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
作者:初可      更新:2021-02-14 04:52      字数:2492
  去调查了一番”赵宗宁说到此处,顿了顿。

  赵琮也终于察觉到这话有听头,他抬头:“如何?”

  “那位年轻男子竟是江宁府去岁解试的第二名,名叫萧棠。”

  赵琮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哥哥也知道,我身边的程姑姑是哥哥登基后,指给我的。她在宫中多年,经历得多,知道得也多。她听闻萧棠是江宁府之人后,无意间说了句‘染陶也是江宁府人’,我听到耳中,立刻令人去江宁府好好查探。”

  赵琮放下了手中的书。

  “去江宁府的人,昨日刚回来。哥哥猜猜看,我查出了些什么?”

  “萧棠与染陶认识?”

  “萧棠早年与染陶竟是定过亲的!染陶八岁时甄选入宫,家中也是清白人家。萧家原也富足,与染陶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只是萧家后来没落了。染陶家信守承诺,并未退婚,还资助萧棠读书。萧棠比染陶大了五岁,却独自上门退了婚,他道他已配不上染陶,不愿耽误她。染陶家这才退还庚帖,后来恰好遇到宫中甄选,染陶才入了宫来。”

  “竟是如此?”

  “没错!染陶幼年与萧棠定亲后,他们全家便搬去了扬州,但她的籍贯却是在江宁府。我从前总听染陶讲她幼年在扬州的生活,还当她是扬州人呢!若不是程姑姑当年恰好在尚仪局做记录,谁能知道有这层关联?”

  “所以?”

  “哥哥!萧棠明显就是还念着染陶姐姐!谁都知道染陶姐姐是您的贴身女官,他定然是想打听染陶姐姐过得好不好,想来,却又不敢真来我府上打探,只敢徘徊在府外。”

  赵琮好笑,再伸手去捏她的脸:“小丫头,你才几岁,就知道这些?”

  “我已经十三岁了!待我及笄,也能挑郎君。哥哥可别忘了,你答应我要给我寻面首的事。”

  赵琮哭笑不得,这事儿,她倒记得清楚。但他的灵魂不独属于这里,不觉得他妹子的言论惊悚,况且他的妹子之所以有这等神言论,也拜他所赐。

  好在赵宗宁也不再惦记着面首的事,她又道:“哥哥,这可是个好机会!今岁的春闱,萧棠并未参与,据闻可能是因当时盘缠不够,没能到得京中。但这萧棠,将来必是人才,哥哥早些将他罗起来吧!将来,他为你效力,你放了染陶姐姐出宫去,他们俩正好成亲!”

  “不得了,我们宝宁郡主不当郡主,要当宰相了,还要当媒人。”

  赵宗宁却急道:“我说的可是真话!那老虔婆成日里拘着您,不安好心,还想把孙筱毓那样的人嫁给您!哥哥,您可是皇帝,是官家!这片江山都是您的,天下子民的生存与生活,都要仰仗您。辽国、西夏,甚至就连高丽、南蛮,都对我们的疆土,我们的人民,我们的财富虎视眈眈。我们也尚有领土需要夺回。哥哥,您的能力足以支撑你去做一个优秀的帝王。妹妹信您,妹妹也知道,您的志向也向来如此。

  您怎能忍受整日里窝在深宫中,与孙太后玩这样一来一回的后宫把戏?孙筱毓算个什么东西?孙太后算什么东西?他们孙家又算什么东西?!有我们赵氏一族时,他们孙家还在玩泥巴!这些年来,我们一步步走到皇族也并不易。我们赵氏一族,不惧怕任何人!妹妹知道您也有您的担忧,但是只要哥哥去做,无论什么事,妹妹都会帮您!妹妹也永远会站在您的身边!

  哥哥,我希望有那么一日,您在高阶之上,接受万民的跪拜。而万民们愿意拜您,不是因您是皇帝,而是因您真正为每一位百姓带来了富足的生活。这是赵氏一族的职责所在,妹妹相信,这也是哥哥的愿景吧?”

  赵宗宁说完后,便紧紧盯着他。

  赵琮的呼吸有些不畅,他突然觉得,他的妹子比他更适合当皇帝。

  这才是真正的皇室郡主。

  而他,的确被赵宗宁这番话说得热血沸腾起来。

  第9章心魔一旦存在,便难以驱赶。

  赵宗宁是个成功的演说家,赵琮从前以为孙太后还算个女中豪杰,有了他长大的妹子做对比,他才明白何为真正的女中豪杰。

  甚至拿他妹子与孙太后作比较,也是在侮辱他妹子。

  赵琮心中本就是有些想法的,被赵宗宁这番言论一影响,恨不得立刻为江山,为子民付出一切。

  但,赵琮也有成年人的思维。他热血了片刻后,又迅速冷静了下来。

  凡事不是靠热血便能做成的。

  赵宗宁却还未平复心绪,她眼巴巴地等着赵琮的话。

  赵琮伸手拍拍她的小脑袋,笑道:“宁宁长大了。”

  “哥哥!”

  “放心吧,哥哥都知道,也有打算。今日受的,来日,定要他们还回来。”

  “哥哥”

  赵琮看着她,柔声道:“如你所说,朕是皇帝,是官家,自会为百姓打算,也有考量。只是时机未到,但你要相信哥哥,快了。朕会为这片江山付出一切所能付出的,定不会辱了‘赵’这个姓。

  而你,哥哥希望你能一直这般肆意而又无忧无虑。等哥哥亲政那天,当众人面封你做公主。”

  赵宗宁笑道:“谁在意那些啦!我现在是郡主,但哥哥给我的一切早就是按照公主来置办的了!”

  “父亲与母亲未能得到的,哥哥将来都会为他们做到,哥哥没有忘。”

  与赵琮不同,赵宗宁出生后,虽然安定郡王妃不久便已过世,但安定郡王一直都在。他们父女感情极好,安定郡王与王妃感情极深,一直未续娶,府中连个妾侍都无,更遑论侧妃之流。安定郡王过世后,尚年幼的赵宗宁消沉了许久。

  此刻提到他们的父母,赵宗宁的眼睛倏地变红,低头沉默不语。

  “哥哥说错了话,惹得我们的小公主难过了。”

  赵宗宁抬头看他:“我现在才是郡主呢!”

  赵琮笑:“快了。”

  赵宗宁这才又笑起来。

  赵琮拿了帕子要给她擦眼泪,赵宗宁到底有些不好意思,抢过他手中的手帕,自己擦了擦。

  待她喝了几口茶,放下茶盏,赵琮道:“但是今日,你也有事做得不对。”

  赵宗宁聪明,“哼”了声说:“我说她是老虔婆哪里不对?”

  “你是郡主,不能这般强求口头上的威风。谁欺负了你,你告诉哥哥就是,朕来帮你出气。孙太后的确防着朕,也给朕设下不少坎,但你要相信哥哥,是不是?”

  赵宗宁过了会儿,勉强点头,算是认同。

  “那说好了,以后不许再那般叫孙太后,到底不雅。”

  赵宗宁不情不愿地应了下来。

  “况且,那魏郡王府的小郎君还在呢,你便那般说话。”

  赵宗宁轻松道:“这件事哥哥倒是不必太过在意,那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