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
作者:方便面君      更新:2021-02-11 16:41      字数:2491
  看着原竟,却什么也没说,身姿飘逸潇洒地从庭院中离去,而后敏捷和悄然地离开了原府。

  原竟的心中有种孩子长大了的惆怅感,她扭头看着南莲,过去抱住了她:「小雪回来了,你为何不告诉我呢?」若非她听见外头争吵声,恐怕还在睡梦中不知情呢!

  「你知或不知,又有何区别?」南莲道,她们这事迟早都会传到原觅雪的耳中的,又能瞒她多久?

  「至少我不会让她继续误会你。」

  南莲并不在乎地笑了笑:「『勾引』这个词,其实挺好的。」说着,又和原竟亲了起来她就是勾引原竟怎么了?

  几日后,原竟「伤好后」进宫向皇帝谢恩,又声泪俱下地忏悔了一番,皇帝也十分动容,斥责了她一番后又叮嘱她日后不可再犯:「你乃朕乃至太子所倚重的年轻才俊,你若为官清正好好办事,将来必定前途无量。何必为了那点蝇头小利便毁了自身?」

  「臣谨遵皇上悉心教诲,臣必定战战兢兢、恪尽职守,不负皇上和太子所望。」

  皇帝笑道:「你说太子,哪个太子啊?」

  「啊?」原竟眨巴着眼,「皇上说哪个太子,便是哪个太子,臣焉能置喙?!」

  「你还是这么滑头,那司狱没将你打傻。」

  「蒙皇上龙威庇佑,臣并无大碍咳咳咳……」原竟说着便咳嗽了起来。

  「行了,回去安养着,等身子好些了,自行拎包袱到尚宝司去吧!」皇帝见她身子孱弱又脸色苍白,一点也不似没事,便让她回去歇息了。

  等原竟退走后,皇帝又在床榻上躺下,他一声长吁:「太子啊……哪个是太子呢?」

  原竟刚出宫门,便有小太监匆匆赶来附在她耳边窃窃私语,她听完给了那小太监一些赏银,便往赵王府去了。

  赵王本不在府中,听闻她过来了,便连忙赶了回来,生怕见不到她一面。见到原竟,他循例关心了一下她的身体。

  原竟之所以来找他而非梁王,便是要摆出了态度给众人看。赵王心中明白,自然是欢喜的。早前原竟出事的时候,众人以为赵王会为了不被原竟牵连而避开她,只是没想到赵王没有避开,反而也卖力地替她四处兜着。倒是梁王的反应则迟了一些,且在此事上有些忸怩了。

  原竟便直言笑问赵王:「王爷不担心竟此次的罪名落实了?」

  赵王斟酌了片刻,道:「落实了本王也会保全你的。」

  于是原竟便「大为感动」而要对赵王「誓死效忠、忠心耿耿」,赵王大喜,拉拢了原竟便是拉拢了原家,有了原家的助力,何愁大事不成?

  众人正替梁王感到忧心的时候,梁王则迅速地拉拢了骆棋琅的妻族。正当众人以为原竟与骆棋娇的婚事要打水漂了之际,两家俱没有传出要退婚的消息来,且随着婚期的迫近,骆家与原家之间的走动反而更频繁了。

  稍有心眼之人都看得出骆家与原家打得是脚踏两只船的算盘,再怎么来说梁王和赵王也只能公平竞争,可是仔细看来梁王因年长于赵王,故而有较大的胜算。

  而众人似乎忘了蛰伏在暗中,一直都不曾放弃挣扎的齐王。

  第114章前夕

  「唉!」

  南莲听着落华公主唉声叹气了半天,便道:「你来此便是为了唉声叹气?」

  「我来是替小娇张罗来了!」落华公主道。

  「她的嫁妆自有骆府张罗,何须你操心?」南莲品着香茗,头也不抬。

  「我是怕小娇嫁过来会受委屈!」

  南莲一声冷笑,落华公主愠怒:「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若真怕她受委屈,当初为何不将实情相告?你总是口口声声说爱她,可是却不曾将爱说出口,她如何能得知你的心意?你为她做的这一切,她哪怕知道了也不会因此而感激你或是爱上你。」

  落华公主的心一堵,堵得慌又闷得慌。须臾,她凉凉地说:「你不是她,你怎会知道她知道我对她心有爱慕之后是否会继续理会我?!」

  南莲瞥了她一眼:「你没有告知她,可她如今理你了吗?」

  落华公主一噎,久久寻不到话来反驳。

  「你说了你还有一丝机会,你不说便是永远都没有机会。」南莲又道,「尽管我不愿意让你们在一起,可是我也不想你们总是在我与竟儿眼前瞎晃悠。」

  落华公主暗暗地白了她一眼,起身离去了。可是她却将南莲的话记在了心中,来到了骆府,又不命人通报,而是徘徊了许久才离去。

  她还不能进去,若是她进去了,将自己的心意告知了骆棋娇,最坏的结局便是骆棋娇会因此而毁了骆家与原家的联姻。她若想要得到自由,便不能坏了这次的联姻。

  梁王和赵王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她则在皇帝的放任下,组了一支由女子组成的娘子军。每日她还带着娘子军去操练,在别人看来是胡闹,可在原竟看来也操练得像模像样的,不可小觑。

  赵王不认为这些女人能有什么作用,倒是梁王颇为亲昵地去和落华公主套近乎。

  落华公主明白他的心思,道:「梁王兄怕是打错算盘了,我若是要帮忙,也是帮太子皇兄的忙才是。」

  梁王一想,落华公主与太子皆是皇后所出,他们的感情比起自己来更加亲近,于是便掐了那心思。

  「说到底,还是瞧不起女子!」落华公主嘀咕道。

  赵王愚昧且目光短浅,梁王则过于小心谨慎,齐王的心深沉且狠辣,太子则软弱无能,任人摆动。这四个皇子,皇帝都不是很满意。可是纵观这些皇子中,愣是没有一个会比他们更会经营人心和权谋的,这也就迫使皇帝只能在他们中挑选。

  不过皇帝也不一定要在他们中挑选一个作为继承人,他的那么多孙儿,虽年长的也不过十几岁,可十几岁也能担重任了。

  而这些皇孙当中,出众的有五人,分别是太子的嫡次子、齐王的两个嫡子、梁王的三子、赵王的长子。

  所谓出众,除了才华出众,便是没有留下什么污名,又十分坚韧和冷静自持。如太子的嫡次子,当初太子被废,责令前往守陵,太子府上下皆哭成一片,只有这个嫡次子没有一滴眼泪。

  不过,皇帝觉得他过于铁石心肠了。齐王倒是教出了两个有出息的儿子,可也并非没有毛病在身,他们一个学了齐王的狠辣,另一个则相反,万事藏在心中,令人琢磨不透也令皇帝喜欢不起来。

  梁王的三子在京城负有盛名,被视为少年英才,可是心思却不够深沉,怕是压不住朝廷的那群老滑头。赵王的长子倒是没什么大毛病,只是对书画十分钟爱,而皇帝认为,当皇帝可以喜欢很多东西,却独独不能只喜欢一样,因为这会使得它成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