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作者:即墨伦珊      更新:2021-02-15 05:36      字数:2328
  体的应对了一两句。

  一行几个小孩,就那个看着最像小丫头其实也就是个小丫头的小桃子,说话有几分傲娇:

  “大姑娘,这电报房有什么好看的,都是下人呆的地方,再说了,我们张家老宅的那间大电报房,修的还比这间气派些,大姑娘回家看也是一样的。”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彻底漏了底细,让县长太太眼光闪了一下,又很快恢复了,心说,果然如此啊,这还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工夫。

  张美溪听小桃子这样说,又恍惚记得老宅好像是有这电报房的,只不过原主毫不在意,自身又刚来还不熟悉,所以在忽略掉了,这下回去,还得再细看。

  张美溪就辞别了搭讪的和气太太,要出门到别处逛去,和气太太笑着接话,我也是刚发完了报,正要出去那。

  几人出门,电报局傍边的,是一家规模不小的药店兼营医馆,此时门口还围了一些人。张美溪一行本来就是出来闲逛的,所以也跟着做起那无聊看客来。

  原来门口闹事的是一个乡下村妇,这村妇带了个三两岁的胖小子,背了一筐自家做的煎饼来县城卖,这个煎饼是本地的一种特色吃食,就是用杂粮摊开,做成磨盘大,蝉翼薄的一种干干的有韧劲儿的杂粮饼,可以包裹了大葱或者任意的菜蔬来吃,本地家家都会自己做的,所以并不好卖。

  今天这农妇的煎饼才只卖了几张,带的小孩儿突发急病,肚子痛,农妇就带了孩子到医馆来看,医馆很快就给小孩止了痛,又开了药配好。

  最后农妇才说出来,自己没带钱的话,想拿一筐煎饼顶替诊金药。医馆的伙计不同意,就吵闹起来。

  旁边的看客都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的就说是,以前的老规矩好,看病出不起钱,就拿些东西来抵债。也有人反对,说是这是县城的大药房,又不是乡下村里,弄些鸡鸭果菜来抵债,乱糟糟的不像话。

  张美溪看那小孩子年纪幼小,心里怜惜,就让小桃子给那农妇一块钱,将那筐煎饼买了。

  农妇付药钱给伙计,只用了三角三分,竟然还有大半的富裕,十分开心,煎饼连着背篓,都送了小桃。看客纷纷散去。

  张美溪辞别了农妇和和气太太,就又往前走。

  县长太太看机会已经要溜走了,那里甘心,又跟上来对她说:

  “正好我们家里也要买煎饼吃,姑娘分些我吧。”县长太太拿捏的十分准,只拿出一角钱来,要买几张煎饼。

  张美溪看这个太太只要几张,就不好她的钱,说了白送她了,县长太太只说了一句谢谢,就亲手挑了几张煎饼,用背篓里放的草纸包了,麻绳系好,让身后跟着的随身婆子拎着。

  几人继续向前走,县长太太就说些平安县的特色吃食,因为县长太太是外地人,跟着过来上任的,自然会打听下本地吃食,这两个月下来,也都吃用过了。

  要是大姑娘的原主,肯定就不屑一顾,可张美溪是百年后穿过来的,就尤其对这些特色土产有兴趣。

  所以两人聊了几句吃食,就很投机。

  县长太太就趁机夸耀自己家里的锅塌蒲菜做的好,锅塌蒲菜是名气和煎饼并列的一种本地特色主食,是小麦粉蒸制,色泽金黄,香气袭人。

  这个锅塌煎饼之类要说好,那是真的有些名气特色,老少咸宜,拿得出手。要说价格,可就同样的不值钱了,都是一块钱能买一两筐的东西。

  县长太太说要送张美溪几个锅塌吃,张美溪实在不好拒绝,世人最讲究投桃报李,送了煎饼,回锅塌,合情合理,就只好报了名姓住址,又说了自己是乡下来的,过个三两天就回乡下了。

  和气太太立刻就说,回头让厨子做了,晚上就给她送去,两人再次告别,和气太太欢欢喜喜的去了。

  这边张美溪也没多想,因为和这个和气太太的交往,实在过于流畅自然。

  站在她旁边桃子并不敢明说却在暗地嘀咕:

  “大姑娘不吃外人送的东西,送来了也是喂狗。”

  周家的三少爷周书豪一听那个太太说起锅塌,脑子里立刻冒出几个金黄鲜香的锅塌来,中午刚吃的饱饱的肚子,现在又开始饿了。

  周家二少爷周仲康脸上挂了些许笑意,心里默念,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啊。只是不知道那个太太什么来历。

  ------------

  011勾结官府下

  天高云淡,平安县县衙后宅里,张县长听自己太太婉转曲折、高氵朝迭起的讲述了,如何巧遇张大姑娘,如何搭讪,确定了本尊身份,又如何巧妙安排,和那大姑娘有了煎饼锅塌一来一往的人情。

  张县长扯着胸前拇指粗的大金链子,从怀里扯出一只西洋怀表来,打开镂空的珐琅表盖,仔细瞧了时间,就站了起来,又来回踱步了几次。

  向他太太吩咐:

  “我们自己家的锅塌,怎么拿的出手,这个平安县城锅塌蒲菜做的好的店铺有好几家。得出去买。”

  县长太太答应了一声,就要出门,却又被张县长叫住:

  “你且回来,我亲自去办。”

  张县长亲自去查访了县城的几家锅塌蒲菜店,拣了卖相最佳口感最好的买了,拿回来又找了干净白布包裹,放进一个干净匣子里。又选了几样自己南方老家的糕点装了一个匣子。又用自己太太的口吻,反复雕琢措辞了一个小小的便签儿,差遣了一个最衣着整齐,办事伶俐的管事送到县城的张宅去。

  这个管事来到张宅的门房,将来意说明了,东西和便条递了过去。张府的门房立刻看重起来。

  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张家内宅都是给门房说过明白的,家里办丧事,大爷张太太守丧,不见拨客,但是这中间并没特意提过大姑娘,今天大姑娘出来进去了好几趟,门房都看在眼睛里了,大姑娘也是张宅的四位主子之一,这次就是特地点明了送大姑娘的东西。

  门房不敢怠慢,立刻传了进去,过了不大一会儿,就见后宅了东西将两个空匣子送了出来,并且传话让赏跑腿的茶钱。

  门房对待张县长派来的管事就多了几分热情。

  张美溪逛了一天的县城,回去也有些累了,听人提了一句今天那个和气太太送了锅塌点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