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
作者:海澜歌      更新:2021-02-11 09:10      字数:2496
  在侧殿,殿下是否先换了衣服再过去。”

  子黎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因为和黑衣人对打的时候,身上有几处细微的划痕。

  “也好。”子黎答应着,回房换了常服之后,和侧殿的宣召太监一道,到了勤政殿。

  殿内灯火通明,在外殿,有几位大臣正焦虑地坐着。

  子黎略加诧异,虽然办理朝政的宫殿名为勤政殿,但父皇一向粗放随性,很好有夜召大臣入宫商讨事宜。

  见子黎进来,几个大臣纷纷行礼,子黎还礼后,注意到兵部侍郎的手捂着肚子,遂问道:“诸位可曾用过饭?”

  随着子黎话音刚落,兵部侍郎的肚子十分不合时宜的叫了起来,“还未曾。”兵部侍郎有些不好意思道。

  子黎朝一侧的太监望去,那太监立即机灵回答:“陛下从下朝之后也未曾用过晚饭。”

  从下朝到现在,已经是三个时辰之后了,子黎又留意了一些几个官员,多是和兵部有关,却未见子琅在,他心里略加思量,会是什么急事?

  “去让御膳房准备一下。”子黎吩咐道,“先让侧殿给几位大臣准备些粥,可有什么食物?”

  太监立即应诺,端来几盘糕点和茶水。

  “诸位稍作填补,孤先去回禀父皇。”子黎说道。

  几个大臣连连称是。

  吃着糕点,几杯茶水下肚之后,肚子才有了熨帖的感觉,对太子的观感愈加好了,虽然他们之中有的是旗帜鲜明的是太子的反对派。

  但是太子的细心体贴还是令他们感到如沐春风。

  子黎不知这些人的心思,他惯常关怀他们,不过是践行一个模范太子而已,别人的心思如何他不怎么在意。

  子黎是端着托盘进去的,刚一进去,就看到龙椅之上的父皇蹙着眉头,垂首看着什么,似乎陷入焦虑之中。

  “父皇。”子黎的喊声惊醒了皇帝。

  “子黎你来了。”皇帝脸上露出笑意,看到子黎手上端着的糕点和茶水,无辜道:“你一进来,父皇就感到饿了。”

  说着就拿起糕点,急不可耐的吃了一个,“好吃。不愧是太子端进来,这糕点是沾你福气。”

  “好吃?我看父皇是饿的。”子黎不为所动的说道。

  皇帝连连摆手,还被噎到了,子黎递过去茶水,皇帝直接取过壶就喝。

  喝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差点噎死朕了。”皇帝故意道。

  看着父皇的装模作样,子黎也只能摊手,不再继续问为什么没吃晚饭的事情了。

  “父皇召儿臣来,可是发生了急事?”子黎问道。一般情况下,父皇不会这么急切召他了,更何况殿外有许多大臣一直候着。

  “看这道密折。”皇帝也恢复了一本正经,将密折递给子黎。

  子黎将托盘放在一边,接过密折,细细看来。

  “潘达死了?”子黎有些诧异地开口问道。

  “前日死的,死得不是时候。”他本来打算将潘达围在蔡郡,等待良机,一举歼灭,到时候能海河晏清,复河山。皇帝叹了一口气。

  “他手下的两个守将逃到长野,打算为他报仇,不过两日,募集了许多士兵。看来潘达很早就和外族有了来往。”

  “那父皇如何打算?是现在出兵围剿?让谁出征?”子黎问道,子黎不知道父皇心中人选,却知道不是三皇子出征。要不然,现在外头有兵部侍郎却无子琅在。

  “让你出征如何?”皇帝问道。此举有两个打算,一是子黎身上唯有朝政瞩目,却军功不显,他本打算在蔡郡围剿,难度更小。不过相比打仗颇有章法的潘达而言,两个守将名声不显,虽然招募了一些士兵,但训练时短,只是外族稍为难办,综合起来,胜算依旧很大。

  二是考虑到子黎近日来的打算,知道他想借江南柴臣之死一案,彻查门阀世家,并改制选官制度。他知道子黎的想法,心里十分慰藉,但是却深知这种事情急不得,只能缓缓图之。

  让子黎暂时从京都朝政的泥淖中拔出身来,也是令门阀们手的做法。

  子黎不知道父皇的顾虑重重,却十分懂得父皇为他打算和筹谋。

  父皇当年起家,他也曾经一起出征作战,也打胜了若干战役。后来父皇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多,他被封为太子,必须得留守都城,确保后勤。而之后更多的战役是父皇和老三一起打下的。

  民间传说老三是战无不胜的神,他心里深处也是羡慕的。

  只是一直被当做储君培养的他,是不能说出这种话的。

  “儿臣遵旨。”子黎的声音仍然平静,只是熟谙自家太子的皇帝是知道,子黎内心是激动的。

  “不愧是朕的好太子。”皇帝夸赞道。

  时人多说他偏爱太子,他不能说世人说的是错。太子是他一步步看着长大的,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更何况太子从来都是令他放心和安心的所在,宠辱不惊的风度和不卑不亢的气度,令人如沐春风的态度,是他放心把国家交给他打理的唯一人选。

  所以,他有什么理由不宠爱太子呢。

  征调士兵,前期勘察,后勤补充……等等尚且有一系列的事情需要做,皇帝打算等调度好了再公布出去。

  “行了,你回去休息吧,这段时间要养蓄锐,不要熬夜批奏折,知道了吗?”皇帝仍然把子黎当成小孩一般,谆谆教导。

  子黎点头称是,和殿外的大臣打过招呼,便回到东宫。

  这一夜是如此的漫长。

  如此感慨的还有殿外的大臣,直到皇帝出了勤政殿才放这些大臣在外殿休息。

  经常有一些大臣会被留在宫里歇息,所以并未引得别人在意。

  然而几个大臣却是面面相觑,皇帝陛下这是卖的什么药?把他们叫过来就是坐了四个时辰的冷板凳吗?

  “你们说说是为什么?”兵部侍郎异常解道。

  几人走在深夜宫殿外的走廊里,暗暗思索。“潘达死了,这是兵部的事情,陛下叫了我们几个,却独独隐瞒了三皇子。却深夜召了太子前来。难道说,陛下要防着三皇子,这次围剿也不会让三皇子出征?”

  “是了,那叫我们是为了警示。”

  “大家守口如瓶,不要泄露任何消息。”

  “还得瞒着三皇子。”

  几人商议完毕,顿时觉得揣摩到了皇帝的旨意,才放心睡去。

  另外一个觉得长夜漫漫的则是被刻意隐瞒着的三皇子。

  三皇子府邸,武库。

  几个黑衣人恭敬地跪在地上,身上是血痕累累,却没有一个敢吭声,都挺直了腰背。

  三皇子踱步来来回回,脸上的表情愈发的严苛。

  “将你们今晚的行动说一遍?”去的时候是八人,回来的时候是四人,他真是小看了祭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