我,我也能立刻出来见礼。”

  张莲塘嗯了声,提灯专注照着台阶。

  而戏台前官兵们身后传来说话声。

  “这里真是好热闹啊。”

  伴着说话声官兵们让开,有几个身穿官袍的男人迈步走来,李知府面色沉沉在前,身后跟着一胖一瘦一红袍一绿袍男人。

  “李大人。”裴家一位老爷含笑上前施礼,“李大人驾临真是蓬荜生辉。”说罢又对着李知府身后的二人施礼,“这两位大人”

  李知府沉脸道:“这是京城来的廖大人和段大人。”

  京城来的大人大家都听说了,见还是第一次见到,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古怪。

  裴家的老爷则依旧含笑,忙施礼连连称幸会幸会。

  廖承含笑抬手道:“不请而来多有叨扰了。”

  在场的裴家诸人忙道哪里哪里,一面请正厅入座,廖承却站着没动,看着戏台道:“这是在歌舞吗?”

  戏台上的妓女已经下去了,空无一人,只余下灯光明亮。

  裴家老爷应声是,道:“中秋自娱自乐。”

  段山看他一眼,视线扫过在场的诸人,道:“你们挺高兴的啊。”

  这话说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