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作者:初可      更新:2021-02-14 05:01      字数:2480
  了纸条,并用飞鸽传往宫中。

  若吉祥还活着,自能到,也能为他解惑。

  若吉祥已死,小小一只信鸽,也无人能察觉,吉利从来都是憨的。

  孙竹清却差点没被赵宗宁抽死。

  孙太后听闻此事,更觉她的脸面已被彻底抛开。

  赵宗宁这般抽孙竹清,便是抽她的脸,抽他们孙家的脸啊!她做不成皇帝便也罢,她只做太后,可赵琮竟连后宫的权利也不给她。更是将她娘家贬成伯爵,她的父亲母亲如今都要避到洛阳去。

  孙竹清是孙家这代唯一的嫡子,身下那处据说已毁,往后怕是连生育能力都无。他虽妾侍众多,家中倒记得嫡庶有别,严格把关,没让任一个妾侍怀上孩子。如今倒好,倒不如当初便让那些妾侍怀上!

  孙家真要无后。

  孙太后坐在昏暗的宝慈殿内,既气又哀。

  王姑姑道:“公主实在太过分!往常不顾规矩,与朝臣一同上朝便也罢,如今竟做男儿打扮,这般打公爵之后!”

  孙太后冷笑:“姑姑说笑,孙家早不是公爵之家。”

  她知道青茗是替王姑姑顶罪,她也想处死王姑姑,可王姑姑抱着她的腿哭了一宿,向她忏悔。她又想到幼年时在宫中如何难过,王姑姑如何待她,到底没能下手杀了她。但即便如此,她对王姑姑也不如从前。可宝慈殿也不如从前,只有王姑姑还对她全心全意,她只能这般与王姑姑继续相处着。

  “陛下心思极深,骗了咱们这些年,一旦上位,竟连一点情分也不顾!”

  孙太后更是笑:“姑姑,你说什么笑呢?你当初要毒死他,他不恨你,不恨我,恨谁?!你都要毒死他了,他再不立起来,等着你再下手?你以为青茗出去顶罪,你我就没事儿了?”

  “……娘娘。”

  “你且少说几句吧!我留着你这条命也不过因宫中孤苦罢了。你再敢有这些胡乱心思,我定要杀了你!”

  孙太后虽这般说,却也的确很气,赵家欺人太甚。她气着气着,倒也笑了起来,在王姑姑不解的眼神中,说道:“我孙家既要无后,大郎这般,日后怕是也无人敢嫁他。我这个姑姑,少不得要替他相一门亲事!”

  “娘娘?”

  “大郎既配不上乐安县主,反正是攀高枝,何不攀个最高的?!”

  饶是王姑姑,也被惊着了。

  “去!给我磨墨!我虽已式微,打个赏,赐个婚倒也是使得的!”

  第88章“去将吉祥捆起来!”

  赵琮正在崇政殿处理政事,开熹初年改元之后,他改了官制,停了许多旧时多余且没必要的官职,简了官制结构。这五年来,他还在逐步调整着。凡事只要存在,便要变,停滞不前总是不行的。

  上元节的三日休沐已过,寻找小十一的事再重要,他也总要上朝。

  今日小朝会过后,他在崇政殿见几位宰相与重要官员。

  上元节以来,他的情绪也是大起大落,且睡得不好,面色很不好看,下头官员均很老实,说话也是轻声轻语。

  五年后的此时,钱商倒依然是中书侍郎,只是他这个宰相之名又名副其实了更多,他不再是副相。如今,他既为中书侍郎,更兼尚书省右仆射,已是真正的右相。不似当初孙太后听政时,无法贬斥钱商,却也不愿将权柄交于他之手,只让他做普通的中书侍郎。

  而如今的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依然是当初孙太后重用的杜誉。

  赵琮原本想将黄疏从宜州召回,让他当这左相,偏偏黄疏此人当真怪得很!他不愿意回来!他非要留在宜州,赵琮又不能亲自去抓他回来,只好留他在宜州继续任知州。黄疏此人本事很大,任职期间,政绩显著,这种人才放到地方上,也是造福百姓。

  因黄疏不愿回来,赵琮才重新看杜誉这个人。杜誉的确很有才干,赵琮初时留着观察一番,见他可堪重用,赵琮不是小气的人,到底将他留了下来。这让原本胆颤心惊的杜誉更为佩服他,立时对他死心塌地。

  从前的右仆射,如今只是副相,却好歹降得不多,还算是勤勉。

  开熹元年的恩科,状元是一位姓易名渔的扬州人士。赵琮原本还真想给萧棠开后门,让他当状元。可坦白说,萧棠此人综合能力极强,但摊开来,样样都不是最好的。

  且赵琮对萧棠有另外打算,在他看来,萧棠是自家人,自然是要放到最值得放的位子上去,真要当状元,去了翰林学士院,岂不是浪?他便按照萧棠的真实水平,点他做二甲第一名。随后,便将萧棠派到御史台去历练。

  状元易渔自是去了翰林学士院,赵琮原本也未将此人放在心上,当初萧棠将易渔此人告予赵宗宁知道。赵宗宁却道这人阴险,直接省了他的名字,并未告诉赵琮。

  赵琮见他文章作得好,心想让他去翰林学士院倒也对。

  哪料到过了半年,易渔呈上了一样大发明,把赵琮给彻底震撼了。

  没错,此发明正是赵琮找了很久的活字印刷术。

  易渔脑子灵活,有文采,家中又有钱,家中有印厂。易渔从小好读书,更是喜爱书籍,常去印厂。难得的机遇,被他钻研出这等印刷方法。他立刻谁也没告诉,只带着贴身小厮,借读书之名,日日在别院中一遍遍地试。试到能印出书来了,他才去参加科举。

  他的确有大志向,这技术,便是他这条道上的通天阶梯!

  赵琮自然惊喜非常,立即派易渔负责此事。赵琮知道,古时,活字印刷术其实从未真正广泛使用过。因为不实用,古时的印刷匠识字到底少,根本无法普及这项技术。赵琮是真的想开发这技术,仔细思考几日,便将易渔派至扬州知宝应县。

  淮南与两浙多文人,读书人也比北方多,在当地做实验,效果肯定比北方要好。

  除此之外,他还将赵世晴的夫君司朗也派至扬州,在旁协助易渔。说是协助,其实也是监管。

  赵琮不是傻子,他一眼就能看出易渔的功利心很强。这样的人用起来有好处,却也有坏处。他必须要派人盯着,司朗是最合适的,世家子弟,偏偏也是文采斐然,能与他一同研究此技术。

  侯府世子,易渔不敢得罪,再要隐瞒,也总要将这技术示予几分给他知道。

  再加之,自从小十一消失后,赵琮将魏郡王府贬成了尘埃,他们府上除了郡王爵位,如今几年当真是什么也没有。就连世子妃姜氏的兄长姜未,在外驻守河东,虽未被召回,赵琮也派了其他人去太原与他一同驻守,分了他的权。齐国公府姜家这几年也没捞着什么好处,赵琮对他们不闻不问。

  可是触底总会反弹。

  赵琮知道该掌握度,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