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
作者:辛夷坞      更新:2021-02-11 19:37      字数:2491
  “再叠一百个晚上都值得,但我要听真话。”

  “你这样的男孩喜欢过我,到老回想起来我都会觉得很快乐,但我只是个很普通的人,如果你真的和我在一起就会发现,我并不值得你这样……”

  “值不值得是我的事,你没资格替我判定。”

  “也许有那么一点吧。”

  “你再说一遍,你也是喜欢我的?我就知道!”程铮的声音里透出喜悦。

  “但我不知道这喜欢的程度究竟有多少,我不是可以为爱不顾一切的人。沈居安说得很对,我不敢爱你。你已经尽力对我好了,我知道你不是有意居高临下,只不过我们脚下踩着的地面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我踮起脚尖才能勉强够得着你,我不想这么辛苦,不想因为一份感情患得患失。那天你问,如果你愿意改变,我们有没有可能。其实你没必要为我改变,你很好,只是和我不合适,如果和你在一起的是别人,比如孟雪,比如其他人,你会幸福的。”

  “你的真心话就是这样的谬论?”程铮努力消化了一阵才发出讥讽的笑,却发现每一寸面孔都僵硬得可怕,“什么不敢爱我,其实不过是因为你怕付出,所以不敢去试,你就是个自私鬼。”

  苏韵锦平静地点了点头,“你说对了,我是自私,我更爱我自己,所以不会去冒险尝试完全没有把握的事,你明白就好。”

  苏母的婚礼在简单而喜庆的氛围中进行,当天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都来了不少,一团和气中,没有人察觉到一对年轻男女间莫名的疏离。以苏韵锦男朋友身份首次亮相的程铮自是博得了赴宴亲友的一致夸赞,尤其是苏韵锦的阿婆,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坐在轮椅上拉着他的手硬是不肯放。程铮不愿意和苏韵锦多打照面,就乐得承欢膝下,谁知道老人家硬是让人把苏韵锦叫过来,双手各抓着他们两人,连声说:“阿锦,这小伙子好呀。”

  苏韵锦哭笑不得,阿婆患白内障多年,连人的五官都看不清,又何以知道他好。于是她蹲在老人身边,半真半假地问道:“阿婆啊,你说他好在哪里?”

  老人喜滋滋地说:“他不是叫陈真吗?陈真是好人哪,帮着霍元甲打日本鬼子……”

  苏韵锦笑出声来,程铮则半张着嘴,完全失去语言能力。笑归笑,阿婆太认真地把两人的手叠放在一起,说道:“我老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如果你们结了婚,阿婆太还活着,一定要亲自来告诉我。”

  程铮看着苏韵锦不语,苏韵锦用另一只手轻拍老人的手背,哄着承诺道:“阿婆你长命百岁,放心吧,我们一定会的。”看着老人心满意足地笑开了花,苏韵锦在心里默默地说:“对不起,阿婆,也许永远不会有这一天。”

  婚礼结束后的第二天,程铮返回了省城的家,不久,苏韵锦也回到了学校。妈妈自然搬到了男方家,苏韵锦在妈妈的要求下也跟过去住了几天。他家的环境和她们的旧房子相比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叔叔对苏韵锦很关照,他带来的那个妹妹也非常乖巧,张口闭口都叫苏韵锦“姐姐”。妈妈以后应该会过得好吧,苏韵锦放心了不少,但她没有忘记自己“客人”的身份,那不是她的家,男方的关照再殷勤也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意味,既然是客,就不该久留。

  大三以后,苏韵锦辅导的那个小女孩上了初中,她也就完成了使命。妈妈和叔叔都不同意她继续申请助学贷款,执意要负担她的学和生活,苏韵锦的婉拒惹来了妈妈的眼泪。她哭着说:“你就当是让妈妈心里好受一些。”苏韵锦不是泥古不化的人,这种时候接受这份好意是对大家都好的决定。

  当生活压力没那么大时,苏韵锦的时间相对多了起来,在图书馆的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继续做了下去,只不过她在不经意抬头间,再也看不到那个带着温暖笑意的人。沈居安毕业后,听说终究是顺利地进入了衡凯,曾经让她想到天荒地老的一个人,最终慢慢失去了联系。

  至于程铮,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苏韵锦没有再见过他。她理解他的感受,真话有时比谎言更让人失望。也是通过莫郁华,苏韵锦才得知关于他的只字片语,无非是他在某某设计比赛中得了奖的消息。他一向是出色的,在远离她之后,他还是那个骄傲的、拥有一切的程铮。也许他在那个夜晚之后就醒了过来,然后慢慢地将那个他曾经爱过,却又给了他失望的女孩从心里抹去。

  第二十二章孤岛的救赎

  大四那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席卷全国,几个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都成了重灾区,苏韵锦所在的城市也不例外。不断攀升的患病人数和死亡的阴影使得人心惶惶,人类在自然灾害和疾病面前显得脆弱无比。

  学校也不是安全岛。自从苏韵锦她们学校一个大二的女生外出探亲返校一直高烧不退、被送往医院确诊为非典感染者之后,全校就陷入恐慌之中。紧接着又有几个学生因为具有发热症状,被陆续隔离,这种躁动不安的气氛更是达到了顶点。

  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严格限制在校生外出,每日派专人查房,在宿舍区域喷洒消毒药水,检查体温,但仍然未能抑制住全校师生惊恐的情绪,各种传言此起彼伏。苏韵锦下铺的舍友因为与那名确诊患病的女生有过近距离接触而被送进学校医务室隔离观察。六个人的宿舍只剩下五个人,除苏韵锦之外的四个女生无不紧张地整日抱着电话这唯一与外界沟通的工具打个不停。她们各自的父母、亲友、恋人也纷纷致电嘘寒问暖。

  苏韵锦并非全无焦虑,只是她的朋友不多,常联系的亲戚也少,唯一牵挂的人就是妈妈。这种时候,妈妈一定也很着急,过去听说她感冒了,都恨不得一天打几个电话。然而,这一段时间以来,从来没有一个电话是找苏韵锦的。她没有手机,便疑心是宿舍的电话总是占线,妈妈打不进来,好不容易找到话机闲置的机会拨通了妈妈“那边家”的号码,一连几次都没有人应答。苏韵锦又是牵挂又是不解。妈妈婚后又成了全职主妇,没理由老是不在家里,就算出了什么事,也应该告诉她一声呀。这个时候,她挫败地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叔叔”的手机号码,只能干着急。

  顶着巨大的不安和失落,苏韵锦又打了个电话给莫郁华,她的舍友竟然告诉苏韵锦,莫郁华前一阵从上海回来,出现了咳嗽的症状,还伴有低烧,为保险起见也被送到了她们学校的附属医院。这也是苏韵锦想不通的事之一莫郁华的课业很重,平时总是忙得不可开交,虽然她上学期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奖学金,但是从没有听说她有出游的打算。她到上海去干什么,那里并没有她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