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9
作者:希行      更新:2021-02-08 12:34      字数:2499
  仙楼。

  薛青!

  蝉衣在人群中有些站立不稳,看着左右跑过的人,不由攥紧了手。

  薛青要当众作文自证榜首之才。

  她从不怀疑他的榜首之才!她一点都不担心!她只是想去看看他,在这个时候,看着他震惊京城。

  她看着前方矗立在日光下隐隐可见的高大酒楼,再次看身边跑过的人男女老少,什么人都有,混在人群里不会被人发现的。

  去看他!亲眼看他这一刻!蝉衣松开拳头加快了脚步向前,混在一群人中挤进了醉仙楼。

  醉仙楼里人山人海比过年观灯都热闹,但没有嘈杂喧闹安静的又像是无人之境,有新进来的人不小心被挤到发出喊声,下一刻四周的人便瞪眼嘘声警告。

  “不要吵!”

  “作文章要安静!”

  被挤到的人恍若自己犯了大错将痛呼声咽下,小心翼翼的看向前方。

  大厅里用绢绳子做了两道隔断,一道隔住了看热闹的民众,另一道则隔住了读书人们,正中的原本用于表演歌舞的台子上摆着两架屏风。

  此时一架屏风上悬挂着十几张纸,为首的一张只有一句话,这是出的题,余下的十几张则写满了字,另一架屏风上暂时只有一张题纸。

  “还有人要纸笔吗?”

  有醉仙楼的知客穿梭在大厅里的读书人中,手里捧着纸笔询问。

  “这一场的题目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出题人漳州叶惠君。”

  既然当众出题作文,薛青又放话说要做比所有人都好的文章,自然在场的读书人会也跟着作文好比一比,当然有主动不服要比,也有要面子被动比的,还有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比的

  围着高台的是一溜几案,有些人在奋笔疾书有些人在凝眉思索有些人聚在一起低语议论。

  蝉衣再踮脚,视线从这些人身上越过,看那少年,那少年站在二层楼梯口,一举一动清晰可见。

  那少年亦是俯身在几案提笔书写,虽然隔得远,厅内透亮,蝉衣可以看到他的侧面,清秀,平静,认真,没有蹙眉甚至没有思索,很快便提笔站直身子。

  “薛青答完了。”在一旁安静俏立的春晓立刻喊道,双手将这张纸捧起。

  等候在一旁的一个知客便伸手接过,蹬蹬的下楼,楼下的读书人们自动避开,看着那知客捧着文走到高台,站到第二架屏风前,小心翼翼的将其悬挂在屏风上,紧挨着题纸。

  “薛青,又是第一个。”这边也站着知客,大声的喊道,对一旁做个手势,“老韩,干活呀。”

  旁边坐着的一个老者站起来,捻着胡须看着屏风上的纸念道:“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注)

  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儒雅清正。

  “这老者也是个读书人吧?读的真好听。”外围的民众满眼赞叹敬佩,虽然听不懂念的什么意思,但莫名的听起来看起来都很厉害。

  便有人嗤声:“什么读书人啊,这家伙是醉仙楼的账房。”又嘿的一声笑,“醉仙楼的这些龟公们竟然也有舞文弄墨的一天!”

  那边老账房越发念的陶醉,也不知道读懂多少但在场的读书人听懂的不少,有几个停下笔看着自己手下的文章,神情些许焦虑,更有人摇摇头叹口气,将写满的纸张团起扔了。

  那边楼梯上少年并没有在意厅内的动静,提笔看过来,道:“下一题。”

  大厅里的读书人一阵沉默。

  这少年声音表情都依旧平静,并没有多余的动作,但这三字以及那提着未放下的笔,就好似横刀立马的悍将,狂吼挑衅

  康云锦放下手里的笔,抬头道:“百姓足,孰与不足。”

  薛青居高临下点点头,一转身一站定一沾墨一提笔,俯身,他的衣袖已经束扎,没有了以往读书人扶袖的文雅,恍若劳作的粗人落笔,流畅。

  好快!竟然连思索都不用!骇人!

  而那边知客才高喊着报出第三场的题目,又匆匆的写上悬挂在第三架屏风上,屏风上空空,第二架屏风上也只有薛青一篇。

  看着这一幕,康云锦握笔的手不被察觉的抖了抖,他深吸一口气低下头继续书写。

  “还有人要笔墨吗?还有人要笔墨吗?”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薛青第三题,第一”

  “此文君子之于学,贵有其质而必尽其道也,盖质非威重,所学必不能固也。然道或未尽,亦岂能有成哉?”

  厅内的嘈杂声越来越多,问题声,知客的询问声,老账房抑扬顿挫的诵读声,高台上奋笔疾书誊抄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行,不能随便进。”

  “我们老板说了,要抄薛会元的文得出钱”

  “啊,你们醉仙楼不卖春,卖文了吗?过分了啊。”

  厅内无关的话语争执越来越多,先前令人紧张窒息压抑的安静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气氛愉悦轻松但场中的读书人似乎并不这么觉得,不是因为嘈杂吵闹,而是因为那始终站在二楼上,转身,停笔,再转身,再落笔的少年。

  “薛青答完了!”

  “薛青,又是第一个!”

  “老韩,快念!”

  “下一题。”

  娇俏的女声,楼梯上知客蹬蹬的上下,老账房拉长声调的诵读,少年人淡然简单的询问,一刻未停,一直未停,重复着回荡在耳边。

  高台上摆着的屏风越来越多,但其上悬挂的文章越来越少,高台下伏案书写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少。

  身边一声轻响,一个儒生将手里的笔扔下,写满字的纸上顿时一片污迹,站在一旁伸手等着接的知客啊的一声。

  “你,你还交不交了?”他不高兴的说道。

  那儒生道:“班门弄斧,自取其辱。”说罢抬袖掩面竟然挤出人群走了。

  知客摇摇头,见怪不怪,道:“还有谁”话开口又停下,身边几案前不知什么时候竟然没人了哎呀他还没玩够呢,抬眼看见不远处还有一个,只是那儒生握笔未动,纸上并没有几个字。

  文思枯竭,已经连续做了六篇了就算是会试一场最多也不过作两篇制艺,康云锦握笔的手已经无法受控的发抖,他转头看屏风,而且他作出来的并没有薛青的好。

  怎么会这样?

  他是薛青啊,薛青,怎么可能会这样!

  康云锦抬头看向二楼,那少年还在书写,动作神情如同最初一般丝毫未变,挥笔行云流水,源源不绝

  “薛青答完了!”

  蹬蹬蹬蹬。

  “薛青,第九篇,第一个。”

  “此文曰,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