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
作者:初可      更新:2021-02-14 05:00      字数:2495
  ?”赵琮笑,“从前你不开口说话,你又喜爱画画儿,朕是真的希望你能当个绘画大家,还想让你拜师于惠郡王。但如今,你开口说话了,朕落水那日,是你救了朕,也是你及时部署一切,福禄同朕讲了宝慈殿的事情。百名举子跪于宣德楼前那日,也是你将孙太后带来。小十一,朕没看错你,你是个有大智慧的。如今你能说话,也愿意走出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你可否想过,将来,你要做什么?”自赵十一救他一回,在他心中,赵十一是与赵宗宁一样的,是他唯二愿意去相信的。

  他想要做什么?

  他从前只想做皇帝,如今,他也不知他将来想要做什么。

  赵琮见他答不上来,又道:“朕给你请个师傅来带你念书,教你骑射吧?待过了冬至,便开始为你授学。再过几年,你十五岁,或者十六岁时,朕便放你到朝中去历练。”赵琮看向亭外,笑,“自然,你也能去外地历练,只是,朕怕是要想念你。届时,等你历练过一回,朕也给你封个侯爷当,你不必依附魏郡王府而活。你比他们每个人都强,朕再给你娶个媳妇儿,答应你的,要娶个格外美貌的。”

  赵琮的手伸到桌上,低头把玩着小巧的茶盅,继续道:“你们生个儿子出来,可以多生几个,届时,朕挑一个最得眼缘的,接进宫来,当朕的继承人”

  赵十一不可思议地打断他的话:“你在胡乱说什么!”

  赵琮从不生他的气,抬头看他,笑:“朕只信你跟宁宁。朕的身子,你是知道的,不知到底能在这世上活多久。朕总要挑个继承人,总要对得起这赵家江山。”他说罢,依然笑,“兴许不待你的孩儿长成,朕就……那你来做朕的继承人”

  “哪有这般咒自己的!”

  赵琮依然笑:“别气呀,朕身上担有万民,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

  赵十一能不气?

  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他将人救上来,可不是让人去死的。

  赵琮倒好,起身笑道:“走吧,天已黑,回去用膳。朕已有一月没与你一同用膳了。”说罢,他还当赵十一是个小朋友,伸手给他。伸出一半,赵琮又回来,“朕忘了,我们小十一已经长大了,不能总牵手走了。”他语气中还有些落寞。

  赵十一冷着脸,拉住他的手。

  赵琮又高兴地笑起来,与他一同走下亭子。

  正如赵琮方才所说,他只相信赵十一与赵宗宁,只有在这两人面前,他才能显露几分本性。至于他的十分本性,除了他自己,尚未有人真正见识过。他隐藏太久,隐藏了两辈子,从不打算展露出来。他早已习惯。

  如今有妹妹与小侄子,他已经很满足。

  而那番关于继承人的话语,也是他早就想过的。从前他还担忧于万一他过早死,这赵家的班谁来接。据他所知,如今赵家皇室没有特别出色的。当时他甚至已动起了传位于赵宗宁的念头,只是这个时代,赵宗宁若要当皇帝,少不得要杀无数的赵家子弟,他不愿妹妹染上这些血腥之事。

  只他没想到,忽然开窍的赵十一竟是那样耀眼,教导好了,足够当一个出色的继承人。

  他已想好,他若死得早,直接传位于赵十一。

  若还能活个二三十年,便等赵十一有了孩子,接进宫来培养。毕竟,他没法与女人同房,生不出孩子来。

  他会好好教导赵十一的孩子。

  想到不管如何,好歹还有个赵十一,赵琮心中便踏实许多。

  他笑眯眯地牵着赵十一的手,走在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后苑小径上。

  福禄等人静悄悄地跟在他们俩身后,并不去打扰他们。

  赵琮一路上都在说话,说这说那,说到后来还道:“你的生辰在上元节,待明年你生辰时,朕带你跟宁宁去街上看花灯去。据闻西大街上有家婆婆做的芝麻汤圆儿十分好吃,朕还从未吃过宫外的东西。到时,咱们仨,一人买一碗,一起吃……”

  赵琮絮絮叨叨地说着,一路走到福宁殿,余晖由淡至无,灯火由无至浓。

  赵十一温热的手早已将赵琮冰凉的手握暖,他沉浸在赵琮絮叨的言语中,久久未能回神。

  直到走进福宁殿,迎面的宫女、太监跪下迎接他们。

  他才恍然回神。

  他想,这就是他与赵琮的最后一面。

  三日后,冬至,大朝会。

  天还未亮,赵琮便已起身,穿上绛纱袍,染陶为他戴上通天冠。

  这样冷的天气里,赵琮还真不适应,脖子处没了一圈毛,凉飕飕的。

  染陶心疼道:“陛下且忍几个时辰罢。”

  赵琮自然知道,这种事规矩大得很,他笑道:“无碍,走吧!”

  染陶与福禄笑着,先给他恭喜了一声。随后他便带着几十个宫女、太监一同往外走去。赵琮虽嫌这些繁琐,但大朝会这种事儿就是讲繁琐的时候,若不把人带全,反而会被外国使官嘲笑。

  他将走出殿门时,又回头看了眼。

  曾经有好几回,遇到这种重大场合,他回身,总能看到坐在游廊里的赵十一,即便不坐在那处,也总能瞧见他一晃而过的身影。

  但今天,没有。

  他没来由地有些失落。

  染陶一看便知,说道:“陛下,今儿太早了,小郎君还未醒呢。”

  赵琮点头,再不看,抬头,迎着冬日的寒风,他迈出福宁殿。

  殿外早就等着的亲卫一一跟上他。

  他们踩着将归的黑夜,往待升的朝阳走去,往大庆殿走去。

  六年匆匆却又漫长,而他赵琮,终于能穿着这身通天冠服,站在大庆殿的高阶之上,接受所有人的跪拜与祝福。

  陛下亲政后的头一回大朝会,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往常闲散,不爱出席各式朝会的宗室之人,也都早早地穿好朝服,坐马车往宫中去。

  自打赵廷被送到宋州去后,魏郡王府的徐侧妃也大病一场,后院无人管,又落回世子妃身上。

  世子妃姜氏,娘家是齐国公府,兄长驻守河东。

  她身子弱,性子软和,是真正的高门闺秀。娘家厉害,又有子女傍身,她从不把这些后院之中的小权小利看在眼中,自小清雅到大。世子不喜她,她也嫌弃世子俗,世子也不能拿她如何。她关起院门来,自过她的安稳日子。便是徐侧妃嚣张至此,也从不敢在她跟前作妖。

  她才懒得管这些,转手又将钥匙、账本等物送出去了。

  送出去前,她问了声如今谁在府中最得宠。

  自然是单娘子。

  所以这些钥匙、账本等物均落到了单娘子手中。

  单娘子管事倒也有些本事,两个月来也一直相安无事,就算有人想闹,世子脸一虎,还有谁敢?

  徐侧妃颓废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