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
作者:涯影      更新:2021-02-13 00:11      字数:2477
  怒似嗔地念了一句,“败家。”原本她是想着给亲卫每人分几粒,剩下的就给温蓝了,结果这人连袋子都给人家了。未太过耿直一些了吧?

  温蓝看着宋伊心,木着一张脸眨眨眼睛,看上去颇有几分无辜。

  宋伊心扶额,以后绝对不能再让她办这种事了,就算要办也一定得说清楚。

  温蓝看着宋伊心的那幅样子,眼里闪过一丝笑意,第一次赏赐东西,要笼络人心的话,还是多一些得好。所以,都给了也不算败家吧?

  宋伊心走进屋内,温蓝也跟了进去。

  如今且不说别的,至少得先在狄国站稳脚跟才行,否则别说其他,死在这皇子府里多难看。好在宋伊心看惯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尔虞我诈,想应付还是绰绰有余的,只是仅仅如此,还不够。宋伊心要的,不只是一个不倒的皇子妃或是皇后。她的野心,足以吞下整个狄国。

  温蓝或许不知宋伊心的打算,但她只随心走。顾千沉给她的任务,也仅仅只是让狄国彻底落入景国的掌控之中罢了。至于过程如何,顾千沉不在意,温蓝也不会在意。

  宋伊心看着垂眸正在想些什么的温蓝,决定对她进行再教育,“温蓝。”

  温蓝闻言抬眸看向宋伊心,露出几分疑惑,“公主。”

  “那袋东西,是我的嫁妆,你就那么全部送人了。”宋伊心说着,露出十分痛心的表情。

  第48章闷声发财

  温蓝沉默了两秒,而后道:“公主,你的嫁妆,不只那袋。”

  宋伊心被噎了一下,“哼”了一声,随即又道:“那我不管,反正你多给了,原本剩下的是要给你的。”

  温蓝陷入了沉默,脑中认真地考虑着要回来的可能性有多少,最终发现可能性是零,于是抬起头,看着宋伊心,道:“温蓝给公主花钱是应该的。”

  宋伊心白了温蓝一眼,明明是她的钱,却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温蓝眼里闪过一丝笑意,起身走到内室去整理床铺。顺便偷偷给宋伊心的枕头底下塞了两张最大面值的银票,若真算起来,以当前金银比价1比10来说,可以买好几袋金瓜子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实际上,温蓝是一个土豪。

  温蓝所在的家族,是边境赫赫有名的温家,为何有名?因为有钱。温家主要经营边境贸易,本家在景、狄、牧三国交界处,当然,主要贸易还是和牧国,和狄国的交易大多就是些盐巴、茶叶之类的,交易额还没有和牧国交易的八分之一。

  牧国属于闷声发大财的典范,不去招惹事端,每年按时保质保量地交供,尽好一个附属国的本分,本国则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将景国牧国的一些特产,优质的瓷器、丝绸、茶叶、甚至一些糕点、水果销往更远的外国,颇受欢迎。至于保鲜的问题,有冰盒,不过,这种糕点、水果因为保鲜困难,到了外国的售价也非常昂贵,尽管如此,仍然供不应求。原因很简单,专供贵族王室。

  主做边境贸易的温家,与盘踞江南的商界巨贾相比也不遑多让。因着本家地处边境,常受驻边军庇护,与顾鼎与顾重钧的关系都不错,每年都会拿出一笔钱充作军,当然,此举也提升了温家的名声,在商人最末的这个时期,温家算得上一朵奇芭了。而驻边军与温家,算得上是互惠互利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狄国的“牧民”扰关,闯进了温家宅邸,大肆劫掠,温家父辈抵死不从,奋起反抗,死伤近二十余人。其中,就包括温蓝的父亲。温家本家一直不愿内迁,不料想却遭此横祸。幸而家中青壮行商在外,才不至损耗元气。

  如今边境和平了许多,狄国人扰关之事也少了许多。只是,有些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再也不做就能抹去的。它会烙入骨血,即使痊愈,仍然有伤疤存在,一次次地提醒你过往的惨剧。

  温蓝是为此才踏上前往狄国的路途的,而宋伊心也是如此。累累血债,家仇国恨,终有一日必将偿还。

  温蓝将床铺整理好,敛眸,她并不是处事圆滑之人,但若是有必要,她会是一把隐形的刀刃,杀人不见血。

  宋伊心垂眸,看着杯中淡淡的清茶,眯了眯眼睛,她吃不惯这里的东西,要一个景国的厨子不为过吧?定期从景国运些景国的吃食不为过吧?祸国妖姬?她就当这一次,呵。

  襄州城,顾千沉换好一身官服,带着林瑞及一个小队前往太守府。襄州太守早已经站在门前等候。

  一行人骑马一路走到太守府,一路上自然是招来不少目光,路人小声地议论,终究不敢说话声音太大。

  顾千沉一行人行至官衙门前,襄州太守领众下属行跪拜之礼,见钦差大臣如见帝亲临。

  “太守大人请起。”顾千沉在马上俯视着那一群人,笑着道。等到那群人起来之后,这才翻身下马。

  “钦差大人,久闻大名,今日一见实乃三生有幸啊。几位一路劳顿,进来歇息片刻吧。”襄州太守点头哈腰地说道。

  “不必了,我等此行为的是剿匪,不便多做打扰,不过,众位兵士的吃食就要劳烦大人了。”顾千沉笑眯眯地说道。

  襄州太守愣了一下,随后硬挤出一个笑脸,僵硬地说道:“应该的应该的,回头下官便下令拿出酒肉犒劳各位军士。”

  顾千沉满意地点点头,而后视线在所有人身上扫了一圈,疑惑地问道:“怎么没见周荣周大人?”

  襄州太守支支吾吾地“呃”了半天,硬是没说出一句话,冷汗都快下来了。一旁的长史暗地里瞥了太守一眼,连忙接道:“周大人因通贼获罪,如今已被罢。”

  “哦?这事儿本官为何不知?”顾千沉笑眯眯地看着那位长史,原是笑着的,看上去却叫人觉得凉飕飕的。

  长史笑了笑,回道:“大人有所不知,这罢官是前些日子的事情,大人想必尚在来襄州的路上,不知道也实属正常。”

  顾千沉笑得意味深长,“哦”了一声点点头,而后道:“原来如此,本官与周大人有几面之缘,此次来襄州原本还有叙旧之意,如今看来,恐怕难以实现了。”

  襄州太守和长史干笑了两声,暗道此人难缠。

  顾千沉笑眯眯地看着那两人,接着问道:“既如此,周大人……哦不,周荣现在在何处啊?如果本官没有记错的话,周荣先前便是襄州长史。”顾千沉似是随意地提了那么一句。

  长史后背一凉,总觉得被什么东西盯上了,干笑着道:“是,是,周荣现在怕是在山上吧,他已经投靠那群贼寇了。”

  “哦。”顾千沉点点头,似乎有些感慨的样子。

  “下官这就为几位安排住处,大人好生歇息。”太守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