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画卷
作者:锦瑟华年      更新:2019-10-21 03:02      字数:1990
  要论赏心悦目的效果,林宝卿站在舞台上,丝毫不会比秦放歌差。但当她坐到古琴前的时候,整副心思都沉浸在了古琴上,仿佛天地之间,就只剩下她和秦放歌两人。之所以强调这点,是因为这是一首琴箫合奏曲,她要的琴声,要和秦放歌的箫声,有配合,互动,就像是在人生道路上一样,相互护持,夫唱妇随。

  秦放歌的演奏是绝对能让人放心的,也让林宝卿可以少花些心思在其他地方,而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她自己心爱的古琴上面。

  对林宝卿而言,这首曲子的难度很高,即便经过一个月的突击练习,她仍旧觉得,其中还有很多值得她深思和琢磨的地方。如果不是音乐会时间安排得这么紧,她肯定要再练练才上台表演的。

  这次首演,她不敢有半点疏忽,因为在座的观众,几乎可以说全世界最旋律委婉质朴,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乐就行的。

  秦放歌在这点上做得非常不错,浪漫优美的旋律能在第一时间内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进去。比如开场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琴一箫,就非常形象的把这样的美丽夜景展现了出来。

  她们也不是一上来就抒情,而是通过对音符对美丽景色的慢慢展现,再由景入情,抒发更多的人生感怀,进而上升到整个宇宙的规律中去。

  林宝卿的古琴演奏出来的音乐,着重展现月亮的形象,秦放歌的箫声,则是其他的背景,两者相互交融,又丝丝入扣,一起展示出了浪漫唯美的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二十多分钟的演奏,最后进入尾声阶段,琴箫合奏又从情感世界,回归到景色中来,算是紧扣主题。

  场中的文艺观众不少,让他们来形容听这首曲子的感受的话。就把这首琴箫合奏曲,形容成一副连绵不绝的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秦放歌和林宝卿两人负责演奏,台下的观众则可以展示自己丰富想象力的翅膀,勾勒出心中最美的“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