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
作者:姚风白      更新:2021-02-09 20:43      字数:2465
  ,忙问道:“五哥,镇子上有卖油条的吗?”

  “什么是油条?”兆勇疑惑。

  “就是这么长短的,油炸的,里面是空空的软的外面是酥的!两根并在一起的!”玉芝一听兆勇不知道,兴奋的直比划描述油条的样子!

  兆勇想了想道:“你说的这个很像子啊…”

  玉芝卸下气来,原来这时候已经有油条了啊,油条在一些地方可不就叫子嘛,最著名的煎饼子不就是夹了油条才叫这个的。

  想到煎饼子她又兴奋的问兆勇:“那子还有别的吃法吗?比如夹在饼里抹上酱?”

  兆勇这次找了很久才说到:“没有,镇子上吃子只是买来直接吃的吧。不过我很少去镇子上,家里要问还得问爷和大伯母大哥呢!”

  玉芝觉得兆勇说的太有道理了,揣起几个油渣饼跑到东厢,门也不敲就冲进去喊到:“大伯母!我找你有大事呢!!!”

  赵氏很喜欢玉芝,可能是在她最无助的时候玉芝一直陪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给她一些微弱的力量吧。

  她看到玉芝冲进来忙下炕把她抱到炕上,等她坐好了才用逗小孩子的语气问到:“芝芝这么着急找大伯母有什么事呀?”

  玉芝也不管她是不是把她当小孩子逗着玩,忙描述了一遍煎饼子,满怀期待的问她:“大伯母,这东西镇子上有卖吗?”

  赵氏琢磨了一会才开口:“镇子上没得卖这个,我甚至都没听说过呢,这不是我们本地的做法吧?”

  玉芝一听高兴极了!终于找到一个成本低的新鲜买卖了!胡乱把油渣饼塞给赵氏道了谢就跳下炕跑出东厢,急三火四的背影看得赵氏在后面笑着摇头。

  玉芝在灶房喊上刚熬完油的李氏,又跑去鸡圈找到了正在喂鸡的兆亮,最后在屋后拽来了在泡蘑菇的陈三郎,一家人聚在了小东厢炕上。

  严肃的玉芝板着小脸先对自家生意最近的下滑表示了忧虑,又展望了一下兆志这两年的未来,忧心忡忡的表示钱不够用,最后提出了要加新买卖的提议。

  陈三郎和李氏做了几个月买卖也今非昔比了,仔细想了想女儿说的话,句句都是道理,于是李氏开口问道:“芝芝既然说想做新买卖,怕是有主意了,不如说出来咱们一家人参详参详?”

  摇头晃脑的玉芝露出了得意的表情,仔细与家人说道:“我听五哥说近日油渣饼卖的少了,发的面都用不完,我想反正咱家本就是卖炸货的,不如直接炸子来卖,假使子卖的不好嘛…”

  第51章煎饼子

  兆亮急着打断了她:“若是子卖的不好怎么办?”

  玉芝朝他龇牙一笑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卖煎饼子!”

  陈三郎蒙圈:“煎饼子是个什么?”

  玉芝细细说来:“……用三合面调成浓稠的面糊,然后摊成薄煎饼,等一面煎成了翻面,打个鸡蛋撒些葱花,再翻面把蛋煎熟,这边抹点酱再把子包在里面吃。

  一张饼里有蛋有子还有有滋味的酱,饭量小的一个就饱,还能拿着走,赶时间的人能在路上吃,最方便不过了!”

  众人想了想这还真不错!主要镇子上没有,冲新鲜也能卖一阵子,而且煎饼用的三合面价格也不高,镇子上一个鸡蛋不过一文钱,子买的话呢不过两个一文,若是自己做成本更低。

  这加起来一个煎饼子怕是两文左右的成本就够了!

  陈三郎跟家人说了这笔账,又问道:“那我们这煎饼子卖多少钱一个呢?”

  玉芝道:“一碗面五文,我们这煎饼子吃的比面饱还方便,也卖五文!指定有人买!”

  李氏道:“芝芝说要抹酱,那抹什么酱呢?现家里只有下的沾葱吃的大酱了。”

  兆勇说:“我们何必在这想,去灶房试验一下不就行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家人集体转移到灶房等着李氏做煎饼,现在炸子是来不及了,李氏照着玉芝的说法做了张加了鸡蛋的煎饼,抹了大酱以后夹了一块饽饽递给孩子们。

  一人一口尝了尝觉得这个味道是真的不错,定能卖上价!陈三郎和兆亮兆勇恨不得现在就去发面!

  玉芝却觉得酱的味道有点太咸了,不够回味。她琢磨了一会,让李氏拿了一碗大酱出来加适量水调稀,加了些糖,又倒了些辣辣的食茱萸油,撒了些芝麻粉。

  搅匀后撕了块煎饼沾着递给两个哥哥,兆亮兆勇一口下去忍不住眯起眼睛,这酱入口咸中带甜,回味带有丝丝辣气,嚼了几口芝麻的香味就慢慢渗出。

  两个孩子一人咬了一口把剩下的一半各自塞进自己爹娘嘴里,陈三郎和李氏尝了也都说这酱好,明日就用这个抹煎饼!

  第二日陈家摊子就早早支起开始炸子,现在刘老实已经能基本全面负责做油渣饼了,陈三郎就接手炸东西,现如今又多了一个炸子的活。

  李氏也跟着来摊煎饼,看着李氏在大锅里摊煎饼,玉芝提醒自己今日一定要去铁匠铺买个煎饼鏊子。

  煎饼子卖的出乎意料的好,短短一个多时辰一大盆调好的面糊都卖光了,听了亲朋好友宣传说这儿卖新鲜吃食而特地过来的人都失望不已。

  但是来都来了,不买点别的感觉像白来了,于是这个买几个油渣饼,那个买几根炸子。连带着蘑菇土豆都卖出去不少!

  不到晌午摊子上的东西就都卖光了,刘老实也为陈家高兴,他看着油渣饼日日卖的少了,生怕是因为自己接手味道不对买家们才不买账。现下又卖光了忍不住激动起来。

  付了刘老实今日的工钱,玉芝嘱咐刘老实道:“老实叔,日后怕是咱鸡蛋怕是要用的多了,今日鸡蛋是把我奶攒了大半个月的鸡蛋都用了!

  您回家以后麻烦让刘婶帮忙在村子里多点鸡蛋,镇子上杂货铺卖是一文一个,怕是两文三个,我家村里人鸡蛋是三文四个。满一百个给刘婶两个钱的辛苦钱你看使得不?”

  刘老实当然乐意!这鸡蛋只要放出风声去在家里等着就行了!也不劲,一百个就有两文!这和白给的有什么区别!他高兴的应下,拿着玉芝另给的一百文鸡蛋的钱快步回村了。

  一家人就开始了大采购,首当其冲是去买鏊子!铁匠铺鏊子是不少,但是各个有锅那么大,玉芝看着感觉能把她小身板都压扁了。

  最后终于在一个角落里翻出了铁匠徒弟自己做着玩的一个小鏊子,付了很少的钱就被陈家拿走了。

  买好了所有调味料以后,陈三郎又去镇子外头挖了一堆泥重新垒了一个小灶台专门摊煎饼用,放在那干着一家人拍拍手回家了。

  回到家以后玉芝特地陪着去上房交今日钱的陈三郎单独把今日用的鸡蛋钱给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