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7
作者:初可      更新:2021-02-14 05:10      字数:2472
  呆子,眼圈红红,只顾着盯着顾辞看。

  两人坐得十分近。

  赵世暗想,看起来似是已互诉衷肠,只是谢文睿实在没用,怕是还没有拿下啊。他就说么,该直接下药的。下了药,将两人捆起来送出宫,找个宅子关一晚,什么事儿不能成?

  顾辞躲闪了会儿,到底又镇定下来,问道:“十一郎君,陛下呢?”

  “陛下有些疲累,先回去歇息。”

  谢文睿这才回一些神,问道:“陛下无碍吧?”声音中醉意还不浅,怕是又喝了些酒。

  赵世笑:“只是疲累罢了。倒是对不住二位,叫你们进宫来吃宴席,我们却没陪着。”

  顾辞听到这话,便觉有些怪异。

  顾辞是个聪明人,自然能看出这位十一郎君压根不是什么和善之人,顾辞从前也觉得十一郎君对陛下怕是有异心。

  可他偏偏说话说得这样和善,细想,有些诡异。不过陛下待人倒是的确宽和,顾辞暗想,他是想与陛下一致,才如此说?

  这般说来,这位郎君对陛下倒真有孺慕之情?

  顾辞想不透,也懒得再去想,起身拱手道:“郎君这般说,便是折煞我与谢,谢大人了,陛下传我们进宫吃宴,已是极大的体面与恩典。”

  还叫“谢大人”?

  果然没成事儿。

  赵世也无意与他们多说,听罢顾辞的话,仅笑了笑,便道:“今日便到这儿吧,我就不送了。吉祥”

  “郎君。”

  “你送二位郎君出宫,只是谢大人微醺,顾郎君代我送谢大人回家如何?陛下十分看重谢大人,若是出了错,是要很担心的。”

  顾辞也不敢皱眉,心中却在痛骂,他就是觉得,这些人都知道些什么!都怪谢文睿这个呆子!

  但这些话,他又不敢不听,赵世与他身份天壤之别。再者,他也怕行错了事,拖累谢文睿,只好应下。

  赵世朝吉祥点点头,吉祥带着他们二人就要下凉亭。

  顾辞又问:“十一郎君,耶律”

  “我已命人去看,若醒了自会送他回去。若未醒,宫中有地方给他住。”

  顾辞点头,再不多问,转身就走。

  赵世心情好,在他身后又道:“顾郎君,可要将谢大人好好送回家啊,切记要将他送回他的房中,看他睡下才成,否则陛下肯定十分担心。”

  顾辞咬牙,应下:“是!”

  他们一走,赵世就笑了起来。

  他暗道,谢文睿啊谢文睿,两辈子加起来的面子,帮你帮到这个份上,再不成事儿,往后还有什么脸面哪?

  第167章“在场百姓都说公主就该与状元作配。”

  那夜之后,赵琮也未再见过顾辞,他派亲信扮作鸿胪寺的官员,趁耶律钦来宫中时去都庭驿与他私下见面,询问顾辞是否要留在开封。若是要留,陛下定有法子叫他不暴露身份留下。留下之后,陛下也会好好为他安置。

  顾辞却是有些犹豫,说要思考几日。

  赵琮听了回禀,便猜测这份犹豫是因谢文睿。

  顾辞的犹豫的确是因谢文睿,却也有部分是为了自己,为了耶律钦。这些年来,他做细作已成习惯,他自觉对不住真心当他是好友的耶律钦,更想补偿耶律钦。他也的确想亲眼看耶律钦当上辽国皇帝,虽说他也知道大宋与辽终有一战,但起码近年还打不起来。

  耶律钦还能当上几年的皇帝,那他也能问心无愧。

  除此之外,谢文睿不知吃错了什么,从那夜醉酒之后,成日里都要往都庭驿来寻他,耶律钦在,他也不怕。谢文睿直接说同吃一回宴席之后,对他起了结交之心,耶律钦还挺高兴的,私下对他说谢文睿人品不错,叫他多结交。

  ……

  这真是把顾辞气得不行。

  但陛下真问他是否愿意留下时,他还真的犹豫了。

  这么一犹豫,日子匆匆而过,眼看耶律钦将要回辽国。耶律钦与赵琮达成同盟,回辽之后,还得与完颜良再见一面,原定的归期提前了几日。

  他们来开封这些日子,耶律钦是几乎每日都要进宫。相反西夏那头,虽也几乎每日都要进宫来。却只是寻常请安、问好,半个时辰内必要走的。

  直到西夏的使官也要归去,赵琮不能再任他们这样,打算叫使官进宫来说话,最起码要将两国合约的事儿说清楚。宋与西夏的合约明年初到期,此时商谈正好。

  他正要派人去叫他们来,西夏使官倒是先进宫来。

  这回进来,那位总是笑眯眯的正使可算不是只会说“陛下万安”了,总算是与他说了些实在话,只是这些话也实在令赵琮没有想到。

  西夏皇帝李明纯竟然愿意将牛羊马之数再往上加两成,更愿意百年内与大宋友好相处,绝不起战争。以此为条件,李明纯希望将来大皇子登基时,他作为大宋皇帝能第一个对西夏新任皇帝送去恭贺,对大皇子表示支持。更希望将来若是西夏与辽国起了战事,赵琮能出兵助西夏。

  要说起运道,赵琮在众人眼中已是个运道十分好的,毕竟他作为病恹恹的郡王府世子,最后却登基为帝,还拉下了孙太后,搞垮了孙家。

  但其实有个运道比他还要好的,此人便是西夏皇帝,李明纯。

  西夏建国太短,西夏人的性子也格外豪迈。上一任西夏皇帝是西夏国的创建者,开创了一个国家,结束了西夏的称臣时代,却死得格外不风光,他是被自己的亲儿子杀死的。

  被亲生儿子杀死后,其余的儿子更是为了皇位疯狂互相厮杀。

  最后,最胆小的李明纯反而活了下来,没人惦记着杀他这样的一个弱者,他反而成为了西夏皇帝。

  也正是因为这几十年来,西夏的当权者是这位李明纯,大宋才能少些压力,不至于被西北两处的两个国家逼得太甚。李明纯只是守成者,牢牢继承着他父皇的每项政策,西夏这些年并无大发展,只不过原地踏步。

  但是即便如此,赵琮也很讶异于李明纯的这一选择。

  西夏正使瞧出他的不解,说道:“我们陛下与皇后少年情深。”

  大皇子是皇后生的,只是皇后早逝,李明纯竟然是这般恋旧的人?

  “我们陛下言道,皇子既多,心思也多。然,西夏早已不同于往日。宁可择那激进且不稳的,不如择一位守成者。”

  赵琮听罢,翘了翘嘴角,笑道:“这样一番话,你就这样告知于朕?叫朕该如何信?”

  哪有说得这样直白的?

  使官苦笑:“大皇子虽圈禁兄弟,却一个也没杀。我们陛下说,若是换作其他任何一个皇子,其余兄弟此时怕是早已变为白骨。在下之所以说得这样直白,是因我们陛下说,以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