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6
作者:希行      更新:2021-02-08 12:33      字数:2494
  大周朝廷基业是不是很高兴啊?”

  秦潭公道:“先安抚考生吧,这本是与他们无关的事。”

  .....

  .....

  望星楼前人群一阵涌动,密不可破的人墙分开,一群人走进来,与先前出去时的整洁不同,现在的少年们形容狼狈,衣衫撕破发鬓散乱不少人脸上都带着伤,看上去很是吓人。

  伤的最重的是走在最前头的瘦小少年,他的眼角被打破了,口鼻的血擦过但还是偶尔流出来,然后他抬手擦去,在脸上留下道道印记。

  一条白布被张双桐摔过来,有风吹过跌落在地上,薛青弯身捡起来,认真的束扎在腰间,看向面前的棺材。

  青霞先生的尸首已经移入棺椁中,棺椁尚未盖上。

  “再看先生一眼吧。”一个年长的男人道,声音又哽咽,“不太好看了。”

  薛青忽的笑了。

  这个青霞先生的学生怎么没有像其他学生那样大哭,反而笑了?四周的人不由都看着他。

  张莲塘知道他为什么笑了,命运真是有意思。

  当初薛青第一次进六道泉山拜师被要求做文章,小童出的题是问对青霞先生怎么看,当时薛青答的是长的很好看,现在是见青霞先生的最后一面,结论是不好看了,张莲塘扭开头看向一边,燃烧的火把浓烟刺目辣辣。

  薛青没有上前,道:“那就不看了。”

  不看了吗?年长的男人楞了下,年纪小害怕见这场面吗?跳楼而死的人是很吓人。

  “你不看先生,就让先生看看你,看看你这个能在青楼里吟诗作词的好学生。”张双桐在一旁冷冷道。

  薛青没有恼怒也没有反驳,道:“不用现在看,等我中状元的时候,我再让先生看吧。”说罢上前站在棺材的前方,屈身背对伸出双手扳住棺椁底,看向前方。

  “抬棺吧。”她道。

  .....

  .....

  第二百章安抚

  今日的晨光来的格外晚,当看到天边不再是火光燃烧的炙亮而是通透的澄亮时,院子里的蝉衣稍微松口气。

  但外边嘈杂声喧闹声以及重重的马蹄声还没有断绝。

  巷子里低低的议论声也不断的传进来,杂乱的脚步声也彻夜未断,很多人都上街了,但是她不敢。

  当然不是怕被抓,就是死了她也不怕啊,她怕的是自己真实的身份带来的后果,更可怕。

  门被推开了杨静昌走进来。

  “师父。”蝉衣上前急急道,“他们怎么样?”

  杨静昌道:“放心,京营官兵们进城并没有抓人,而且还制止了黑甲卫,也没有驱散民众,只是维持防止暴乱,民众们也都很安静,只是跟随着青霞先生的棺椁沿街而行。”

  蝉衣眼泪涌出,抬手胡乱的擦拭,道:“他呢?他怎么样?”

  蝉衣口中的他只有一个人,杨静昌道:“她,看起来还好。”又叹气,“这孩子不会让人担心的。”看是永远看不出来她好还是不好的。

  蝉衣拭泪点头。

  “跟黑甲卫在醉仙楼打架受了些伤,都是小伤无须在意,她在最前边,抬的正面正中,一晚上左右后换过几次人手,她一直没放手。”

  “现在他们在皇宫前,并没有闯宫门也没有吵闹,只是无声的站立着。”

  “现在天亮了,宫门开了,大人们都出来了。”

  听杨静昌说到这里,蝉衣几分紧张:“大人们要怎么样?”

  杨静昌道:“大人们当然要日子过下去。”

  .....

  .....

  “人死不能复生,青霞先生的事陛下也很悲伤。”

  “这件事一定会彻查,给青霞先生一个交代,给大家一个交代。”

  “但现在,大家要做的事做好会试,这样才不辜负青霞先生。”

  “青霞先生也一定不愿意看到你们这样。”

  清晨的茶馆里得到最新消息的人们在大声的讲述着,虽然很多人无畏无惧的跟去游街,但到底还有很多人是胆怯的自保的,不去也是无可指责的。

  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关切着事情的进展。

  听到这里大家稍微松口气:“大家被安抚了吗?”

  “安抚?怎么可能!那可是读书人。”讲述的人拔高声音,这一刻恍惚自己也是读书人。“读书人的事能这么算了吗?”

  “并没有人退去。”

  “很多读书人表明对这次会试的担心,有个姓康的监生无畏无惧的指出秦潭公要插手会试,青霞先生就是他逼死的。”

  读书人就是厉害啊,有这样的胆子这样指责秦潭公,听众们惊叹又敬佩。

  “王相爷表示这些都是揣测,一切要查证之后再说,但还是问这位监生要如何才能相信会试没有问题?”

  “康监生说了好些什么主考怎么选阅卷官提调官都要公布考场座位安排云云我也听不懂。”

  “总之除了康监生还有很多人乱乱的建言,王相爷和陈相爷都答应了。”

  “还有那个齐修也被抓了,不是交给刑部,这次青霞先生的案子由大理寺和御史台查办,而且刑部也要被大理寺和御史台查一遍。”

  听完这些,在场的人松口气又纷纷点头义愤。

  “就该这样,实在是太过分了。”

  “青霞先生那么好的人都被逼得跳楼..”

  “必须查清楚。”

  “那考生们都散了吗?”

  这个问题不用再问,街上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伴着“来了,来了”的声音,茶馆里的人们都涌出来,晨光里街上一群人走过来,黑压压的人头,白拉拉的腰带,让晨光黯然。

  最前方的是一具棺椁,有十几个人围着抬着,多数是少年,他们脸上布满了憔悴,双眼通红,此时的少年算不上好看,但街上的人们没有移开视线,比他们鲜衣怒马的时候看的更认真专注。

  这群人无声无息,没有哭泣没有声讨,只沉默着走着,街上唯有脚步踏踏,踏踏而来踏踏的走远了。

  直到这群人走过去了,街上两边的人们才敢出口气。

  沉默有时候比吵闹还吓人呢。

  “要安葬青霞先生了吗?”

  “在这里安葬还是回长安?”

  “青霞先生的家人都在长安呢,学生们来办丧。”

  “说到学生,那个就是薛青,真是没想到....。”

  听到这个话四周的人看向说话的人,这是一个酒楼的管事,此时他的神情有些古怪。

  “你们不知道吗?”他对四周的人低声道,“那个薛青,昨天,又作诗了。”

  .....

  .....

  “...一首琵琶词...在醉仙楼,我还没看到...”

  “...不管做什么,他一作诗词就死人是真的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