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作者:姚风白      更新:2021-02-09 20:40      字数:2489
  :“大伯读过几年书,可能看着我们芝芝可怜才教她算数记账的吧,原来大伯一直在看着我们!”

  玉芝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位大爷爷的事情,而她随口一说正好说中了陈三郎的泪点。玉芝凑过去用小手给陈三郎擦了擦眼泪,坐在陈三郎旁边靠着他无声的安慰他。

  陈三郎拍了拍玉芝的小脸,缓了缓情绪,又开口到:“这是芝芝的奇遇,谁也不许往外说,万一传出去了芝芝可能被当成鬼上身过的姑娘给烧死了。你们都听到没!”说罢挨个瞪了三个儿子一眼,看到他们一一认真的点了头才放心下来。

  全家人沉默了一会,平缓一下心情。兆志想了一下大家说的话,开口总结:“那现在我们初步就定了两文三只来老家贼,卖价四文吧。至于那个...椒盐,就靠娘和芝芝了,成本是粗盐,十文一斤,摊位十文一天,第一日的成本估计二十文,第一日我们的老家贼就不用去了,明日我和兆亮兆勇仔细多抓一些,先卖卖看看行情,再决定要不要在村里如何?”

  众人皆道这样稳妥,兆勇插话道:“那我们的老家贼叫什么名字呢?总不能就叫烤老家贼吧!”一句话惊醒大家:“对呀,我们还没取名字呢!”大家都一起苦思冥想,终于兆志开口:“这老家贼又叫麻雀,裹了黄泥烤出来颜色金灿灿的,不如就叫它黄金雀吧!快过年了讨个口。”陈三郎李氏和弟弟妹妹们都一脸骄傲的看着兆志,纷纷开口夸这名字起的好。

  匆匆商定第二日各自的行动,一家人就分开该做活的做活,该读书的读书。晚上早早休息,只等第二日的到来。

  第二日天气愈发干冷,前几天下的雪厚厚的盖在大地上没有半点融化的痕迹,这种天气最适合罩麻雀了。三兄弟找刘孙氏要了一碗谷子就出发了,丝毫没有在意孙氏阴沉的脸色和喋喋不休咒骂他们的嘴。

  李氏和玉芝则蹲在小东厢门口,用前阵子随手搭起来煎药的小土灶小火慢慢烘香晒干的秦椒,然后抖落一下采摘时没有清理干净的脏物全都起来放在布袋里,母女俩一锅接一锅的烘,来来回回忙活的满头大汗。

  陈三郎用枝条给三兄弟编了三个笸箩以后就拿起李氏最后那块银锭子去买盐,顺便把明日镇上市场的摊位定一下。

  陈兆毅好奇的蹲在李氏母女身边看她们烘秦椒,不时问一句。范氏和陈玉荷靠在西厢门口也不停的瞥小东厢,看这母女俩瞎忙活什么呢。

  看了半天没看出门道来。范氏忍不住想闹,又怕被上房的老爷子老太太听见挨骂。只能掐着嗓子骂陈兆毅:“死不着家的狗胚子!你娘少你吃少你穿了?天天凑在别人面前献什么殷勤!给老娘滚回来!”

  陈兆毅一缩脖站起来慢悠悠的往西厢磨,刚到西厢门口就被范氏一把拽住扔进房,自己也跟着进去了。陈玉荷又瞪了两眼李氏母女也气哼哼的进了屋用力一摔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把门摔得震天响。孙氏闻声从上房探出头骂到:“死丫头你遭了瘟了?!拆房子呢?!门要是坏了让你一家子晚上冻个挺尸!”

  西厢一点动静也没有,仿佛没听到这话一般,孙氏骂骂咧咧的转头瞅了李氏和玉芝一眼,心疼那一碗谷子,又想开口骂几句又想到老爷子的话,张了张嘴到底把冲到嘴边的话咽下去了,一摔门帘进了上房。

  这些动静对李氏母女没有造成丝毫的影响,两个人配合默契,一个烘一个装,没多久就烘完了全部的秦椒,也回进了小东厢。

  阳光穿过枝桠照在这个不大的农家小院上,院墙上的雪越发的洁白干净,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几只鸡缩在阳光能照到的墙角取暖,显出了几分冬日的宁静。

  这份宁静很快被陈三郎打破,他兴冲冲的快步走进小东厢,三步跨作两步靠近坐在炕上的母女,掏出了一斤粗盐和一个厚厚的木牌还有一串铜钱,兴奋的对李氏说:“今儿这银子足有八分重,我买了一斤盐花了十文,又去监市那里缴了十文钱明日的摊位,这是明日我们的摊位!在乙排三位,是个靠前的好位子呢!这是剩下的六十个打钱,她娘你赶紧放起来吧!”

  李氏和玉芝十分欢喜,忙给陈三郎倒了一杯一直在炕头温着的热水,又去炕柜放钱。陈三郎端着水一饮而尽,又帮着妻女去门口小灶上一点一点的烘粗盐,待盐变成微微泛黄的颜色就倒到装秦椒的袋子里和秦椒混合均匀,没多久一斤盐就烘好了。

  陈三郎拿了一个蒜臼洗干净擦干,就一点点把按照两斤秦椒和一斤粗盐比例的混合物慢慢磨成粉末,放在早就洗干净的一个小腌菜坛子里。

  第12章出摊啦

  看着坛子被慢慢放满,玉芝心里别提多开心了,这可是自家发家致富的第一步呢!

  李氏简单拾了一下就赶着去灶房做全家的晌午饭。老陈家三个媳妇现在是一人轮一天做家事,包括喂鸡和做饭刷碗等等。范氏做饭那纯属糊弄人,做的粥经常连米都没烂就出锅了,她脸皮厚,被孙氏骂骂也不疼不痒的,下次还接着这么做。

  李氏无疑是三个媳妇中做的最仔细的一个。另外让玉芝感到好奇的是四房。玉芝穿过来两个月,四房基本属于隐形人。

  除了吃饭时间玉芝和她的四叔就没见过面。而四婶林氏只要没有活就全天躲在自己的小西厢里毫无存在感。玉芝只跟她打了几次招呼就没说过话了…

  快吃晌午饭的时候兆志三兄弟回来了,一人提了几串麻雀,都是用细细的草绳从嘴巴伸进去又从屁股穿出来,这么穿成了好几串。兄弟三个从天亮忙活了一上午起码罩了有四五十只。

  孩子们回来了院子里很快热闹起来,李氏也忙活完了饭,拿了一个大盆出来装满了雪,放到烧了炕的炕洞门旁边等雪慢慢融化,一家人自去上房吃饭不提。

  吃了饭陈三郎照例在上房陪老陈头聊了一会,李氏带着孩子们洗了碗,全家一起回到小东厢,地上大盆里的雪已经化成水了,甚至微微还有些温热。

  陈三郎把一盆水都搬到了小东厢房子后面和院墙之间的一小块空地上,掏出几个钝钝的刀片来准备处理麻雀。

  这刀片还是家里一把破的不能再破卷了口的菜刀切的,陈三郎特地去镇上求铁匠帮忙用快刀切成一段一段的,又用了人家的磨刀石胡乱磨了磨,看着差不多了就带回来了。剩下用不着的一点点废铁就顶了铁匠的工钱了。

  一家人蹲在地上割麻雀内脏,李氏怕兆勇玉芝年纪小就让他们俩把清理完内脏的麻雀在大盆里洗干净,这样一边割一边洗没多久就处理完了,数了数竟然有五十三只麻雀!

  李氏把脏水倒了又挖了一盆雪放在炕洞门旁边,就和陈三郎出去挖泥了。四个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