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回 首跟小伟做推销
作者:文心远      更新:2019-10-21 11:19      字数:5734
  刘小伟,杨立万是向杰最好的两个小伙伴,他们都在南宁读大学,而且已经毕业了。听说杨立万自从在学校的时候就混的风生水起,做家教,当了学生会主席,还入了党,更上了电视,谈了一个有钱有势的富家女朋友,毕业后又进了某房地产公司,放出豪言说要一年买车,两年买房……可谓是早早进入了成功人士的行列。

  小伙伴能混得这么好,向杰自然为他感到高兴,一到南宁,他就想找机会去跟他们聚一聚,但没想刚到南宁以后却是太忙,周一到周五要上课,周末要去勤工俭学。终于在两个月后的一个周六晚上有空了,向杰匆匆忙忙搭着公交车赶到了给刘小伟的给他的地址。

  刘小伟在市区租了一个小小的单间,摆一张床就差不多塞满了的那种,但也有卫生间厨房,可以自己煮饭吃。房间里东西摆放的非常整齐,读了大学果然不一样啊。

  两人久别重逢,分外高兴。向杰问:“杨立万现在怎么样啊?”

  刘小伟说:“他现在可牛啦,混得可好了,见面都要预约的。毕业这么久了,我都还没跟他见过面呢,就通了几次电话。你call他,叫他过来。”

  说着就把bb机递给了向杰,向杰也说不会弄。刘小伟就找到了杨利万的号码,call了出去。好久杨立万才回了电话,向杰拿起话筒,还没开口说话,就听到听到对方在问:“你这个屌毛又有什么事儿啊?”

  向杰吓了一跳:“是我,向杰。”

  杨立万这才反应过来:“哦哦,是你呀,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你现在在刘小伟那里呀?”

  向杰说:“是呀,你赶紧过来呀。”

  杨立万说:“我今晚有事啊,改天吧。”

  刘小伟在边上听到了抢话说:“杨立万你这个x毛,怕我跟你借钱吗?每次都这样,不来拉倒。”

  他话是这么说,却没有生气,依然笑呵呵的。他这人就这样,凡事看得很开,从来都不会生气。

  但小杰心里却很不悦:“发小见面还要预约?这杨立万是不是有点过了?”

  刘小伟弄了点小菜,两人喝点小酒,一晚上无话不谈,从小学谈到初中,又从初中谈到高中,最后谈谈大学的生活,这一路走来都不容易,都非常的不容易。最后刘小伟说:“穷怕了,明天我带你挣钱去。”

  “挣什么钱?”

  “卖东西,去了就知道了。”

  第二天早上,吃了早点,刘小伟就背着一大包袜子,带着向杰出发了。对于推销东西,向杰是门外汉,一窍不通,他今天是来学习的。

  刘小伟告诉他,要找一些有钱人多的地方去推销,效果才好,比如广南职业技术学院,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自费上大学的有钱人。于是他们来到了广南职院。宿管的阿姨管的很严,外人是很难混进去的。但是刘小伟竟然拿出了两个学生证,自己戴上一张,一张递给向杰:“戴上。”两人混进了男生学生宿舍楼。

  向杰心里有点怕,感觉好像做了亏心事一样。但刘小伟完全不一样,非常勇敢。两人走进了一间宿舍,直接问:“同学们好,我这里有超级好的袜子,你们有需要的吗?”

  其中一个学生不耐烦地说:“不要,不要。”

  刘小伟马上拿出一双袜子,一头用手抓住,另一头用嘴巴咬住,拉紧拉直,另一只手拿着一只绣花针,扎进袜子里,快速的来回拉,发出“咝咝”的声音,然后拿袜子给他们看,完好无损,一点痕迹都没有。

  学生们都惊奇了,一下有了好奇心,忙问:“多少钱一双啊?”

  刘小伟说:“10元一双。”

  学生们说:“这么贵呀?人家的袜子才一两块钱一双。”

  刘小伟说:“一分钱一分货,这不是普通的袜子,可以穿10年不烂的啦。”

  同学们半信半疑,但没有敢人买。

  两人一间宿舍一间宿舍地推销,才推销了几个房间,应该是有人举报了,宿管的阿姨就上来了:“喂喂,这里不准推销,滚出去。”两人被赶了出去。

  第一次搞推销,毫无战果,倒是把向杰吓出了一身冷汗。刘小伟有些尴尬地说:“没事,我们再去别的地方。”

  经过一天的奋战,辗转了几所大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小伟终于卖掉了两双袜子。他告诉向杰:“今天有点特殊,平时我一天能卖好几双呢。每双袜子的公司进价是5块,我卖10块,能賺5块。我一般都会自己去进货,一块一双,和公司的搭配着卖,净賺9块。”

  看着刘小伟努力、自信和满足的样子,向杰心里还是挺佩服他的。

  傍晚,向杰要回学校了,临别时,小伟从口袋里摸出20块钱,塞给向杰:“今天没什么收获,就这点你拿去做生活费吧。以后有困难,跟我说一声。”

  向杰忙拦住不要。

  刘小伟语气加重了:“嫌少啊?”

  向杰说:“不是,你也刚刚毕业,还没多少收入,留着吧,以后你賺大钱了,我再跟你要。”

  刘小伟不依不饶,非给不可:“拿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盛情难却,向杰就收下了,再说了他确实需要生活费。

  向杰很佩服刘小伟的勇气和头脑,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这份工作,他做不来,他脸皮薄,不会说话,宁愿去挖坑,辛苦是辛苦,但心里很踏实。所以后来他再也没有去推销袜子了。

  两个都是农村出来的苦孩子,家境差不多,性格也相近,但毕业以后的刘小伟,变化很大。这也许是读大学以后的结果,也许是社会的力量,也许是现实的无奈。毕竟一个人在外面闯,总得生存,总得活下去。

  都说大学是一个熔炉,其实社会更是一个大熔炉,能把人熔掉;社会又是个大染缸,能把人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

  向杰心里想,读完大学,他肯定不是他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