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北进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0-21 04:41      字数:8914
  第172章北进

  “敬先,根据商量的结果,各直属营一分为二,后勤支援团所有全地形履带运输车全部配属给喜亮的三团。你们四团的兵力和装备都减少了不少,四团能不能完成河内战役这个任务?”安富国站在072a登陆舰舰首甲板上望着登陆的三团问身后的李敬先。

  “师长,我只需要十辆步兵战车就行了,二十辆步兵战车以及坦克连,您也带走,毕竟三团是机动作战,对机械化需求更大一些。”李敬先很认真的回答。

  “把107火箭炮全部留给四团,如何?”

  “师长,没必要,火箭炮,我有一个营就够了,何况除了团属炮连以外,各营还有一个火炮连,加上这个火箭炮营,火力足够支撑整个河内战役。在确保河内稳定的情况下,我会酌情考虑对河内周边进行清缴。”

  李敬先对自己倒不担心,毕竟四团是平原作战,而三团需要奔袭百多公里进行机动作战,而且大部分是三区丛林,作战环境复杂。这也是师长最后决定亲自指挥的原因,因此,他对安富国的安全还是很担心的。

  在李敬先和唐喜亮的强烈要求下,警卫营全部配属三团,一切以安富国的安全为主。

  兰芳国防军的编制和军兔的编制还是有着很大区别,在军兔中,正军正师级单位配警卫连,旅团级配警卫排,单独驻防的营配有警卫班,只有大军区级别才会配备警卫营,这是种花家历年裁军之后的编制,而兰芳国防军目前可以说是四面临敌,甚至可以说是与整个世界为敌,所以编制更大一些。

  越南师算是一个半机械化步兵师,四个步兵团依旧是传统的步兵团,但师直属营和后勤支援团却是全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火力,以及确保后勤物资充足。

  即便是107火箭炮部队,牵引火箭炮的都是经过魔改的长城皮卡。升高的底盘、特大行程的独立悬架、全地形铁骐越野轮胎、提高高度的涉水喉、6.5升大排量柴油发动机、全时四驱驱动、大直径制动盘、高温度刹车皮、多活塞制动卡钳等等专业改装配置。

  这一款车,从外观上看,威猛霸气,看不到一点原长城皮卡的影子;从通过性能看,超越了福特f150皮卡。这是尚飞参照东风猛士性能,对长城皮卡厂提出的改装要求,经过黑龙集团汽车方面的专家和长城一起共同研究确定的改装方案。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长城集团的一款新车型,一款内饰低劣、电子设备落后、越野性能超强的订制车型,尚飞一次性就订购了三百辆。第一批到货的一百辆赶上了越南师和缅甸师的成立,正好用做指挥车和牵引车。

  北宁的情况已经侦察得非常清楚了,只有不足一千人的法国远征军士兵,兵力并不是很

  多,此时在陇江登陆的是三团的两个步兵营,没有上机械化设备。

  北宁北上,与北江之间有两条河流,一条是梂江,一条是商江,都是太平江水系的河流。梁上到河内的官道必须要跨过这两条河流,而两条河流上的官道只是非常简陋的便桥,只能行人和驮马车辆通行,并不适合机械化装备同行。

  有舟桥营和工程营在,逢水搭桥并不难,横跨江河对于越南师而言并非难事,但安富国认为没有必要再此件事情上浪费时间。

  安富国等三团一营和二营登陆之后,就和李敬先、唐喜亮分别,带着越南师北进分队在陇江调头,绕道志灵顺着太平江北上,择地登陆。

  出生在凭祥的安富国熟悉越北地形,他知道在太平江上游有个陆南镇的地方,路南镇对面河滩登陆是一个理想的位置。

  从这个地方登陆之后,向西北二十多公里,就是谅山和北江分界的商江上游,河道不仅很窄,还非常浅,非常适合机械化部队通行,因此,那里也是两支分开的北进分队汇合的地方。

  安富国并不担心攻打北宁城的唐喜亮,即便桂军1884年在北宁城遗留了相当数量的克虏伯大炮。唐喜亮不是清军的黄桂兰,三团也不是清军,不仅有两个迫击炮连,还有自动步枪和机枪,足以对付北宁城的防御,何况法军在北宁城并没有留下太多兵力。

  越南师北进分队最主要的敌人是驻扎在谅山的第一师团,该师团师长是被菲利普马里亨利·罗塞尔·德·可尔西中将取代了远征军总司令的波里也·德·伊斯莱少将。

  此人算是一个比较有领导天赋的人,在担任远征军总司令的时候,波里也亲自指挥谅山反击战。波里也命令当时的第一师团师长路易斯·布里埃·德利勒集结7200多人的军队,带着4500名劳力,自楚镇出发,直趋谅山。

  1885年2月12日,法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旅下属土耳其军团在洛朗·焦万上校的带领下攻下清军在百克围(音)的防线,2月13日,洛朗·焦万上校率部进入数公里远的谅山。

  随后,波里也又率吉奥瓦内尼勒上校的第一旅团沿着通往河内的官道进军,在红河和泸江至端雄府一带击败黑旗军,被解救了被围在宣光省的法军。

  紧随其后,北圻烽烟四起,到处都是清军和北圻的“勤王反法武装”,甚至越南中部的中圻也响应参加反法起义。

  特别事兴化省附近的临洮府和广西的镇南关,清军突然扭转战局,将法军击败,迫使法军从谅山撤退,波里也所制定的全盘计划被随之搁浅,最后在六月份被可尔西中将取代。

  《清法越南条约》签订,清廷小心谨慎地履行合约,1885年6月底,滇军、桂军以及刘永福的黑旗军全部从北

  圻撤离,谅山防务被越民武装接替,直到11月份,法军才重新占领了谅山和dongdang。

  而负责占领谅山的就是被可尔西中将取代总司令的第一师师长波里也,为了清剿北圻的残余势力,以及配合两国勘定边界,波里也就带着自己的第一师留在谅山驻防。

  波里也原来的下属,现在的同僚,第二师师长弗朗西·德·尼格里少将驻防河内,负责清缴周围的越民武装份子。

  安富国之所以要亲自北进,也有这个波里也少将得原因,在他的判断中,法国远征军中,波里也和孤拔有得一比,算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反而对有着平定阿尔及利亚阿拉伯人大起义功绩的弗朗西·德·尼格里少将并不看好。

  北进分舰队抵达陆南镇,安富国指挥部队准备登陆的时候,唐喜亮率领的两个营已经到达北宁城东南方向三公里处,攻击战随时都可以打响。

  三团开进到三公里位置,迅速建立起简易前进阵地,并实施伪装隐蔽,团属侦察连连长赵金喜指挥侦察连战士再次释放了两架四轴无人机对北宁城及北宁周边进行侦察。

  “报告,团长,北宁古城三个进出通道桥,每个通道桥位置的城墙上都有一个排的兵力驻守,城内有三处位置有法军士兵进出,和师警卫营无人侦察机侦察的位置一致,我判断是北宁法军驻地。”赵金喜拿着速绘的简易地图走到唐喜亮面前,指着地图汇报。

  唐喜亮问:“还有吗?”

  “这里,古城东北一公里位置,大概有一个连法军,这里,古城西北一公里位置,也有一个连,古城正南方向以及我们的正前方,同样都有一个连。”赵金喜继续汇报。

  “我们前面能绕开吗?”

  “能。”

  “张石山。”

  “到。”

  “你们一营安排一个连负责这三个点,每个排一个点。”唐喜亮指着地图上的除了西北方向以外的三个点命令。

  “明白。”

  “一营其他战斗部队跟随主力绕开前面的法军驻点,前往北宁古城。营火炮连和团炮兵连在古城外一公里处建立炮兵阵地,一营留一个连负责警戒,其余部队负责对北宁古城进行包围,以炮声为攻击信号。”

  唐喜亮一口气将任务分配下去。

  一个排三十二个人,加上一个火力班的两个机枪小组,三十二支56式配备两挺89式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以及四个51发装机枪子弹箱,对付一百多单发步枪的法军要是还拿不下的话,国防军就不用混了。

  张石山信心满满的接下了这个任务,转头就拿着侦察连复制的手绘地图找到一连连长,将任务分配下去。他没有留下来的打算,毕竟北宁外围还有一个点没有安排,根据他对唐喜亮的了解,那个点应该也会交给他负责。

  “张营长,

  正前方的那个点必须快速全歼,然后协助非战斗人员赶往炮兵阵地,另外,西北那个点,也交给你们一营,你安排一个连轻装绕过去,炮声一响,立即奔袭到位,别让对方跑了,明白吗?”

  果不其然,张石山嘴角微微一翘,马上应承下来,不过,他并没有离开,因为刚刚分配任务的时候,他就跟二连连长打过招呼了,等会行军的时候再叮嘱一下就可以。

  “李开富,北宁古城,你们二营是主攻部队。你们营的重机枪负责对东南通道城楼和城门形成交叉火力,并封锁城门楼附近五百米范围内的敌军火力。炮火一停,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城内。”

  “明白。”

  “老余,迫击炮由你指挥,据可靠情报和无人机侦察,城楼上有不少克虏伯大炮,我让侦察连的无人机配合你,为你的迫击炮校射定位。”

  “没问题。”副团长余建波点头回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