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
作者:李诗情      更新:2021-02-10 04:54      字数:2489
  回头去我那一趟。”

  脉如走珠,可不是喜脉。

  这会子人多眼杂,不好说出来,得出什么差错。

  董鄂氏满肚子都是疑问,对方不说,她也不好强吻,好不容易憋到宴席散了,上前挽住卫有期的手,左右摇了摇,问:“到底怎么回事?是喜还是忧?”

  她看人也很准的,可卫有期的心思她向来猜不到。

  两人挽手往北五所的方向去,卫有期点着她的鼻子笑:“要说你也有经验,怎么临到头上还跟第一次似的。”

  身后的长长的奴才队伍,夕阳将众人的影子拉的很长,浅金色的的阳光很是温柔。

  董鄂氏驻足,激动的手都不知道怎么摆了,捏着帕子,双眸亮晶晶的问:“可是……有了?”

  前头才生了一个,可谁嫌孩子多呢,当下笑不拢嘴,抚摸着自己平坦的小腹,路也不会走了,靠在卫有期身上,可怜巴巴的说:“你扶我……”

  卫有期轻轻嗯了一声,搂着她往前走。

  将她平安的送回三所,交到三阿哥胤祉手上,她就功成身退。

  刚回到四所,就听到小德张来报:“那边说是喝了水呛了,当下就血崩,血流不止,幸好太医一直在,这才没出什么事。”

  卫有期点头,太子妃这样太倒霉了,喝水也能伤着自己。

  女子坐月子本来就是因着身体太虚弱,没想到她竟又伤着,以后在子嗣上怕是要艰难许多。

  这事也成了笑话,也不知是因着生了格格,还是因着这个笑话,太子妃许久不曾出门,把自己圈在毓庆宫,闭门谢客。

  卫有期抱着弘晖,坐在廊下晒太阳,廊下悬着的纱笼灯随风飘荡,色的流苏穗子惹得他不停伸手去抓,自己把自己逗的咯咯直笑。

  弘晖越发胖了,跟个白面馒头一样,肉嘟嘟、软乎乎的,小手上有五个肉坑坑,可爱极了。

  海棠在一边小心翼翼的看着,就怕一不小心两人都摔了。

  实在是福晋抱的玄乎了些,就拽着小阿哥夹袄带子,让人看的提心吊胆。

  胤经过,也跟着唬了一跳,连忙上前将娘俩圈到怀里,劝道:“知道你艺高人胆大,但逢上孩子,要一万个小心才是。”

  回神拍了拍他壮硕的胸膛,卫有期笑吟吟的斜睨他一眼,没多说什么。

  这几日胤奋发,很是换了些花样,内事默契,她心情好,许多事就不大计较了。

  胤显然也得了趣味,等回到书房的时候,就让人去买了许多避火图来,这东西有男性向的,也就有女性向的。

  红着脸翻了半天,连白皙的脖子也染上粉红,狠狠地被刷新了三观,胤啪的扔掉,半晌又面不改色的捡起来,仔细的打量着。

  卫有期还不知道胤正为她的内事添砖加瓦,等待她的验,这会子正忙着跟户部的人交割。

  钱送去是不假,但是有没有用在刀刃上,就要她仔细验了。

  康熙和她都很注重这个项目,抓的很严,目前还没有发现贪污受贿现象。

  她也庆幸这是一个好时代,将将建立新朝几十年,一切百废待兴,还有许多灰色事件没有形成默契。

  对着地图研究许久,卫有期打算,后期搭建一个三纵三横的路线图,用运河来勾连起来,争取以最大程度将南方的花果运到北方来,也以最大程度降低运输成本。

  她的梦想是,将自己的事业将大清全方位覆盖,达到百分之五十的占比量,让大清缺了她,务必伤筋动骨。

  现在一点点的蚕食效果还不错,因着她身份的天然便利,除了引起太子的警惕之外,并没有人有其他表现。

  商人乃是贱业,许多人不屑为之。

  卫有期浑不在意,从天子骄子走到这一步,还有什么流言蜚语不能面对。

  京津翼附近,她已经覆盖的差不多了,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更大的发展。

  卫有期转而将目光转到学子身上,国人食不果腹占多,想要谈教育普及就是一个笑话,再一个当今注重文章修养,对偏科不太注重,许多人也就没有接触过。

  这么一想,卫有期跟胤打了个招呼,就往乾清宫去了。

  现在康熙见了她,那真是又惊又喜,又盼又恨的。

  这个儿媳妇惯会为难人,想的点子一个比一个异想天开,偏偏又对朝政有利,让他心情很是复杂。

  见了卫有期,当下就头疼道:“后宫不得干政,牌子还在那立着呢……”

  他觉得自己的脸被打的啪啪响,还是自己动手的那种,一边说着拒绝的话,一边赐座上茶,伺候的殷勤。

  卫有期挺直脊背,振振有词:“儿媳并非后宫中人,这条例自然无效,再一个,儿媳跟您只谈生意,不谈朝政,您就当我是个皇商。”

  康熙的心放下来一点,倾斜身子感兴趣的问道:“什么生意?”

  淡然的抿了一口茶,卫有期侃侃而谈:“每年春闱学子无数,登科者少,剩余的人才都被白白流失了,他们熟读五经诸史,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出头。”

  康熙一听这话,恨不得捂住耳朵,无助的想,说好的谈生意呢?

  卫有期笑吟吟的望着他,接着说道:“而皇阿玛是一代明君,定明白我的说法。”

  青烟袅袅,是卫有期亲手调制的龙涎香。

  康熙沉吟,示意她接着说。

  卫有期这一世洗尽铅华,一切都以最真实的姿态呈现。

  清了清嗓子,柔声道:“我们不光需要顶尖人才来治理国家,还需要其他的人才来进行其他的事务,像如今的工部,只是一个小小的部门,能融着少。”

  “想想我们之前,甚至没有一艘可以在海中航行的大船,还是强硬的租借别人的,而在想要自己建造大船的时候,却没有人手可用,都是现学的。”

  “在觉得洋货稀奇的时候,儿媳在考虑一个问题,那些密的怀表、可以远渡重洋的大船,是不是代表着,他们在十年后、二十年后,将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会让我们恐惧的变化。”

  康熙对这不服,辩解道:“大清贸易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并不是一个守旧的国家,跟欧洲各国都有这密切的来往。”

  说着露出一个一言难尽的表情,他们虽然有了文化的萌芽,但是水平实在太过低劣。

  与同期的罗马、埃及、荷兰等,不可同日而语。

  再一个,仓禀实而知礼节,他们差的远了。

  卫有期知道这样的情况,沉声道:“皇阿玛知道,儿媳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做了一个小小的设想,将这些能造出怀表的零件,做成别的东西呢?”

  康熙不用她再说,显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不是一个守旧的人,再一个也被卫有期在后边赶着,没有守旧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