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占领山顶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1-10 09:39      字数:11636
  第195章占领山顶

  “好!好!好!”唐喜亮突然大喊,连叫三声好,然后放下望远镜对安富国汇报:“师长,三营的火力连也动了,他们也开始登山了。

  ”

  “唐司令,你可别高兴得太早,三营的火力连可不是陈北河下的命令,你没看到两个连级指挥官在那嘀咕了半天,指导员又去找步兵三连的连长帮忙来着。

  要是陈北河下达的命令,火力连根本不需要多此一举,直接到山崖下做准备就行了。

  ”

  安富国没有给唐喜亮为陈北河打掩护的机会,而是直接挑明火力连登山举动的真相,有一丝警告的味道在里面。

  安富国清楚炎黄人的很多通病,但他还是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部下能够实事求是,不推卸责任,也不要随便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能上去就好,火力连上去之后,对三营攻占清理壕沟是有很大帮助的,至少可以将三营的轻机枪手解放出来用于清理壕沟内的敌人。

  ”唐喜亮没有解释,只说效果。

  随着火力连的上山,战场的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随着火力连机枪小组分开,锁定第三道壕沟和第二道南北向壕沟,山下的迫击炮也停止了轰炸。

  “炮火停了,快,快,赶紧对前面进行火力支援,将敌人赶下山去,否则谁都跑不了。

  ”第三道壕沟内的远征军基层指挥员拼命督促士兵上战场。

  “各射手注意,迫击炮停了,敌人马上就会冒头。

  敌军机枪手为第一目标,然后是敌军重火力装备,给老子打废他们的装备。

  一、二小组,锁定第二道壕沟上空区域,发现敌军,立即击毙,确保他们无法冒头。

  ”二营火力连的连长吴小毛下达作战命令。

  “明白。

  ”

  虽然是仰攻,但火力连的作战环境非常好,反向架设大口径重机枪,机枪手和弹药手全部站在第一道壕沟内,只需要反爬着壕沟壁就行。

  一个机枪小组,除了弹药手随时准备帮射手更换弹药以外,剩下的两名战士还能用自动步枪为射手提供支援,清理视线内的危险。

  两个营的二连都已经进入到第二道壕沟,就等待各自营长的命令,随时都可以发起对第三道壕沟的攻击。

  李开富和陈北河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严守壕沟l拐角处,先将敌军的第三道壕沟拿下,然后自高而下对第二道壕沟进行攻击,避免壕沟战的伤亡。

  无论是二营,还是三营,在第一道壕沟的时候都做到了零伤亡,但在第二道壕沟都出现了伤亡,这还只清理了一半壕沟而已,真要将所有壕沟拿下,两个营长都担心伤亡会过大。

  第三道壕沟虽然也是l型布局,但南北向壕沟的长度明显短很多,从出发前在航拍图片中了解到,上

  面的长度不足下面长度的一半,很明显,拿下第三道壕沟的难度会小很多。

  “哒,哒,哒......”

  一挺加特林机枪被远征军推上壕沟,射手刚就位,一个机枪小组的射手看到瞄准镜中的加特林机枪,毫不犹豫的给对方来了三发短点射,其中有两发击中加特林机枪上方的弹仓,瞬间爆炸,波及到机枪附近的数名射手和弹药手。

  89式在种花家所在的世界是非常有名的,第一是获得了全球最轻重机枪的名头,不管该枪在部队使用之后暴露出多少问题,光一个最轻这个名头,想不出名都不可能。

  另外一个就是,虽然精度奇差,但子弹却是一流的。

  全世界的重机枪使用的都是常规子弹,唯有种花家使用的是“新型穿甲爆炸燃烧弹”。

  搭配上这种子弹,89式算是将精度差的问题掩盖住了,也算是一种重生吧,至少因此而得名。

  究其原因,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诞生初衷本来就是对付坦克装甲车以及低空飞行的航空器用的,目标体量大,精度差点也无所谓,而这种“新型穿甲爆炸燃烧弹”击中目标的效果奇好,可以产生爆破片和燃烧效果,对目标产生第二次伤害。

  因此,种花家的军兔没有嫌弃89式的精度差,反而一直用来打轻装甲和武直等目标,即便是防护性能做得越来越好的坦克和装甲车辆,连续用这种弹药进行打击,也是会有效果的。

  火力连的射手前一天晚上就被集中在一起,对侦察出来的敌军装备进行了介绍,因此,射手对出现在视线里的笨重加特林机枪很熟悉,也很忌讳,所以,一出现在自己锁定区域内,射手没有给敌军开火的机会,第一时间就对其进行摧毁。

  每一个国防军战士都接受过世界兵器知识的培训,现阶段能收集到的武器资料,龙影成员都整理出一份详尽的性能分析,包括海军和陆军装备。

  其中加特林机枪在鹰醬南北战争中的彼得斯堡战役的出色表现让国防军战士记忆犹新,北军12挺笨重加特林机枪,一天时间不到,在阵地上留下南军28000具尸体,这对于还没有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国防军战士来说是相当震撼的。

  当然,国防军的武器也能做到这一点,只是他们还没有见过这种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场景,至少除了完成纸桥战役的四团以外,国防军中任何一个部队都没有这种经历。

  “打得漂亮,就是要这样打,继续警戒,弹药手配合做好射手的观察手,一定给老子盯紧。

  ”吴小毛看到刚一露头就被摧毁的加特林机枪,高兴的夸奖起来。

  两个营的射手都没有讲客气,无论是武器,还是士兵,只要有冒头的,射手就是几个

  短点射,虽然精度不高,这么近的距离,短点射几乎可以指哪打哪,绝对没有能逃脱的。

  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的杀伤力对远征军士兵的心理上的摧残是很大的,子弹打到任何一个武器上都能将武器摧毁,无论是机枪还是步枪,没有意外,更加让士兵奔溃的是,身边的人一旦中弹,不是脑袋炸裂,就是身上的零件炸落,这比炮弹轰炸的效果还要凶残。

  太可怕了。

  “陈琦,火力连已经就绪,我命令,你们二连迅速占领山顶壕沟。

  ”李开富见吴小毛的重机枪将壕沟上空锁死,立即对陈琦下命令。

  “是。

  ”

  “各排注意,五分钟之后以火力连的信号为号,全连发起攻击。

  冲锋时,各班排长负责火力掩护,其他战士向壕沟投掷手榴弹,先给敌军来几轮手榴弹轰炸,然后进入壕沟清理残敌。

  ”陈琦接到命令后立即部署作战计划。

  二连是后上来的,没有参与前面两道壕沟的战斗,不像一连已经有近二十人的伤亡,二连的编制很完整。

  这次攻击,李开富将任务分配给了二连,而且,在二连发动攻击前会对敌壕沟来一轮长点射,压制住敌军不能抬头。

  各排长回到自己在第二道壕沟内的防区,将命令传达到下面的班长,全连战士紧张的检查枪弹,拿出一颗手榴弹,旋开木柄后面的弹性盖,右手拿着,只要冲到五十米范围内,随时可以拉出拉火绳进行投递,至于敌军的射击,他们对自己的班排长还是有信心的。

  陈琦以身作则,也手握着56式自动步枪,盯着斜上方的壕沟,虽然注意前方的动态。

  “哒哒哒哒哒......”一串长点射,重机枪的子弹打在壕沟的顶斜面上,将战壕表面炸得土石纷飞,很是壮观,将远征军士兵吓得赶紧蹲下,死死的抱住自己的脑袋。

  他们经历了数论炮弹的轰炸,又目睹“穿甲爆破燃烧弹”的凶残,可不敢抬头。

  枪声就是信号,陈琦第一个跃起,跳出战壕,端着步枪,弯腰向上面的战壕冲去。

  他身边的国防军士兵也没有迟疑,纷纷跳出战壕冲锋。

  “投弹。

  ”

  “嘣、嘣、嘣.......”

  一连串的手榴弹爆炸声响起,伴随着的是听不懂的法语怒吼和惨叫。

  壕沟战起源于七世纪初,但直到一战之后的二战才出现枪座、射击站立位、手榴弹孔、锯齿形、防炮洞等完备设施,这个时候的战壕还非常简单,只是一道半人高的壕沟而已,目的就是射击的时候阻挡子弹所用。

  手榴弹一炸一准,手榴弹在直通战壕内爆炸,杀伤力非常大,每一颗手榴弹都会带着一到两名士兵的生命,何况手脚快的国防军战士投掷了两颗手榴弹

  ,这样的杀伤比迫击炮的效果一点都不差。

  “趴下!”

  投掷完手榴弹的战士脚步不停,继续向战后冲去,进入到战壕前,战士们丢下最后一轮手榴弹,然后全体趴在战壕前等待爆炸,两只手也没有停,拉动步枪的保险,子弹上膛。

  “嘣、嘣、嘣......”

  “进!”

  一个个国防军战士用力一跃,跳进战壕内,近距离杀敌,没有拼刺刀,而是对着眼前的敌军扣动扳机,见人就开枪,也不管对方是否已经受伤丧失战斗力。

  第三道壕沟本来就比第二道要短,二连战士进入到战壕内,几乎将整个战壕都覆盖住。

  三人一组,一左一右,清理掉近处的敌人,中间的战士掩护补缺,然后快速向右掩护推进。

  壕沟战来得快,去得也快,远征军淬不及防,还没从爆炸中清醒过来,子弹攻击就到了眼前,反应时间很短,只落得被屠杀的命运。

  “报告连长,一排区域清理完毕,六人轻伤。

  ”

  “报告连长,二排区域清理完毕,四人受伤,一人牺牲。

  ”

  “报告连长,三排区域清理完毕,敌人反抗强烈,十三受伤,三人牺牲。

  ”

  战损四人,陈琦松了一口气,这种强攻,只牺牲四人,没有出现大面积伤亡,还算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各排协助卫生员组织救援伤员,其余人员立即整理弹药,准备对第二道战壕进行攻击,彻底消灭这里的洋鬼子。

  ”陈琦对各排长下达命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