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作者:初可      更新:2021-02-14 05:04      字数:2464
  世一声。可他一看,赵世在盯着苏妍看呢!

  嗬!

  原本就生气,此时更生气,他索性招呼也不打一声,直接往外走去。

  小宫女们急急跟上,染陶则是留下来与苏妍说话。

  赵世阴森森地盯着苏妍看。

  苏妍一直当赵琮是王府郎君,因染陶那声“陛下”,她才察觉原来那是宫中官家!!她顿时也有些云里雾里的。她迷迷糊糊抬头,瞧见阴鸷盯着她看的赵世,不由便害怕地往后退了一步。

  赵世却想,此女还要与他们一同去杭州?!

  他只想把她推进河里淹死。

  宫里头有个美貌的钱月默还不够,这又要从宫外带回去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宗宝:那是你的小娘子,靴靴[围笑]

  第116章赵世却忽然被温柔的春风吹得遍体发凉。

  当日,他们到底按照原本就打算好的时间去杭州。

  只是去之前,少了个送行的李志成,又多了个美貌的苏妍。

  但凡为皇者,出京一趟,带回几个美貌娘子,本就是常见事,随行的宫人和侍卫瞧见貌美的苏妍,一点儿反应都无。他们陛下登基多年,宫中也不过就四位嫔妃,其中还只有钱淑妃受宠,即便受宠,一月也不过召幸几次而已。

  如今再带回一个,他们还高兴呢。

  人人都挺高兴,除了赵琮与赵世。

  赵琮临行前的几个时辰,在书房里将李志成从头到脚训了一遍。中庸本无罪,谁也不能要求所有官员皆是聪明有天分的。但若是中庸,却还无知,且混沌过日,那就是大罪!

  李志成原本还当这回能升官,最好是能去京里当京官,那样他就能多去讨好赵世,他心里想得美。哪料转眼就被陛下训得跪在地上不敢动弹,赵琮倒也没有除了他的乌纱帽。

  李志成还没坏到根子上,还有良心,尚能救。他做下的错事,就得自个去填补好。

  赵琮给他半年时间,若办不好就提头去东京城见。陛下早改了规矩,文官如今也能杀,李志成心里怕得很,也被陛下训得心里生出许多愧疚感,直点头应下。训完,他连送行也未被允,临时将楚州城内大大小小的官都叫到府衙里头议事。

  赵琮上船后,倒又将苏妍叫进去继续问话。

  赵世站在船头看着水面,一张脸就没往晴转过。

  楚州去杭州,要行船一日,待赵琮与苏妍说完话,已是夜间,赵琮早早歇下,依然未叫赵世进去。

  赵世心中不痛快。

  正巧苏妍出来小声问染陶:“姐姐,能给身轻便衣裳予奴家穿吗?”

  “娘子身上衣裳好看得紧哪。”

  苏妍不好意思地笑:“奴家有眼不识泰山,错认了人。陛下宽和、温润,说过些日子便让奴家回家。如今,奴家也没甚好做的,给姐姐打打下手也是使得的。”

  染陶看她一身绫罗,腕上套了五六只金镯,头上更是戴了许多宝石金簪,她却不贪图这些,心中倒是还蛮喜欢苏妍,便应下来,进去给她找衣裳。

  苏妍松下一口气,心中也高兴,不防自己还是有好运道的。陛下说帮她追回家产,过些日子她回家去,将从前家中的两位老仆再请回来,关门过日子便是。陛下已说,会督促女户一事,日后她也能独自立户。

  她想得正高兴,正觉日子有了盼头,却忽然察觉身后似有人靠近。她转身,面前便是一个十分高大的身影,她尚来不及抬头看一眼,来人突然朝她伸手。她吓得又往后退了几步,直退到船边,那人还是挡在她面前。

  陛下就在里头,她根本不敢不懂规矩大声尖叫。

  赵世伸手就想推她下水。

  身后传来染陶诧异的声音:“小郎君?”

  苏妍松了口气。

  赵世阴着脸,回身令人摆上踏板,上了另一条船。

  苏妍惊魂未定,问染陶:“姐姐,这位郎君是?”

  “这位便是咱们陛下的侄儿。”

  原来就是李大人原先要她去服侍的人!苏妍心中连连感慨,幸好遇上陛下,没做此人的妾侍,命大福大。

  “来吧,换衣裳。”染陶又道。

  “是是是。”她立即跟随染陶去换衣衫。

  染陶忙完再进去,赵琮已从床上起来,正在桌前写信,见她进来,抬头问:“小十一呢?”虽有些尴尬,该关心的还是得关心。

  染陶上前拿披风为他披上,说道:“陛下放心吧,小郎君去隔壁船上,茶喜早就为他备了吃的。”

  “哦……”

  染陶随口又道:“方才婢子出去,瞧见小郎君与苏小娘子说话。”

  赵琮握笔的手一顿,赵世果然喜欢那种桃花般妍丽的相貌?

  难怪要给他买桃花!

  看到桃花瓣飘到他脸上都要摸!

  两人就这般互相误会着,终于到得第二日,船只渐渐驶入杭州境内。

  杭州比楚州繁华,岸边的街市也格外热闹,赵世之前想叫赵琮看着高兴,特地吩咐挑了个最大的码头停船。赵琮下船,瞧见来往行人,的确很舒心。

  赵世早已安排家人来接,穆扶不好露面,是虞先生带着人来一同接。

  他们隐于杭州时,因身上无官位,各项用具的规制上头都有限制。如今即便赵琮来,也是静悄悄来,虞先生也只带了两驾马车过来。见到陛下,虞先生立即跪下行礼:“草民见过郎君。”

  赵琮倒对此人感观不错,立即叫起,并问:“你是?”

  “禀郎君,草民是替小郎君看管宅子的,姓虞。”

  赵琮心道,看这举止与言谈,便知不是普通管家,不过他也不多问,此时又是码头,人多口杂,他扶着染陶的手上了马车。进去才知道,这马车别看仅两驾,外头看起来也是普通的青帷,里头宽敞又松软,且还没有刻意华丽,所用的东西却都是好的。

  染陶看过一回,笑道:“定是小郎君命人备上的吧,皆是妃色,且松软,都是陛下喜爱的呢。”

  赵琮扯了扯嘴角,闭眼养神,借机不说话,染陶于是也噤口。

  他们一行人往十五巷肖府而去,赵世在外头骑马与虞先生说话。

  虞先生先道:“三郎,杨渊从苏州去楚州时,坐的船恰好还是运盐的船。”

  “民船,还是官船?”

  “是官船,却是民运的。从明州运盐至京中,经过苏州,他上了船。”

  “杀他之人呢?”虞先生既这么说,那便是有了眉目。

  “杨渊在苏州养着一户外室,周立之前买的宅子,正好被他拿来安外室。”

  赵世好笑:“那房子的房契上可是杨渊舅爷的姓名,杨渊给外室住,舅爷也不问,更不告诉他姐姐?”

  “他那舅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