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御史台的戏精们
作者:蓝火机      更新:2019-10-20 19:26      字数:8054
  刘文静安排的话,除了刘三刀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梁俊见俩人在门口嘀咕半天,刘三刀脸上表情丰富,一会迷茫一会惊喜一会又震惊无比。

  刘三刀得了军师的安排,不敢怠慢,带着手下人快步走出寺庙。

  此时寺庙外被受难的百姓围的水泄不通。

  长安城毕竟是天子脚下,虽然闹了灾荒,可这帮灾民底子厚,家没了粮食没了,可过冬的衣服还都在。

  更不要说有些灾民纯粹是冬天闲着没事,跟着凑热闹。

  长安城附近有一个小县,是出了名的乞丐县。

  一年四季里,春夏秋三个季节老老实实在家里种地。

  只要到了冬天,尤其是快下雪的时候,整个县的人全都把家里最破的衣服找出来。

  全家老小,乡里乡亲组团到长安城来乞讨,也不图要多少钱,反正冬天在家里也没事,出来要饭就为了省下一个季节的饭。

  这帮灾民里不少抱着这种心思的人,尤其是道繁和尚让人宣传说太子让大家伙来寺庙,管饭,不让人饿死。

  周边没有受灾的百姓听了眼睛都直了,一个个捯饬的比乞丐还惨,拖家带口的奔着寿庆寺而来。

  等刘三刀派人勉强维持和秩序,让灾民排好队,简单的一算,灾民已经达到三万出头了。

  “不对啊,明明是只有两万左右,怎么突然多出来那么多人。”刘三刀毕竟是第二次救灾,哪能想到天子脚下还能有这般刁民。

  雍州毕竟是大旱三年,但凡还能有力气跑过来喝粥的,都算是一等灾民了,这种灾民之前家里多少有点储蓄,甚至不少是地主。

  那些真正靠种地过活的扑通百姓,早就死的差不多了。

  有懂行的骁骑卫知道这中间的缘由,附耳给刘三刀说了,这把刘三刀气的。

  “我说这帮灾民怎么气色那么好,感情把太子爷当傻小子了。”

  刘三刀最开始还觉得刘文静刚刚的计策实在是太损了,可现在却没有了怜悯之心。

  咬牙切齿的吩咐下去,严格执行军师的安排。

  等到晚上一擦黑,梁定昌押着户部拨下的第一批粮食到寿庆寺的时候,整个寿庆寺方圆十里乌泱泱全都是人。

  程经站在寺庙前的高坡上借着火把往下看。

  “这哪有两万人,五万人也有了啊。这帮子刁民!”

  他心里一边恨,一边为太子默哀。

  军机处那些大佬们为什么不敢救灾,白莲教余孽混在其中虽然是主要原因,可次要原因就是这种情况。

  不管是方护还是梁羽,哪一个不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条,还猜不到这种情况么?

  这种事发生在别的地方还好,派来官兵,杀一批混吃混喝的刁民基本上就能解决问题,哪怕逼反了百姓,完,又端起刚刚被张淼夺走的茶杯,喝了一口。

  “这破茶有什么好喝的。”张淼又给他夺了回来,气急败坏道“中丞大人,您既然知道,那还怎么这么沉住气,您看看周围这帮人,全都等着看咱们御史台和太子的笑话呢。”

  “那你说怎么办?军机处下了令,今晚谁也不准走,谁走摘谁的帽子。老尚书又在旁边盯着,就算你敢不要这官身出去劝阻殿下,老尚书能让你走?”

  张淼道“可干坐着也不是办法啊。”

  苏信微微一笑,道“就算出去了,见了殿下说什么呢?既然左右都不行,还不如安安心心的在这里等着,明日见了殿下再说。”

  张淼急道“见了殿下可就晚了,哎呀!”

  一旁的赵恒噗嗤乐了,张淼瞪眼看他,气道“我在这里干着急,赵之持啊赵之持,你还有心思在这里乐。”

  赵恒虽然是御史台二号人物,却也不敢惹张淼,赶忙道“我说铁棺先生,你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好怕的。”

  “我这不是害怕殿下好不容易坐稳了储君的位置,若是再被废黜,我大炎危已!”张淼声音不由自主抬高了。

  惹的周围官员侧目,不少人看着张淼露出幸灾乐祸的讥笑。

  往日里御史台怼天怼地,得罪不少人,如今作为太子唯一的铁杆组织因为太子的骚操作着急成这样,让不少人心中高呼痛快。

  赵恒连忙示意他稍安勿躁,正色道“洪泽兄,事到如今,你我着急也没有用,说句肺腑之言,咱们御史台原本应是不该参与到储君之争中,为什么要力保太子殿下?”

  张淼低声道“自然是因为太子乃是国本,我炎朝如今若近正值乱世之秋,若是国本动摇,后果不堪设想。你我皆是为了我炎朝江山社稷。”

  赵恒点头道“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太子殿下乃是仁王英主?”

  赵淼愣了愣,太子是什么人,作为铁杆支持者他自然是清楚的。

  听到赵恒说这话,张淼叹了口气,道“太子殿下性行淑均,为人忠厚,可若是为君王,还是差上一些。但有我等辅佐,日后亦不失为有为君主。”这话张淼说起来,底气也不足。

  毕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太子什么德行他们清楚的很。

  要是说当个王爷什么的,太子的性子绝对合适,但说当皇帝,太子还是差很多。

  可太子当了皇帝也有好处,可能不会是英明圣主,但终究不会是成为当今圣上这种虽有雄才大略,却寡恩薄情喜好杀人的帝王。

  “那六皇子呢?”赵恒接着问道。

  张淼想了想,无奈道“若是六皇子为储君,日后我大炎必有中兴之日。”

  赵恒微微一笑,道“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就算太子殿下在雍州做了让人刮目相看的事,可我赵恒依然觉得,相比五皇子,六皇子更适合为储君。可今日太子殿下未到长安,便去了寿庆寺,却让赵某改变了看法。”

  张淼性子虽然急,但不是蠢人,听到赵恒这样说,脑子一转,露出惊讶的表情。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赵恒道“城外的灾民中白莲教余孽再多,但大部分终究还是我炎朝的百姓。军机处也好,六皇子也罢,往日里这些雄才大略、为国为民的能臣强将们怎么全都畏首畏尾,不敢插手?”

  张淼点头道“自然是因为这件事出力不讨好不说,六皇子如果去做,只怕不出十天,就得被废黜秦王,收回开府建衙的资格。”

  “没错,就是因为这事实在太凶险,饶是六皇子也不敢插手,不光六皇子不敢插手,满朝文武,谁也不愿意去趟这趟浑水。”赵恒说到这里,张淼恍然大悟。

  “太子殿下这是要舍身取义啊。”

  赵恒道“没错,太子殿下宅心仁厚,或许看不出这事背后的凶险。但我听闻镇南公的首席谋主,鼎鼎大名的丘山八奇之一的刘文静如今在殿下麾下,殿下雍州一行,亦有不少奇人异士来投。殿下可能看不清这事,但他们这些人一定明白。你说他们会不会劝阻殿下?”

  张淼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赵恒道“他们不仅会劝阻,还会把前因后果和殿下说清。但殿下依然选择要插手,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说明咱们以前看错了殿下。为君者自然是需要大智大毅,但若是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如何能收拾我炎朝如今的局面?六皇子不敢插手,军机处不敢插手,满朝文武谁也不愿去管这件事,唯独太子殿下,为了我炎朝百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乃大勇,这样的太子殿下,才是咱们御史台全体同仁哪怕牺牲性命也要辅佐的君王。”

  张淼愣住了,许久道“这边是亚圣所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吧。”

  苏信点头,目光坚定道“因此老夫和之持已经做了决定,明日之后,哪怕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保得殿下周全。”

  张淼认同的点了点头,暗中下了决心,自己准备已久的棺材看来终于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

  史上第一绝境

  史上第一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