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音乐之旅
作者:锦瑟华年      更新:2019-10-21 03:03      字数:7636
  谢晓娟的父母虽然不在现场,但关心她爱护她的师长们却都在这里。即便他们不在现场,谢晓娟也会用心去演奏好属于她的每一个音符。

  认真起来的她,有种别样的美,那是超乎于她略显平凡外表的美丽。尤其在她手上的琴条,敲击在琴弦上的时候,时而如潺潺溪流,时而如波光粼粼,更有瀑布飞溅的时候。

  在各种不同意境下,谢晓娟脸上神情动作都恰到好处,有种特别的古典韵味。也是因为她不把自己更多的精力集中起来,放在扬琴技术练习和自身内涵品格等的修炼上。

  在演奏到扬琴协奏末尾,仿佛涛涛江水奔涌入海流的时候,也是她最激情四溢的时候,她的整个身子,都迸发出了超凡的力量,演绎出最灿烂华丽的篇章来。

  先前唱主角的林宝卿,这段期间,她的古琴只是作为配角的存在,但同样不可或缺。也正是她们的极力配合,让谢晓娟所演奏的音乐形象,更加生动活泼,活灵活现。

  对台下的观众而言,这也是特别能体现她们姐妹默契的时候,各种乐器和声的时机,退出的时间线,都必须掌握得分毫不差才行。她们也完美地做到了这点,让好姐妹的演出更加精彩。

  扬琴主奏,其他乐器协奏,辉煌灿烂,繁华落尽,大江入海之后,一切又重新归于柔和,平静,就像是大海的宁静幽深一样。

  对这首曲子最是熟悉的龙富锦和吴亦芬两位作曲系教授,也都含笑点头。

  都说舞台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一点都没错。

  就谢晓娟而言,她今天的表现,比上次元旦音乐会的时候,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既是对音乐的感悟体会日渐加深,也是对她自己扬琴演奏技巧信心的倍增。她没有王紫梓那样的精致漂亮的容颜,也没有左书琴那样高挑窈窕的身材,但对于音乐,对于梦想,她从来都是全力以赴的。

  你方唱罢我登场,接着唱主角的是钱淑媛。

  像是秦婉仪以及宁远静她们,甚至是陈功白雪妮他们都是如此。对乐团成员并不太熟悉,甚至还有些脸盲的人来说,她和刚刚演奏扬琴的谢晓娟,看起来就像是亲姐妹花一样。但他们也有办法,想要分辨开来的话,从她们手里的乐器着手就好。

  这两女生的体态都很丰腴,连性格也都差不离,尤其在对音乐的勤奋和执着上,更是出奇的一致。

  在音乐风格上,钱淑媛并不像黄静那样激烈。她给秦放歌的动机,也都是温柔平和的,一如她的性格,贤淑温婉。

  舞台下面,音乐厅的中央,同样是学二胡的秦婉仪同学精神高度集中。也是托音乐厅音响效果超级棒的福,即便坐在音乐厅的中间位置,她依旧能将舞台上面的演出,听得清晰明切。

  钱淑媛手里的二胡,演奏出来的旋律依旧美妙动人,这也是整首曲子的总体特征。秦放歌这个上帝的宠儿,也只有他,能像批发不要钱一样的,灵感勃发,创作出这样悦耳动听的旋律来。而除了这些美妙无比的旋律之外,还有很多隐藏在其中的东西。

  秦婉仪听得特别入神,当然,这其中的难度之高,也有点超过她的想象。钱淑媛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她的二胡演奏水平,却是实打实的高。她光是听着,就觉得很有收获。

  秦婉仪甚至觉得,其他几把二胡和声中,都蕴藏着无数精彩纷呈的乐思。她们的二胡作为和声,帮助并突出钱淑媛的二胡,演奏的乐句自然是不一样的。也就有总谱和分谱的区别,指挥滕舒婷最是劳心费神。即便是这样的协奏中,她也要负责调控协奏部分的节奏。

  三分钟的宝贵时间,不管是作曲的秦放歌,还是负责演奏的钱淑媛,都将其发挥到了极致,都不肯浪费哪怕一秒的时间。

  二胡最接近人声,也特别能打动人的心弦,在行进中不断攀登高峰的时候,各种游刃有余的回旋,也特别吸引人。到达这段旋律,清脆悠扬,又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婉缠绵,细腻婉转。她给秦放歌的动机,也就是这样的柔情似水。

  舞台下面坐着的肖明山和华秀清夫妇,等到女儿的竹笛当主角的时刻,忍不住心怀激荡。

  这种江南韵味,更像是意境上的,和塞北相对的。从文字里,在音乐中,从舞台上吹奏竹笛的肖静茹的身上,所能体会到的江南风情。江南,似乎一提起来,就会让人觉得格外美好。

  超脱于实际,每个人心目中的江南,都有不同的画面。肖静茹的音乐,并不想展现具体东西,而是通过音乐引导大家的想象力。观众似乎都能通过肖静茹和她的好姐妹们所演奏出来的音乐,欣赏到如诗如画的江南画卷。

  小桥流水,踏马石板路;杨柳轻荡,莲动下渔舟,甚至是西子浣纱,西湖断桥等等美丽无比场景。

  一切,都那么美好。

  肖静茹空灵悠扬的笛声,也仿佛带领着大家,穿越千年的时空,回到那些对于国人而言,有着深刻记忆的朝代。

  如过往云烟,又如梦似幻。

  在这段作曲上,秦放歌也真正展示了他对民乐的理解,更让这首作品的整体风格变得富于变化。笛子协奏曲的这段,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高潮,更着重于对意境的描述。但用江南来命名这一乐章,却是最合适不过的。

  在这段负责和声的,也仅仅只有林宝卿的古琴,李若离的笙,谢晓娟的扬琴以及宋娴的古筝,连钱淑媛她们的二胡都没有派上用场。使得整体的氛围更加的古典,要说最纯粹的民乐,这一段绝对算得上。这也给了其他姑娘好好休息的机会,尤其是一直要负责伴奏的钱淑媛冯璐璐几个辛苦无比的二胡手。

  肖静茹也毅然决然地选择跟随着作曲者秦放歌,用音乐,用手里的竹笛,追寻那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江南,这也正是音乐世界的种种神奇之处。

  悠扬笛声渐行渐远,就像那印象中的美丽江南,也逐渐消失在现实之中。

  尽管梦幻,但美好终究是美好,能在人们心中留下这样的印象,也值得庆幸。

  就生活在江南水乡的肖明山和华秀清夫妇两人,听得最有感触。都不用强行为这段乐章拔高意义,秦放歌在创作的时候,就有考量到现实的因素,增添梦幻的味道,更让龙富锦吴亦芬他们称其为可以“开宗立派”。

  他们夫妻其实还好,至少之前有见过曲谱,看过女儿肖静茹传给她们的视频。

  像是陈功白雪妮黄正银他们这样第一次听这首音乐的人,都被震撼得不知道作何感想。秦放歌作曲水平太高?肖静茹的演绎太深入人心?整个锦瑟华年乐团的默契配合max?

  更多的观众,则是沉醉在美丽江南中,久久不愿醒来。

  然而,笛声之后,余晓霞的三弦在舞台精彩绽放。

  肖静茹的笛声让人不自觉的想起江南,余晓霞的三弦,让人第一时间就想起广东音乐。

  肖静茹是典型的江南美女,体格娇小,温柔美丽。

  余晓霞的话,就要普通得多,尤其她的皮肤,在女生中算是最黑的,不对,应该是最健康的。可不管如何,三弦声响起的时候,余晓霞就是舞台的主角,也是整个音乐厅中,观众们关注的焦点。

  加上秦放歌为她量身创作的这段音乐,相当符合广东音乐的特征,而且形象鲜明,被余晓霞高兴地称作《雨打芭蕉》的乐章。

  余晓霞也爱死了这段乐章,根据她的讲诉,她写的动机,加上秦放歌成熟的作曲技术,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以伦比的创造力完成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简直是不可复制的奇迹。

  余晓霞的教授俞教授今天也在现场,也密切关注着他这个有远大前景的学生。

  秦放歌通过音乐,把雨打芭蕉的各种细节情况都描绘了出来,这其中,三弦的演奏固然很重要,但其他乐器的协奏,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这一段音乐,夹在整首音乐中,其实并不算突兀,也是因为前面有肖静茹的笛子江南做铺垫。

  观众们在听的时候,感觉就像换了个地方,从塞北到江南,再到南国广东,展开又一精彩而又奇妙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