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要做就做革命先辈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0-22 19:08      字数:10430
  第192章要做就做革命先辈

  听到唐喜亮的话,这些话不仅唐沐在说,他也会经常和国防军官兵们说,但龙影对国防军用兵上却又步步谨慎,小心又加小心的,战损很小,但这样整得好吗?

  安富国不得不反思,自己曾经服役的那支部队是一支闻名世界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永远也打不垮的铁军,用生命捍卫胜利,从来就没有因为战损率多少而宣告任务失败,战到最后一人都不会宣告失败的铁军。

  为何会有这么强大的信念,为何表现得如此厉害呢?

  因为传承,革命先辈们近一个世纪的用鲜血和肉躯铸造的红色基因传承,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信仰。

  历史无声,档案有痕,翻开军队那辉煌的历史记忆,一段段历史,记载着一个个血脉相连、基因传承的故事,一代代人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革命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

  一声起义的枪响,一支震惊世界的强大军队就此诞生。

  那时候还很弱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无到有,驱除列强,恢复主权,走向辉煌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成长,新世纪中凭借着这支军队强大信仰,在和平年代开启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

  小米加步枪,红缨枪加长刀,飞机大炮的弹雨下血渡湘江、横跨大渡河;人类禁区中翻越大雪山、趟过草地沼泽,一路上无不洒下无数的红色印记。

  这就是万里长征,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上甘岭山下,堆积于山的炮弹壳,无声的向世界告知,这是超越二战最高水平的炮火密度;化为焦土的上甘岭表面阵地,被削掉两米的山头,被炸松两米的土石,被炸短三米的岩石坑道,哪一样不是血与火的残酷洗礼。

  武器先进又如何?

  火力强大又如何?

  鹰酱的联合国军不是一样付出了两倍人员伤亡、四倍物资消耗量的代价,即便这样,鹰酱们依旧无法撼动这支铁军的生死防线。

  一场生死争夺攻防战,打出了国威和军威,向世界宣告了铁军的英勇和顽强,换来了东亚地区数十年的和平。

  自此以后,号称“世界警察”的鹰酱哪怕天天怼天怼地,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点燃战火,唯一不敢的就是对种花家轻启战端,亲自下场和这支铁军来一场面对面的友谊赛。

  唐喜亮的话唤醒了安国富,曾经在军兔中服役,是那疆土被炮火轰开的耻辱激励着自己,是那国土曾遭金戈铁马,满目沧桑,战火连绵,江山血染的画面惊醒着自己,让自己一步步从一个懵懂少年

  成长为一名铁血军人,守望红色记忆不退步,洗尽铅华不忘本,长征精神永传承。

  光阴荏苒,历史漫漫,永远不变的是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上甘岭精神、老西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

  即便远在异国他乡,这种精神依然是自己最强大的支撑。

  国防军的一切,来自拥有这一系列伟大精神的龙影,但国防军没有自己血火丰碑,无法在漫漫历史中谱写自己的传承。

  训练再刻苦,武器再先进,最后可能会成长为一群鹰酱那样的“少爷兵”,这样的军队不是无法超越,而自己曾经服役的那支铁军,他的信念和精神是绝对无法超越。

  军兔成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革命先辈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留下了伟大宝贵的精神财富,才缔造出这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钢铁强军。

  兰芳国防军还缺乏这种精神财富,但今天,第一批国防军战士成长为指挥员之后,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向自己尊敬的龙影教官们第一次发出了不同声音,他们要成为龙影教官们描述的那种先辈,要亲手矗立一座伟大丰碑。

  “小荷才露尖尖角,雏莺初啼便不同。

  ”

  只有一年历史的国防军如同雏莺,初啼声气势磅礴,有着“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一往无前气势,他们要在兰芳的历史中载入自己的英雄史诗,他们要为子孙后代树立起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斩钉截铁的声音,渴望憧憬的眼神,让安富国第一次发现龙影所有的担心都不需要。

  龙影或许是这个时代的开启者,是兰芳伟大事业的缔造者,但龙影不是神,取代不了这个时代炎黄人的气节。

  他很欣慰,也很激动,他决定放手,放手让他们趟出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属于时代的前进道路。

  “好!”安富国的手掌用力的拍在桌面上,响亮的声音一锤定音。

  安富国猛然站起,挥动着手臂:“唐喜亮说的很好,你们也说得好,你们没有让教官们失望,我为你们有这样的想法感到自豪。

  但是,这还仅仅是你们的想法,还没有达到信仰和精神的高度。

  真正的信仰和精神需要无数人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的洒下汗水和鲜血去浇灌。

  ”

  “信仰的力量是宝贵的,是无穷的,有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只有在困难面前才能显现出谁是真正的强者。

  我们说得很多,能教的已经教得差不多了,你们听得很多,能学的也学得不少了,剩下的,需要实际行动去一一验证。

  ”

  说着说着,安富国声音开始低沉起来:“你们,有一天或许会倒在前进的路上,

  你们,有一天或许会尸骨无存,最后,用你们的血肉和鲜血成为后人的革命先辈,告诉我,你们还要坚定自己的想法吗?”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所有人站起来坚挺着躯体,用力抬起右臂,对着安富国敬礼。

  “礼毕,坐下。

  ”安富国回礼之后,下达命令:“我命令,唐喜亮为北进部队前敌指挥部司令,负责夺取谅山的一切军事行动。

  我代表兰芳人民党党魁袁牧同志收回严守伤亡率指标的命令,请前敌指挥部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前提制订作战计划。

  ”

  “保证完成任务!请首长放心,请党放心,唐喜亮一定不辱使命,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用鲜血完成对祖国、对组织忠诚的承诺。

  ”唐喜亮兴奋的再次站起来敬礼。

  “从现在开始,前敌指挥部开始履行前指职责。

  ”安富国也再次回礼。

  安富国依旧留在帐篷内,但不再参与讨论,也不再发布任何命令,将有关作战的所有权力全部移交给唐喜亮。

  “丁营长,你是最先到达这个位置的,请介绍一下宿营地周边的情况。

  ”唐喜亮第一时间询问先导部队。

  “唐司令,各位指战员,我营对前方试图阻击、埋伏我军的敌军进行了低空侦察,初步统计,敌军规模为团级规模,人数大约三千人左右。

  在我军北上通道两侧高地上挖掘有多道战壕,其火力点覆盖整个通道,敌军具体部署情况请大家观看无人机拍摄的视频。

  ”丁浩楠将远征军阻击部队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

  越南师师部有手持投影仪,自带电池,无须电源插座。

  丁浩楠说完,参谋人员将投影仪和无人机操作器接好,导出视频文件,开始播放。

  正如丁浩楠所说,远征军在此布置了三道壕沟,其火力正是用来覆盖北上通道的,试图以此来阻挡越南师的北进。

  另外,在鬼门关后方两公里处,远征军还有一个炮兵阵地,其炮口也是对准鬼门关隘口。

  根据无人机视频拍摄的画面判断,鬼门关隘口长达五百多米,隘口道路狭窄崎岖,道路宽度不足三米,高度最低矮位置不到两米,道路左侧是一条四五米深的山溪水道,山溪宽度最窄位置不足六米。

  这个数据只能是通过视频判断,一营无法抵近隘口内侦察,具体数据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因此,这个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但敌人的部署,表面上的情报很明显,不需要太多解释。

  “哪个营愿意担任主攻?”唐喜亮问。

  丁浩楠、马继祖、李开富、陈北河、魏立波纷纷举起自己的右手,都想自己的营充当主攻部队。

  成龙飞

  倒没有举手,他的火箭炮不是步兵,不可能主攻,只能提供火力支援,但装甲营的苗伟倒是跃跃欲试的想举手,不过他想起会议之处大家对装甲部队消耗过大存在很多意见,最后将举起的手放下。

  郭立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后勤支援团根本不可能去主攻,除非所有部队都打没了,才会轮到他们有开火的机会。

  “警卫营就算了,你们的职责是警卫师部,目前师部机械设备和物资众多,光靠支援团的警卫营可不行,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必须万无一失。

  ”唐喜亮对魏立波抱歉的笑了笑。

  “唐司令,打吧,趁现在太阳还没落山,早打早收摊,一个团的阻击部队而已,先来两轮火箭炮,再让步兵和迫击炮来个步炮协同,我们保证将敌军阵地一举拿下。

  ”好战分子马继祖忍不住提醒唐喜亮。

  唐喜亮回答:“虽然不在有战损伤亡率指标约束,为将者必须未虑胜,先虑败;未虑得,先虑失。

  我们北进行军虽然不是太累,算不上长途跋涉、疲于奔命,但敌军绝对算以逸待劳,我攻敌守,敌军在天时地利上就占据优势,这个时候开打,我傻啊?”

  “还有,这时开打,天黑前能做到全歼敌军吗?我想谁都无法保证吧,所以,我军今天继续宿营,在敌军眼皮底下宿营。

  ”

  “宿营警戒任务就交给警卫营负责,魏营长,有没问题?”

  “没有问题,保证宿营地如同铁桶一般。

  ”魏立波领命。

  “魏营长,光守不行,你还得疲敌。

  天黑之后,你安排一门迫击炮在足够警戒兵力的护卫下前出,以一个小时一枚照明弹的发射量向敌军阵地上空发射照明弹,发射间隔随意。

  ”

  “好办法,够损,我支持。

  ”魏立波哈哈大笑。

  “老马,为了能全歼阻击之敌,以及阻挡谅山援兵,得你们师侦营出马。

  你营天黑以后绕开鬼门关,绕道到鬼门关后方五六公里处,寻找合适的是阻击位置,阻击援兵和北逃的残兵,无需活口。

  ”唐喜亮转头看向马继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