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牛牛海陆汇聚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0-21 04:38      字数:9310
  第100章 牛牛海陆汇聚

  胡书达出访大清帝国暂且不提,被兰芳国防军战士押解到民礼的英国俘虏与民礼农场的英印军俘虏相遇,真是海陆军齐聚一堂。

  海军哈密敦上将、费舍尔少将看到一望无际的农场,又看到在农场中忙碌的都是欧洲人的模样,他们心中一紧,特别是费舍尔少将,他感觉自己的猜测已经接近真相。

  “哈喽,对面的朋友来自哪里?”熟悉的语言在他们耳边响起,这是原来的老俘虏在跟他们打招呼。

  “英国皇家海军炎黄舰队。” 费舍尔少将用同样的语言回答。

  “哈哈,你们终于来了,你们也有今天啊。该死的海军,该死的炎黄舰队,就是你们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们英印军在印度呆得好好的,就是因为你们,我们才落得如此下场。”

  农田里原来在看热闹的其他人一听这些人是英国海军,立即有人插话冷嘲热讽起来,如果不是顾忌那些看管,以及押解护送的战士,指不定陆军的人都会上前和海军的人干上一仗。

  费舍尔知道这是代韦力士受过,但他同样清楚,即便自己处于韦力士的位置,结局也是相同的,这是英国的对外政策所决定的,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军人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知道英印军的下落,加之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哈密敦和费舍尔终于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他们也不会和这些普通的英印军士兵较真,面无表情的跟随着队伍来到农场驻地。

  “报告,101团一营二连负责解送俘虏,一千三百二十五俘虏安全达到农场,中途未发生变故,这是俘虏的档案,请接收。二连连长唐子轩。”带队的军官是基地训练的第一批新兵,叫唐子轩。

  “不错啊,子轩,现在都担任连长了,都快赶上老子了。”农场的最高负责人凌德元接过资料回礼,并打趣唐子轩。

  “是部队教育得好,否则没有子轩的今天。”唐子轩听凌德元这么说,立即又是一个军礼,大声的回答。

  “好了,好了,轻松点。”凌德元挥挥手制止唐子轩继续敬礼,并将俘虏档案交给身边的六中队中队长舒光亮。

  对于老龙影队员而言,这些人什么都好,刻苦好学,就是一本正经的,不怎么开得起玩笑。当然,他们也理解,一辈子的压抑让他们重获新生,他们太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一丝不苟的学习龙影带来的新东西,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着坚实的脚步。

  凌德元,龙影的老队员,农场武警大队的大队长,负责管理和看守所有俘虏。他是农场武警大队唯一的龙影老队员,一人身兼两职,大队长和教导员。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时间太短,龙影队员人数太少,国防军本土军人成长最快的也就唐子轩这个级别,再往上走,他们就很难胜任岗位,龙影队员也不愿意拔苗助长。

  农场武警大队,目前是兰芳唯一的武警编制,这个大队是加强营编制,有七百多人,下辖六个武警中队和一个教导队,每个中队一百二十人。这与和平年代的种花家武警兔是有很大差别的。

  根据龙影内部分工,凌德元不仅仅是武警大队的大队长,而且还是未来兰芳共和国武警部队的司令员,武警的发展问题几乎全部压在凌德元一个人身上。

  不过,就目前而言,凌德元不需要操心征兵问题和兵源问题,因为兰芳武警的职能属性和种花家的武警有些差别,兰芳武警是隶属兰芳国防军序列,而不是武警兔那样隶属政务院序列。

  兰芳国防军征兵工作是统一安排的,甚至新兵训练也是统一的,整个新兵训练与部队建制完全脱钩。新兵走出新兵训练基地有进入任何一支部队的可能,这与军兔征兵工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凌德元的压力主要集中在传帮带上面,农场武警大队的教导队相当于武警指挥学校。凌德元是龙影里面唯一来自武警部队特警的龙影队员,只有他对武警运作是最熟悉的。

  即便熟悉武警运作,凌德元暂时也不具备担任武警指挥学校校长这样一个位置,因此他也在努力学习,边学*结,边带教导队,压力确实很大。要不是有龙须提供的全套种花家武警指挥院校教材,凌德元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俘虏的交接以及核对编号和人员工作由武警六中队负责,这一批俘虏比原来的俘虏人数还要多。

  原来的俘虏自布尔利以下九百二十五人,加上伤愈归队的一百九十人,也才一千一百一十五人,还出现了两次逃逸,击毙了六十三人,目前整个俘虏营的俘虏才一千零五十二人。

  原来重伤的二百零一人,有十一人因为各种原因,最后不治而亡,算是农场减员了,兰芳也做到了仁至义尽,英印军俘虏倒还是能理解,甚至这样的结果比他们没有被俘之前要好得多。

  即便归队的一百九十人中,依旧有一百多人因为残疾无法下地劳动,农场也对他们进行虐待,反而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给他们,让他们能在这里度过人生中的最后时光。

  农场的俘虏管理是军事化管理,所有的俘虏按照部队编制习惯以中队为单位进行编队,中队下有小队、班、组编制,管理人员也由原来的俘虏军官担任,这一点算是给予了俘虏军官应有的军官待遇。

  “报告,大队长,这些人员是英国皇家海军炎黄舰队的军官,共计七十二人,已经全部甄别出来。六中队中队长舒光亮。”舒光亮将一个文件夹递给凌德元。

  “光亮,带着这些军官到会议室,让他们和英印军俘虏的军官交流一下,其他俘虏按照老规矩,编队组建新的劳改中队。”凌德元没有接文件夹,反而直接安排舒光亮去负责这件事。

  对于这些俘虏,凌德元真心没有放在心上,只要他们不逃逸,他从来没有花心思在这些俘虏身上,要不是这批俘虏人数过多,他也不会出面。

  “是。”舒光亮敬礼后转身安排起来。

  “子轩,这些俘虏交给六中队就好了,你带着弟兄们休息一下,不急着赶回部队。”凌德元准备安排唐子轩这个连的士兵去休息。

  “谢谢首长,我们带有干粮,任务已经完成,二连将直接返回部队。”唐子轩拒绝了凌德元的挽留。

  “真那你们没办法,回持单拿到了?”

  “是的,舒中队长已经办好回持单,交接手续全部完整。”

  “好,既然你坚持,我就不留你了,回去之后代我向林团长问好。”

  “一定带到,首长再见。”唐子轩再次敬礼之后带着二连所有战士离开农场基地。

  留下六中队的武警战士看管俘虏,凌德元召集了所有中队长和教导队成员,以及农场的几个负责人一起在另外一个会议室开会。

  俘虏人数增加一倍,不可能全部安排在这个农场里面。兰芳的农场采取的是机械化种植,而且用的是水稻直播,劳动效率很高,原来的一千多人在这里的劳动强度并不大。

  人啊,只要闲下来就会想东想西,这也是出现两起逃逸事件的一个原因,幸好凌德元从这两起逃逸事件中分析出原因,在后期的工作安排中加大了俘虏的劳动强度,农场才没有再次出现逃逸事件。

  农场扩张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以前扩张农场面积也仅仅是为了提高俘虏劳动强度才安排的,并没有太强的指向性,这一下增加了一千多人,在采取原来的方式就不适合了。

  另外一个会议室里,英国海陆军正在会面,哈密敦上将和费舍尔少将见到了布尔利准将和其他几位英印军军官。

  虽然哈密敦上将和费舍尔少将穿着兰芳特制囚服,但布尔利准将还是认出了他们两个人,布尔利准将带着其他几位陆军军官看到他们进来,全部起立向他们两人敬了一个军礼。

  “将军,你好,我是布尔利,曾经的英印军准将。”

  “布尔利准将,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没有一个人逃出来?”费舍尔少将代替哈密敦上将询问。

  “哈密敦先生,费舍尔先生,刚刚我们敬礼是因为我们第一次见面,以后再称呼军衔就不合时宜了。各位海军兄弟们,大家请坐,有什么事情坐下来再说。”布尔利没有直接回答费舍尔的问话,反而招呼大家先坐。

  等大家都坐好之后,布尔利率先开门见山的说:“各位,大家都是俘虏,就应该有做俘虏的觉悟,你们也不要想着有机会离开这里,这样的幻想请大家从自己的脑海中彻底抹去。”

  见到费舍尔忍不住要插话,布尔利用手示意他别打断,他继续说:“他们叫兰芳共和国,这点你们可能已经知道了。但是你们不清楚,他们不是原来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他们强大的武装,这一点你们应该有所领会,不然也不会有这次见面,请你们面对现实吧。”

  “在这里,你们千万别有逃逸的想法,看看你们身上的衣服,从内到位都是一个颜色,这么醒目的颜色,随便你逃到哪里去都会被发现。他们非常大方,每个人准备了三套服装,这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非常奢侈的,何况是我们这些俘虏。”

  “老老实实听从他们的安排工作,做好了还有奖励,当然不是金钱的奖励,是职务和生活上的奖励。做好终身在此生活的心理准备,不要有任何幻想,除了没有自由,这里的生活比我们原来的生活还要好,在这里生活,甚至有的时候会让你感觉不到自己是俘虏,只要不偷奸耍滑,他们平时还是很友善的。”

  “逃逸会怎么样?”费舍尔最后还是问出来了。

  布尔利冷笑了一声说:“逃逸,呵呵,只要是逃逸,绝无生还的机会。用他们的话来说,既然不想活,那就送一程吧。”

  “对于逃逸的人,他们的看守会毫不犹豫的开枪,当场射杀,追捕?这就是一个笑话,他们宁愿带着逃逸者的尸体回来,也不会押送一个活着的逃逸者回来惩罚和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