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波里也的智慧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1-16 22:17      字数:10498
  第200章波里也的智慧

  “你就是曾经的远征军总司令,现在的第一师师长波里也·德·伊斯莱少将?”安富国看着眼前这位被带到自己面前的老将军淡然的问。

  波里也看上去快六十岁了,国字大脸,卷毛短发,嘴唇上下蓄满浓密胡须,典型欧洲西洋人形象。

  波里也的身体略有发福,脸色非常的疲倦。

  这几天应该饱受折磨,但这一切表象丝毫掩盖不住他眼神中的智慧,第一眼看去,安富国就觉得这个人非常不简单,是个难得的对手,只是在武装到牙齿的国防军面前没有发挥的机会而已。

  “是,我就是波里也,没有想到贵军来得这么快,更没有想到我们远征军会如此不堪一击。

  一个败军之将,在将军眼中应该没有太大的用处吧?不过,将军,我能否问一下,我是不是贵军俘虏的最后一位将军?”

  面对安富国,波里也表现得不卑不亢,一点也没有做俘虏的心态。

  安富国虽然没有佩戴军衔,但一开口说话,波里也马上就判断出安富国的身份。

  “不愧是做过总司令的人,即便投降了,依旧是没有失去大将风度,令安某佩服。

  波里也将军,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确实是北圻最后一位被俘虏的将军,河内战役早就结束了。

  北圻远征军的历史终结在你手中,不知将军有何感想?”安富国问。

  “预料之中的事情,镇南关战役之后,我对北圻战事持悲观态度,同时就向国内发了一份电报,北圻对于我们法国来说是一个泥潭,派遣再多的军队到这里来,远征军都将遭受灾难。

  ”

  “为何会有这个想法?或许,没有我们兰芳国防军,你们远征军指不定能占领整个安南,不仅仅只是北圻这一个地方,而是整个安南。

  ”

  安富国陈述的是一个历史,一个法国殖民越南的历史,因为原来的历史本来就是这样的,殖民越南到二战时期被扶桑占领,二战之后,法国殖民军卷土重来,侵占西贡,继续殖民越南南方地区。

  “不,即使占领了这里,甚至将殖民政府建立起,我们依旧无法逃脱灾难。

  这里丛林密布,疾病漫然,我们没有原住民的体质,随时会受霍乱等疾病的威胁。

  还有,我们毕竟是外来人,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原住民都不会接受我们,反抗组织永远不会消失。

  ”

  “既然这样,波里也将军怎么还选着参加远征军?”

  “以前对这里缺乏了解,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这里不是我们能征服得了的。

  别看我们欧洲各国武器比亚洲先进,这些年也通过战争在亚洲获得了无数好处,那只是因为你们大清朝的朝廷已经腐朽落魄了,但不意味着大清国就没有机会,毕竟大清国

  人口众多,只要等到大清国民众觉醒之后,迎接我们这些外来殖民者的将是无尽的杀戮和抵抗。

  ”

  “波里也将军从哪里看出这个结论?”

  “黑旗军,和我交过手的黑旗军。

  仅仅只是一个大清国西南偏隅之地的民间组织,在武器存在代差的情况下,不畏生死的战斗,只要战斗不息,假以时日,我们北圻的远征军都会葬送在他们手中。

  很幸运的是,朝廷在合约签订之后,将黑旗军最大的领导者刘将军调走,并遣散了滞留在边境的黑旗军。

  ”

  “可笑的是,我们的将军们以为可以万事大吉了。

  其实,灾难才刚刚开始,滞留在边境的黑旗军虽然被遣散,但他们绝对是远征军最大的威胁,在这里,他们才是主人,地形熟悉,民众拥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只会越来越强,组成一个个熟悉丛林战的抵抗组织,不断的袭击远征军士兵。

  ”

  波里也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将领,领导天赋很强,从大清军民的点滴和对手的去向就能分析出未来的局势,非常了不起,这样的战略眼光,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波里也的判断恰恰和原历史的走向一样,远征军在围剿北圻抵抗组织方面遭受了巨大损失,人员、物资消耗不说,后来成立的殖民政府很多年之内,也仅仅只能控制北圻平原和城市周边的局势。

  安富国对眼前这个老头不由有些佩服,要是自己不是一个熟悉历史的穿越者,只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或许根本看不到这么远,对炎黄的前途依旧会很茫然。

  安富国琢磨着波里也的话,仔细回忆起波里也的资料,原来所谓的“谅山电报”事件是这么一回事,想想也蛮有趣的,波里也居然是茹费理内阁倒台的直接原因。

  当然,波里也的电报也为他自己的军旅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而丢掉了远征军总司令一职,这不能不说非常有戏剧性。

  从法国圣西尔军校毕业,进入到海军陆战队以少尉军衔开启自己的军旅生涯,在南圻法军中服役,参加了法国政府在南圻的一系列战役,因为战功不断获得升职的机会。

  普法战争爆发,已经被提拔为上校的波里也回到国内,参加过巴泽耶战役,也获得过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后来出任塞内加尔总督,又在征服葡萄牙得战争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法国对安南的北圻有了吞并之心之后,他后被派回安南,以准将身份担任北圻远征军第一旅旅长,活跃在北圻各处战场。

  随着清法战争的爆发,表现出色的波里也取代了米乐成为远征军总司令,在该普战役中大败清军,因此而声名大振。

  一路走来,波里也可谓是身经百战,是一个战争经验非常丰富的实

  战将军,加之,他本身的军事素质和战略眼光就很优秀,难怪能将事情看得这么透彻。

  不说别的,从第一师刚和装甲营一接触就判断出战争的天平倾向那一边,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不仅救了自己,也拯救了第一师所有人。

  “波里也将军,既然选择了投降,有想过投降后会有什么结局吗?”安富国脸带微笑的问波里也。

  “没有想过,生死都在贵军一念之间。

  但是,无论我们是死是活,至少不会被炮火炸得粉身碎骨吧,面对无法摧毁的铁车和可移动的火炮,远征军没有一丝胜利的希望,与其盲目送死,倒不如赌一把,或许能活呢?你们炎黄人不是有句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嘛。

  ”

  说到这里,波里也脸上满是落寂,叹息道:“我被傲慢迟钝的可尔西取代时,面对固执的可尔西和霍乱折磨,可以果断一点,坚定将离开北圻回国的念头落实到行动上,或许就没有今天的见面了。

  ”

  “但是,既然我承担了保护勘界事务谈判小组的任务,担负着第一师的师长,我就要对第一师所有士兵负责,在已经葬送了一个多团的情况下,面对根本没有一丝希望的战争,投降是唯一的额选择。

  ”

  “即便被贵军判处死刑,我波里也也无怨无悔,既然贵军接受了我们的投降,我想贵军也不会将六千多远征军士兵全部屠杀得一干二净吧?”

  波里也很不幸,如果早点离开北圻,或许就不会成为阶下囚,如果没有兰芳国防军出现,他一定会和历史上一样,在勘界任务完成之后,随同浦理燮一起回到巴黎,最后走上海军陆战队副检察长的位置上。

  时也,命也,摊上可尔西这样的长官,过了一段憋屈无奈的日子,最后还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安富国心平气和的说:“波里也将军,我可以给你承诺,你不会死,所有投降的人只要不自己作死就不会死,但你们永远回不来了欧洲。

  劳役将是你们最后的归宿,这是对你们侵略安南的惩罚,这样的结局,波里也将军还满意吗?”

  “感谢贵军的仁慈。

  我当然满意,一个老军人有机会放下一切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我向您保证,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说服和约束好第一师的所有官兵服从贵军的安排,当然有不听劝的,那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

  波里也没有像英荷联军的一些军官那样叫嚣着需要军官俘虏待遇,也没有向安富国提出任何额外的要求,正如他自己所言“好死不如赖活着”,有生存的机会,至于是以什么方式生存重要吗?

  亲眼目睹391高地的惨状,波里也也相信第一师幸存下来的人不会有太多意见,更不会奢望能逃离这里,即便有,他相信自己也能说服他

  们选择放下。

  在波里也的安排下,驻守428高地的一个步兵营双手将步枪举在头顶,走下高地向国防军投降,走进国防军临时设置的俘虏营。

  对于远征军第一师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但对于国防军越南师而言,任务才刚刚开始。

  越南师各直属部队车辆一辆接一辆的出现在391高地山下的山路上,在奇穷河南岸的空地上搭建临时营地。

  战斗来得太快,结束得也太快,坦克连和机步二连刚刚开到谅山市镇郊外,一轮坦克炮就将第一师打趴下,两个连人手根本不够,等到提前潜伏到391高地下的步兵二营追上来才让机步连解除戒备,开始接受远征军投降事宜。

  谅山市镇在奇穷河南岸,只有一座简易木桥横跨在河面上,奇穷河北岸平原地带远比南岸要宽阔,未来的谅山市中心就建立在北岸。

  第一师投降的人员太多,处置起来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安富国只派出了师侦营北上镇南关,师部其他部队全部留在谅山,一边在奇穷河上架桥,一边在奇穷河两岸修建房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