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
作者:风烟幻      更新:2021-02-13 17:59      字数:2480
  堆的齐歌似乎也太过专注,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人在走近自己。

  齐歌右手拿着一根银杆,面前的一小堆余灰中火苗在淡淡暗去。

  齐歌眨了眨眼睛,伸手一拨那灰堆,突然看到一个人影正斜在灰堆上。

  他吃了一惊,一转身,更是惊吓的要昏了过去!

  皇帝就静静站在他身后,正看着他在做什么。

  “陛下!陛下!陛下……”齐歌也不知自己口中在说什么,有些语无伦次,纪连晟几乎就从不来这守房,今夜是怎么了?

  “在烧什么?”

  纪连晟的声音冷的骇人。

  宫中严防走水不可随意烧火,这是莫大的禁忌,身为总管,齐歌不可能不知道。

  齐歌已经知道自己犯下了天大的错,被皇帝逮了个正着,人都惊碎了。若不是怕皇帝随时唤自己伺候,他实在该出宫做这件事。

  见齐歌不敢答,纪连晟上前伸手拿过齐歌手中的银杆。

  他看了齐歌一眼,在大梁宫中只有烧祭品才会用这种银杆辟邪,难道他是在给父母烧……?

  纸钱一拨开,那地上向西所开的一个“常”字赫然入目。

  纪连晟目光一沉,“啪”的将那银杆摔在了齐歌的脸前,斥道:“活腻了?”

  二十多年宫中所有人都在避讳的姓氏,就这么不期而遇的跳入了纪连晟眼中。

  “陛下!齐歌大错!”齐歌也不知是惧怕皇帝责罚,还是委屈,还是愧疚,一股脑情绪涌了上来,竟哭着道:“实在是……于心难安,怕这宫中有不干净的东西,招惹了……”

  他自然不敢说“招惹陛下”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但他的心中却恰恰是这样担忧的。

  当年常明涟一去,纪连晟就莫名病了很久,郭太后总怕幽魂缠绕向唯一的儿子索命,对纪连晟的饮食起居照料的慎之又慎。

  这些,都是齐歌亲身经过的,他自然比旁人多一分担忧和谨慎。

  纪连晟见他的神情,也明白齐歌做这些并非为了他自己。

  齐歌有时候这份憨厚和忠良,说到底才是纪连晟这么多年,最看重的东西。

  他轻轻叹了一声,沈声说道:“那人若是泉下知你有这份忠心,也该瞑目了……”

  齐歌抬袖抹了抹眼睛,哽咽着道:“奴才该死!真是……唉……”

  “不可再犯”纪连晟警醒了他一句,突然觉得胸口十分不舒服,转身就向昭耕殿走去。

  刚走了几步,纪连晟的脸色就已经变得煞白。

  他不想任何人睹见自己这幅模样,脚下便更快了。

  帝王仪态从来安定泰然,因此纪连晟没有跑的习惯,待他疾步回到殿中,一扣门板,胸口里已经难以抑制的涌出了什么。

  他掏出帕子捂住嘴,猛的咳了起来。

  谁知,咳的太过剧烈,纪连晟瞬间就站不住了,贴着殿门的里侧滑了下来。

  月白色的锻帕里,猩红血迹斑驳刺目。

  纪连晟睹见那帕子里的血,顿时一仰头,狠狠“咣”的一拳向殿门上砸了去。

  第四卷

  第48章第四十七章

  风动旆旌,云谲波诡,似雾若雨般从天空中洋洋飘洒下来。

  一纸明黄色的诏令让朝堂上顿时沸腾了起来,而这个定夺诏令的人却没有出现在那朝堂正中的龙椅上。

  顾铎念完了手中的诏令时,面前许多人的命运已经被改写了。

  或大喜过望、或惊秫难当、或流连京都、或愿向远方。

  总之,但凡在这官场中浸淫多年人,沉沉浮浮,升升降降,也实属平常。

  练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纲常当头,为子为臣,莫不敢有个“不”字。

  赵见之站在朝厅的角落里,正竖起耳朵听着升职的官员里是否有自己的名字。

  一个、两个、三个……

  没有,还是没有。

  他生怕自己的名字被漏听了,更也不愿这名单在没念到自己之前就完结了。于是,又不由自主的踮起了脚,将头再向前探长了一寸。

  王爷麾下的不少官僚都在今日升职了,怎么会没有自己?……嗯?

  一旁刚刚被谪贬扈州的许寿瞟见赵见之那副着急上火的德行儿,又吃味又鄙夷的小声嗤道:“赵大人,可别官没升上,就先急死了……”

  赵见之当作没听见,腮帮子上却还是被羞红了几许。

  说吧、说吧,爱说什么说什么,反正你迟早就要滚出清辽了!

  想到这儿,赵见之越发得意了。简直有如神助,就在同一刻,顾铎念到了赵见之的名字,官升一品,重用有加。

  哈哈哈哈

  赵见之心里狂笑几声,人生得意啊

  王爷这条船,果真没有上错。

  正喜不自禁的时候,一转头,却看见纪连翰已经走了过来,他是第一个刚刚听完圣旨诏令便打头离开朝堂的人。

  纪连翰面色凝重,一股肃杀之气吓的赵见之顿时冷却了自己脸上刚刚升腾起的得意。

  皇帝今日不在正阳殿听政,纪连翰一退朝,其他臣子们也就纷纷散了。

  赵见之此次居然升进了吏部,即将与顾铎共事,连忙决定上前先套个近乎。

  “顾大人真是多谢啊多谢”

  顾铎瞥了他一眼,脸上没有丁点儿表情,客套道:“哪里,赵大人,谢也该谢皇上恩赏。”

  赵见之瞧他端着的那副模样,讨好道:“是,是要谢陛下。”他说着双手恭恭敬敬的朝天作揖,继而道:“来日要一起共事,还请顾大人多多指教……”

  顾铎虽小赵见之几岁,却是前朝宣诚年的榜眼,从来自命不凡,最瞧不起赵见之这种踩着皇亲上位,满脸溜滑逢迎的德行,笑笑道:“严重了,赵大人。说不定,哪日赵大人成了赵相,还是我顾某要请您多指教才是……”说罢,双手一合,也不瞧他,便道:“告辞了。”

  见顾铎匆匆离去,赵见之又不禁的将那一句话回味了一遍,“赵相……赵相……赵……”

  读书人若真能成相,也算是官至极品了,此生无憾。

  他当真有这个福分么……?

  当年因为一个棺材中的男人,因缘际遇,他意外的获得了纪连翰的赏识。是好人好报,还是上天终究有眼?

  这几年,赵见之过的不错,官是一品一品的朝上做,钱财是一点一点的朝大挣,妻妾是一次一次的朝多娶,子嗣是一个一个的朝旺生。

  什么读书时济世救民、惩恶扶正的信条早已被赵见之远抛在脑后。原来,人生苦短,自己过的滋润才是正道。

  呵呵,夫复何求,夫复何求啊……?

  赵见之哼着小调儿,即日就朝着吏部的院门去报道。

  正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几家坐镇京城中,几家漂零在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