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丙戌租界回归(续)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0-21 04:40      字数:9150
  第143章丙戌租界回归(续)

  随着前方情报的回传,兰芳临时军营没有任何动静,这个年代欧洲各军还没有夜间作战的传统,英国和鹰酱两国的领事也待不住了,他们也告辞离开,其他国家的领事也只好随大流。

  扶桑领事安藤是唯一忐忑的人,来自一个习惯偷袭国家的人,对于寂静的夜晚有着莫名的担忧。安藤总感觉要出事,但扶桑目前在上海没有多大势力,他也不好多嘴,更加不会说这几百年来倭寇扣边的历史。

  凌晨两点到三点是人类最困乏的时间,同时也是人反应速度最慢的时间,这个道理二十一世纪的人都知道。全球特种兵夜袭时间点差不多也选择这个时间点,庆军集结部队上半夜被带队的兰芳士兵强制睡觉,直到凌晨零点的时候才将他们一一叫醒,检查装备。

  一部分悄悄的从朝阳门(小南门)进城,沿着城墙根下的街道北上,在朝宗门城门楼下席地而坐,闭目养神,整个过程虽说做不到兰芳国防军那样的悄无声息,但也没有惊动城内的百姓。

  当然,这个时代的夜生活还是非常匮缺的,天黑之后,夜空漆黑一片,没有娱乐,只能在家里与周公约会,或者和媳妇造人。

  而且,上海的冬天气温是很低的,临海的位置,潮湿阴冷的海风时不时的从东海刮到上海城,除了迫于生计的打更人和巡夜者,古城内街道上基本上没有人。

  留在大校场的庆军与103团二营、三营汇合之后,又一分为二,一部分由二营带队从跨龙门(大南门)进城,沿着南门大街北上,一直行军到宴海门(老北门),和第一队的庆军一样,在城门楼下席地而坐。

  另一部分由三营带队,沿着城外陆家浜边的大马路西行,在观音庵处折转北上,进入古城墙西南角的亲兵营,将这个亲兵营留守的百来名巡防兵整编进部队,同样在等待着命令。

  103团之所以这次跟随舰队返航,主要原因是回来扩编的,正准备扩编赶上出征夏威夷,扩编被耽搁下来了。

  103团是兰芳国防军两个师级编制以外战斗力最强的团级单位,因为103团的第一批新兵兵源很多,同时团级单位中龙影队员也是最多的,三个步兵营营长都是龙影队员。他们分别为谢文虎担任新兵连指导员时的新兵班长,4班的金国斌是一营长、8班的吴兴天二营长、9班的海程远三营长。

  101的林海和102的刘元奎现在都是师长了,谢文虎倒没有羡慕,极力争取了横跨太平洋的任务,反而让林海和刘元奎羡慕不已。

  104、105的曾鹏和黄杨一直跟着谢文虎,在新兵连的时候就担任排长,扩编时不小心追赶上了谢文虎的步伐,担任了团长,但他俩也清楚下一步扩编师级单位会

  慢不少,所以没有和谢文虎争“老兵”。

  按理说,兰芳国防军完全有能力横扫这个世界任何一个军事力量,但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告诉我们“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兰芳国防军一直将此话奉为真理,因此,从来就不轻视任何一个敌人。

  同时,兰芳国防军将老祖宗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运用到极致,能偷袭的绝对不会宣战面对面的怼,因此发展到现在,没有多少敌人知道兰芳国防军的存在,知道的不是沦为苦力就是化为肥料了。

  即便是在上海租界各列强的眼皮底下,兰芳国防军也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拒绝与租界的任何洋人接触,让他们摸不清自己的底细。

  凌晨三点,三营率先出发,跨过万生桥,直奔法租界洋枪队所在地----四明公所。四明公所就在古城西北角的城墙下,一直都在兰芳国防军的监视之下,这个时候的四明公所仅有两个士兵依靠在门楼下的墙壁打盹,其他人全部进入梦想。

  先导的一连敢过镇江会馆,连长席元谷手指在通话器上敲了两下,耳麦就传来回话:“连长,我看到你了,洋枪队成员全部在四明公所内,门楼下有两个目标,你们前进一百米,我负责清理目标。”

  席元谷继续敲打了两下,右手抬起向前一指,一排排长乔木喜带着一排的士兵猫着腰往四明公所的牌楼靠近,在距离二十米的位置就看到门口的两个洋人被城墙上的狙击步枪集中,他和刘和奇立即冲过去扶住正在倒下的身体和洋枪,避免了对地面的撞击发出声音。

  两人轻轻的将尸体拖到门楼外放在地下,一排的战士也随后赶到门楼下,乔木喜对另外两个班长做了一个手势,回头就带着一班长刘和奇垫着脚尖进入门楼内。

  乔木喜参加过民礼阻击战,战术素质不错,但因为年龄过大,以至于文化成绩一直提不上来,很多同期兵现在是连长,甚至还有几个像叶星河那样升到营长,他还在排长位置上蹉跎着。

  乔木喜和刘和奇两人有一点武功基础,还接受过短期的特种作战训练,对这样的偷袭战轻车熟路,两人卸下56式上的三棱刺刀,将56式反背在身后,猫着腰消失在门楼口。

  四明公所又名宁波会馆,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800平方,其中砖木结构的房屋20间,用作寄存灵柩,是义冢之地,后来有在后面修建了歇山顶正殿五楹及硬山顶廊庑多间,供奉关帝等用。

  这里被划做法租界以后,十二年前,法租界公董局以筑路为由,强迫公所迁让冢地,曾与宁波同乡会发生了武力冲突,导致宁波同乡会有七人被害。

  兰芳国防军的到来,洋枪队在法国领事的命令下集结,首选之地就是四明公所,因为靠近古城墙,有利于调度和对

  古城的反击,洋枪队的人将看守公所的人捆绑起来,然后全部进入到四明公所内待命。

  洋人对“义庄”这样的地方不存在什么忌讳,即使四明公所内有不少坟墓,在外面留下两个岗哨,他们就能安然在房间里面睡觉,甚至是靠着棺木和衣而眠。

  作为华人的乔木喜和刘和奇对先人是有所敬畏,毕竟“死者为大”是华人的传统习俗,看到院内的坟墓,以及透过门缝看到棺木,两人都会悄悄的合上手掌行礼,以示对亡者打扰的歉意。

  20间房屋,每间差不多都有十人,两人将侦查出来的人数合计了一下,里面共计196人,加上门口的两个,共计198人。

  回到门楼外,一连的人全部到齐,乔木喜将自己侦查的情况汇报给连长席元谷,席元谷决定用冷兵器解决战斗,全连150人,除开火力排的32人和6名狙击手以外,还有112人,人均两个敌人都分不到。

  席元谷相信自己的战士,同时还因为他有所倚仗。三个排长加连部四个指挥员,一共七把67式手枪,67式被03式替代,库存不少,尚飞特意采购了一批,用于侦查人员作战,虽然只有9发子弹,但加装消声器之后,是国产手枪中消声效果最好的手枪。

  出征夏威夷的三个团,在标配92式之后,指挥员还另外加配了一把加消声器的67式,主要是应付夜间偷袭作战。这次针对租界的行动,谢文虎就要求各部指挥员全部用67式代替92式。

  席元谷分配了十间房给手下,其他人留在房门外警戒,他自己带着六个指挥员选择了七间房,七人右手持67式,左右握着三菱刺刀,悄悄推开房门,借着房间内的油灯微光摸到洋人的身边,将枪口抵住胸口,轻轻一扣,马上换下一个,剩下的一个直接用三菱刺刀在颈部一划,划断颈动脉和喉管。

  退出房间之后,更换弹匣,然后又进入下一个房间,动作慢的人最后都没有分到任务,只能在外面等着。

  “连长,发现一个人质。”通讯员小张等行动结束之后立即报告。

  “什么人?”席元谷问。

  “他说是宁波会馆守义庄的,上半夜这些洋人突然来到这里,将他打晕绑着丢到一边,刚刚还是我们叫醒的。”小张说。

  “要他别声张,如果怕的话就到公所外呆着,天亮之后,我们打扫完战场,再将四明公所交给他。”席元谷吩咐。

  “连长,我说了,他说他本来就是守义庄的,不怕死人,还说可以帮我们打扫战场。”小张汇报。

  “小张,你带十个庆军留下,控制消息扩散。”席元谷想了想还是留点人在这,毕竟这个洋枪队是法租界最大的武装了。

  席元谷联系上海程远,汇报了战果,并了解到侦察排发回来的消息,英国人在

  洋泾浜上的桥头布置了临时阵地,每个阵地上都配有火炮和机枪。

  而他的一连负责的是与二营相连的陈家桥,不过桥南有侦察兵接应,侦察兵已经选择好炮兵阵地和测量好射击参数,只要自己刚过去就行。

  不过,和二连负责的大新桥之间还有一座小桥,叫小新桥,桥北有一挺机枪,五个洋人驻守,那个位置不是一个十字路口,而是t形路口,不好潜伏过去,只能用迫击炮解决了。

  “一连集合,下一个目标。约束好庆军士兵,全程保持静默。”席元谷关闭通话器之后立即行动起来。

  二营的目标是法租界的巡捕房,也算是有惊无险的拿下,并且连殖民地巡捕一同消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但一营所处的位置最复杂,而且一直处于对方的监视之下,最后还是出了意外。

  金国斌的一连在临时军营继续演戏,金国斌派出侦察排先行从靠近城墙的陈家石桥那里潜伏进去,将警戒线外靠近云集水道的老巡捕房内几只老鼠解决掉,一连才将临时军营移交给团部带领的庆军看守。

  二连和三连走与码头街平行的外洋行街,同样的留下一个排带着200名庆军在洋行街的洋行门外看守,等待清扫洋行的命令。

  金国斌在潜伏进法国领事馆的时候惊动了馆内人员,发生了枪战,因而也惊动了洋泾浜对面工部局阵地的万国商团,让战斗提前发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