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9
作者:初可      更新:2021-02-14 04:57      字数:2479
  为自己辩驳?那所谓外室,不过是祖母老家的邻居罢了,陪同夫君进京做生意,因帮咱们照顾祖母,您才对他们颇有照拂!他们家的男人去边境卖货去,便是母亲,也曾亲自去看过那位娘子一回,怎的就变成了外室?!”

  “有何好辩?!朝中一塌糊涂,我原本不愿睁只眼闭只眼,可你也见着了,孙太后将这大宋江山当作手中玩物一般胡乱摆置!我倒是真想管,稍微提了一句由陛下亲政,你瞧瞧!!她眼中只剩那么点权力!有这个心,也得有这个命才行!这般窝囊的官家与愚钝的太后,我不如回老家当个知县,真心实意为百姓做点儿事,悠闲度过此身!这京中之官,不当也罢!”

  “父亲,魏郡王不是已站至陛下身侧,为何还无动静?”

  “哼,那可是个圆滑的!”范十悟还要再说,门外管家禀道:“官人!宫里头来了大官!”

  范十悟眉头一皱,孙太后想把他贬得更远些?又派了人来?

  他“哼”了声,令他的儿子与他一同去前厅。

  前厅却站着位他不认得的太监,既不确定是孙太后殿中的太监,范十悟作了个揖:“不知大官来下官府中,有何要事?”他被贬为知县,可不就是最下等之官了?

  来人是福禄。

  赵琮一听说孙太后把范十悟给贬了,便乐得不行,立即令福禄出宫给范十悟送礼。他送的还不是普通之礼,除了一小匣子的金元宝之外,便是一摞书。

  那摞书,还全部都是黄疏在被贬至宜州的路上所写。

  福禄弯腰言明身份,说明了陛下的意思,便从身后的小太监手上捧过这摞书,往前伸去,并道:“这便是陛下令小的送给范相公的书。”

  福禄对他敬重,称他为“相公”。

  范十悟道了声不敢,才去仔细看那摞书,好家伙,最上头就是一本《疏闻》!

  福禄笑:“陛下近来喜爱读些时人笔记,宫中无趣,陛下又不得亲政,均要靠这些打发辰光呢。其中,陛下以为黄疏黄相公的《疏闻》写得最为好。读着,便如身临其境一般。听闻范相公将至钦州任职,陛下便令小的过来,将这些送予范相公,这一路也好打发时光。去钦州,必将过宜州,陛下也望您能去瞧一眼黄相公,以向他转达陛下的喜爱之意呢。”

  福禄长得讨喜,音调清亮,说起这段话来,雅音格外好听,面上又含了十分的笑。

  聪明人与聪明人打交道,最为便捷。

  范十悟还有什么不懂的,他捋了捋胡须,畅快地大笑出声。随后他郑重地接过福禄手中的书,交给身后的儿子,弯腰与福禄道:“请福大官转告陛下,臣一定去亲眼见了黄相公,也亲口与他说了陛下这份厚爱!”

  福禄点头:“那便是最好不过了。小的这趟差事也已办完,祝范相公这一行顺利。来年,东京城再相见。”

  这话说得范十悟再明白不过,他再笑,令管家送福禄出门。

  转身,范十悟便美滋滋地一手捋胡须,一手翻看黄疏的那本《疏闻》。

  他的儿子依然不解:“父亲?”

  范十悟笑:“你便留在京中读书吧,明年怕是要开恩科。”

  “恩科?!”

  范十悟笑得有些高深莫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他手捧《疏闻》,走进屋内。

  宫中官家原来还有点意思。

  那他便奉陛下的意思,这趟去安远县,权当是游乐,他也学学那黄疏,好写本笔记出来!笔记中也记录些风土人情,当地的农桑成,士兵操练实况等,来年也好上供给陛下。

  届时,他自会回到这东京城中。

  孙太后倒是时刻盯紧着赵琮,知晓赵琮派福禄出宫送礼时,立刻着人去打听。

  福禄出宫送礼,是特地让大家看仔细他送了些什么的。他亲手捧着一摞手,宫道上走得毫不着急,恨不得众人看得更仔细些。

  孙太后听闻赵琮只送了一些书与金子,倒是松了口气,并再度笑起来。

  范十悟曾是个管藏书的没错,但他已被贬出京,此时送这么些书去,不是更打范十悟的脸?明摆着嘲讽他呢。范十悟瞧见了,怕是要气坏。

  她想,赵琮也就这点儿本事了。

  给他机会去笼络人心,他也不会。

  第54章只因陛下病倒了。

  赵琮其实很感谢孙太后,每次他想做些什么,却找不到梯子的时候,孙太后总是提前帮他把桥给搭上。

  黄疏、范十悟这么能干的人,孙太后因他们不听话,居然就一个个地全部贬了出去。

  蔡雍也是能干的,孙太后却因他人生得不好,也从不重用。

  他缺人啊,他全部为己用!

  孙太后也是神人,把范十悟贬到哪里去不好,偏要贬到钦州去!钦州与宜州同在广南西路,离得还那样近。

  有句话是如何说的,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

  孙太后根本无需队友,靠她自己,就足以让赵琮把她打趴。

  眼看范十悟也已离开东京,赵琮知道该他出场,他理了理衫袍,去宝慈殿。

  自上回之后,孙太后明显对他起了戒心,赵琮装作完全不知情,笑得与往常一般天真:“琮儿来给娘娘问安。”

  孙太后到底也是演戏高手,虽起了戒心,依然很熟稔地将他扶起来,并拉至身边说话。两人虚情假意地相互关心了一番,赵琮直接进入正题:“娘娘,其实琮儿今日过来,是有事相求。”

  孙太后笑:“琮儿又有什么要求娘娘的?你可是皇帝呀,想做什么,尽管去做便是。”

  赵琮抿嘴羞涩地笑:“琮儿经事少,得问过娘娘才是。”

  “你这孩子,快说吧。”

  “过几日便是中秋,宫中要摆家宴,琮儿想将承忠侯一家也请进宫来。”

  承忠侯便是赵世晴的婆家。

  孙太后不喜赵从德的那些儿女们,听罢微微皱眉,又笑道:“既是家宴,又何必请了承忠侯家中的人来?”

  赵琮也笑:“到底是世晴嫁的人家,魏郡王叔已是这般岁数,自然也想见孙女儿,琮儿也是为王叔考虑,娘娘您觉得呢?”赵琮说完,便抬头看了孙太后一眼。

  孙太后死要面子活受罪,抿嘴,牙齿却紧紧咬着,终究是笑着点点头。

  赵琮走后,孙太后立即对青茗道:“传左、右仆射进宫!传燕国公进宫!”

  青茗一愣,天色已黑,即便传下去,也得明日才能进宫来。

  但孙太后盯着她看,她头一低,立即下去传令。

  孙太后却觉着心口有一团火,烧得她十分难受。

  王姑姑有一点说对了,赵琮再不机敏,他身后的人却个个聪明。她与赵琮之间血脉微薄,而魏郡王也好,赵宗宁也罢,与赵琮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