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3章 大环境
作者:锦瑟华年      更新:2019-10-21 03:59      字数:3972
  想要参演秦放歌的歌剧也是如此,他自己是不会去挑选各个角色演员的,都是周秀英她们在帮着操办。直接走秦放歌的门路根本行不通,他也算是深居简出的类型,身边都是些熟悉的人,外人很难打进内部去。

  还有就是,他身边这些姑娘们也是会抱团对外的。

  哪怕现在,他搞大师班活动的期间,由于特别忙碌的缘故,他身边也少不得助理和工作人员帮忙,学生们想找他拉关系都挺困难的。

  粉丝们等待晚上的大师课开始的时候,倒也不愁没事情做,刷刷微博论坛发发弹幕,还能顺便吃个晚饭……

  现场的观众们出去觅食回来得也算挺快的,摄像小哥或者说是导播也都跟着秦放歌去吃饭了,不过没关直播间,镜头就放在音乐厅里。收看网络直播的观众们,都能看到进进出出的观众,还有特意去上镜的现场粉丝。

  这期间,音乐厅的工作人员也要吃东西,也不需要管观众们用手机拍照还是录像,或者是看直播之类的事情。

  秦放歌吃好晚餐就和工作人员一起回音乐厅,在大师课开始之前的时间,他并没有躲进音乐厅后台,而是积极的跟学生和家长们交流,也提些他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给他们。特别那些没有被挑选上台接受指导,但同样是学声乐歌剧的学生。

  秦放歌的同学也都有来给他捧场,也是沈建萍她们系领导要求的,让大家看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都是极好的。总之,就是要督促大家继续努力,不要懈怠放松。

  这些优秀的学生们,也确实带给邱敏魏初他们相当的压力,大家都是学声乐的,听唱上一两段大概就知道天赋和水平如何。有天赋有肯努力的学生,怎么着都是会学有所成的。

  秦放歌跟他班级的同学平时交流的机会比较多,邱敏她们也不赶在这会前去凑热闹,都还是把机会让给其他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报考华夏音乐学院的学生,原本就是中国最也知道,他是准备要考华夏音乐学院的,现在全国最好的音乐学院,没有之一。

  秦放歌也照旧还是给他悉心的指导,在没进入大学之前的学生,其实都不算系统的学习。关键也是,他们原本老师的水平比较参差不齐,哪怕在华夏音乐学院,老师们所擅长的方向也都不一样。不过对于考生们来说,想要找到名师相当不容易。

  周秀英沈建萍这样的,无疑是最为艺术无国界,可演奏家们也都是需要谋生的,光搞艺术不填饱肚子可不行。特别全球古典音乐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交响乐团这样的地方,就是演奏家们最好的栖身之所。参加排练和演出之余,再去接接外面的演出啊录音啊,再带些学生,最起码能保证小日子过得相对比较富裕。

  陈满的音乐天赋和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当然,同年龄段中,算不得特别出色。

  世界那么多,天才也是茫茫多。

  或者,再说得不客气点。更天才的学生,更倾向于去欧美国家学习,那些顶尖的音乐学院,教授们跟歌剧院的合作比较多,学生们能获得的机会相当也会更多。

  但市场是有限的,也是注定会有很多学生出来找不到演出做,能怎么办呢!转行,或者是带学生吧!能一直坚持下去的,其实也都相当不容易,更多的也都是因为热爱这门艺术。

  感觉到中国古典音乐市场机会的,全世界都在看,大家也都不傻。可真想要打开这个市场,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山寨乐团和大师来得多了之后,观众们也都会提高辨别能力,圈钱也变得没那么容易。

  秦放歌这样的本土音乐天才横空出世之后,想要来混日子圈钱就更难了!因为有了可以直接比较的对象,观众们也都不傻。当然,秦放歌也确实有为古典音乐开拓了市场的,在他的影响下,很多以前根本不听古典音乐的年轻人,都尝试着去欣赏。

  更直观的反应,就是他歌剧演出的上座率,冠绝全球。他的唱片销量,也各种刷榜登顶。

  在这样的环境下,陈满这样的学声乐歌剧的学生,欧美地区也不是他们的首要选择目标了。特别歌剧发源地意大利,穷比国家,歌剧院都快倒闭了……

  秦放歌财大气组的家伙,还带着国家大剧院和赞助商们,去意大利耀武扬威了一番,切切实实的为国争光,也让中国歌剧在世界扬名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