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1-02-09 10:54      字数:2474
  深刻。

  也许她此时所言所讲所想会被笑做天方夜谭,滑天下之大稽,可将来的事,谁说得准呢?且等着瞧吧!

  公孙景原不曾想到她的反应这般大,一时也被这些沉重的夸赞言语压弯了腰,涨红了脸,很有些窘迫的拱手道:“郡主言重了,言重了,下官担当不起,实在担不起。”

  白芷也知道这些话在此刻听来太过超前,解释再多也无用,便就此打住,开始同大家说起具体细节来。

  ☆、第32章第三十二章

  林青云简单的在心里算了下,就说:“如今西望府统共就这么点适龄学童,年纪太大的估计自己也就死了这条心,启蒙的算一波,初学的算一波,想去科举的再算一波,统共不过十来间屋子尽够了,便是花也是有限的。”

  因屋子都是现成的,启蒙和初学的先生也好说,唯独科举一头的教授者,当真花不了几个钱。

  如此算来,初期投入也许百十两即可。

  牧归崖一听,当即表示这钱可不必动用官府财政,他从自己私库中出竟便宜的很,又省了诸多繁琐。

  白芷也是这么想的。

  放眼整个西望府,再没第三人似她夫妻二人这般富甲一方,且这也算为后代计,值得。

  这两个人想得简单,林青云也无甚意见,都是麻烦能少则少的意思,哪知公孙景的表情却越发古怪起来。

  “依下官愚见,此法不可取。”

  几人相识甚浅,可也知道公孙景若无缘故必然不会口出此言,当即都有些诧异,牧归崖更是直接问出声:“有何不可?”

  见在场三人竟都一脸茫然的看过来,公孙景的眼神都有些一言难尽了。

  他迅速在脑海中斟酌一番,努力平心静气的说道:“几位可知,仅去年一年,后宫嫔妃所用脂粉钗环等各项花就高达数百万贯之多!哪怕只舍得一个零头在这里,也足够整个西望府上下花用不尽了!”

  凭什么朝廷有余力给后宫的妃子娘娘们穿衣打扮,就没钱给百姓们谋生路?

  似乎是怕几人还听不明白,公孙景又补充了一句听上去甚是苦口婆心的话语:“做人不可太过老实。”

  白芷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有些新鲜。

  活了这些年,还是头一回有人说他们太老实!

  但在公孙景看来,本就是该走公开支的款项,你们非但不上折子向朝廷要钱,反而悄没声的自掏腰包,不是太过老实是甚么?

  见三人默然不语,公孙景的语气也不禁微微加快了些,声音也抬高了,“从先帝时候起,大禄朝上下便开始大肆兴办公学,由朝廷专门设立衙门拨款。如今西望府办的难不成不是公学?”

  彻底明白了他的好意之后,牧归崖就有些不自在的解释道:“一鸣,一来一往何其繁琐,左右没几个钱……”

  要说武官最烦什么,扯皮必然名列前茅!

  早年这头还打仗的时候,牧归崖就每每因为军缺少或是不及时而烦躁不已。他们在前头打仗,朝不保夕,豁出去的都是性命,可后方竟还这般拖后腿,着实叫他怒不可遏!为了手下将士们的性命,牧归崖不得不强忍着脾气,一次又一次的拉下脸来,软硬兼施的要钱。

  可如今好容易打完了仗,又是区区百十两银子,照他说,还不够麻烦的呢!

  然而话还没说完,就见公孙景已经竖了眉毛,来西望府之后头一回拍案而起义正辞严道:“侯爷此言差矣!”

  “殊不知习惯成自然,各地办学拨款乃是律法规定,名正言顺的事情,为何不要?知道的说你们大公无私,不知道的,岂不是要说你们心虚?背地里指不定要说你们打着办公学的名号做些什么龌龊。再者,若此番开了头,往后更无法开口,待到那时要是不要?你们也都是读过书的,岂不是这最是个烧钱的营生?一读几十年考不上的人多着呢!难不成你要养他们一辈子?”

  “笔墨纸砚,哪样不要银子?难不成银子会自己从土里头长出来?还是石头缝里蹦出来?”

  公孙景看着三人的眼神中充满了痛心疾首和恨铁不成钢,好似他已经见到了日后西望府越发捉襟见肘的模样。

  白芷、牧归崖和林青云被他数落的一愣一愣的,只觉得好像那句话都甚是有道理,越发无可辩驳了。

  见他们一言不发,公孙景越发来气,铿锵道:“开封、两广、江浙一带,历来是科举重地,学子无数,泰半学子出头之后都会自己出资资助家乡,他们缺钱吗?可每年都上折子管朝廷要钱,张口三十万贯,回回不落!这还算少的,再往前数,五十万贯的时候都是有的!我西望府一无所有,为何不要?你们说,为何不要?!”

  接连几个为何不要,只将白芷三人喊得发懵,哪里还张得了口?

  是啊,他们干嘛不要?

  趁着公孙景说的口干舌燥,转身给自己倒茶吃的功夫,牧归崖飞快的戳了戳白芷的胳膊肘,百感交集道:“父亲果然慧眼如炬,此子非常人也!”

  之前杜笙就在信中对公孙景推崇备至,说他才思敏捷远超常人,又善于另辟蹊径,乃少有的国之栋梁,凡有重任可托付一二。

  如今,他们也算见识了。

  白芷看向公孙景的眼神也十分复杂,很是一言难尽的样子。

  莫非这就是正经读书人和一般死读书的差别?不然怎么这般的,嗯,与众不同?

  林青云也难掩震惊的嘀咕道:“不都说读书人死要脸么?什么不受嗟来之食,清高着呢,有风骨着呢,怎的这位,嗯?”

  莫说是给钱不要,这位合着压根儿就是不给钱还主动伸手呢,简直是言语之形容不尽的理直气壮!

  那边公孙景喝完了茶,又转过身来,重新发问:“几位说下官说的可有道理?这银子究竟该不该要?”

  三人不自觉挺直脊背,整齐的眨眨眼,终于异口同声道:“要,必须得要!”

  用过晚饭后,公孙景就连夜写了离京之后的第一封折子。

  折子的开头,他先例行诉说了对圣人的挂念和思念,以及为大禄朝鞠躬尽瘁的决心,如何如何半夜睡不着,看见天上的月亮都会想起圣人的谆谆教诲,然后话锋一转,就开始大篇幅的描述西望府是何等的……贫困潦倒和一无所有!

  在这封折子中,公孙景充分展示了一名状元郎该有的文采和学识,他引经据典,历数历朝历代各类实例,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详细讲述了西望府是何其孤立无援,多么需要朝廷支援,以及他渴望尽快报效朝廷却有心无力的无奈。

  最后的最后,公孙景又笔锋一转,轻飘飘的写道:“……特恳求朝廷即刻调拨六十万贯,以兴建当地公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