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1
作者:即墨伦珊      更新:2021-02-15 05:56      字数:2271
  。”

  小桃子笑嘻嘻的解释:

  “这也是讲科学的,澡盆虽然大,但是里面也可以放些被褥杂物,所以总的来说,是不占地方的。”

  民国之后,稍微有些学问的民众,总是科学、民主不离口。甚至还按照英文的翻译方法,称呼成“德先生”“赛先生”。这两位先生不离口。

  张家的上下人口。也尤其喜欢说些科学的道理。

  张美溪虽然说了一句省简的话,但是她在密林里钻了一天,极近的距离接触了血污土腥。现在泡进了大澡盆,芬芳温热的兰汤滋润过细腻柔嫩的肌肤。还是有一丝惬意的。

  沐浴完毕,又穿了一身白布轻纱睡裙,脚下踩了一双木屐。纱布擦到半干的乌黑秀发垂落在腰间。

  天上明月皎洁,繁星闪烁。张美溪带着刚刚沐浴过的美貌侍女桃子,游荡在三女庙中,和这座殿堂和谐一体,仿若她就是这座庙宇的主人一般。

  两百年前道祖赐给人间的三个女子。应该也是这般的清雅脱俗吧。

  只可惜这样仙女般的存在,在她们身后三米远的地方,周大少爷一身现代化武装的护卫。

  三女庙的五间主殿灯火明亮,燃烧着嘎斯石乙炔灯。张美溪跨步进去走廊,走廊上的红漆圆柱子斑驳破旧。她很遗憾的说了一句:

  “这里的乡民没有远见,糟蹋掉了这座庙。”

  唐朝的时候杨玉环贵妃得宠于唐明皇,所以白居易有诗云“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在诗人看来,是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

  民国时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大批的纺织工厂兴起,女工的工钱第一次在大规模的社会意义上和男工齐平。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不能改变。

  小桃子听见大小姐这样说话,立刻语气欢快的说:

  “凡是供奉山东先生的人,都是有远见的。”

  张美溪摇头:

  “山东先生是不应该被供奉的,希望这种情况快点改变,不要等一百年。”

  一百年后,科学家的画像或许会被挂在墙上,科学家的雕塑或许会被摆设在门口。但是绝对不会放在庙殿里,被人跪拜。

  正殿里张老太爷正在喝茶,看见孙女儿张美溪进来,立刻笑呵呵的让她坐了。

  张美溪先屈膝行礼,才坐了下来,她想给老太爷斟一次茶。但是看似憨头憨脑手脚胖大的周三少爷,做这种斟茶倒水的工作尤其麻利。

  张美溪只好放弃了做形式,她直接对张老太爷说:

  “如果我们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是既然我们路过这里了,就不应该让这个庙供奉山东先生。”

  张老太爷的脸色沉了沉,在他心目中,再没有什么事情比孙女儿封神更重要的事情了。他嘴角带笑,眼神锋利的看向张美溪:

  “大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世间并无神鬼,是民众的信仰累积成了神鬼,溪儿,你不信这世间的鬼神吗?”

  天上明月皎洁,人间万籁俱静,野林荒山,破败的古庙里。张老太爷谈神说鬼。

  张美溪一脸的苦笑不得:

  “不管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鬼神,可是爷爷你总是知道,山东先生肯定不是神仙啊,被什么样的百姓跪拜许愿,他又帮不了人家。”

  张老太爷叹气:

  “做药出来治病救人,这已经是帮了不少人了。其实历来的神仙,也都是一样的来历吧,我们张家有出一个神仙的机会,我怎么能错过。”

  张老太爷很瘦,颧骨高起。唯有两只眼睛犀利,此刻简直犀利到要冒出火苗来。

  张美溪摆手:

  “姜子牙封神,倒是能有三千年,可是山东先生封神,肯定挨不过一百年。”

  时代不同了,科学发展的快,想要愚弄百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

  327美溪小姐再吃鸡蛋

  张家的爷孙两个总是会有争执,最后让步的总是爷爷。孙女儿的能力实在是已经超出了他的预估。

  张老太爷还是有些无奈:

  “是人家要供奉的,我们只不过顺其自然罢了。”

  张美溪做出一点小女孩的样子来,拉着长调子撒娇:

  “反正就是不合适麻,所以才要请老太爷想办法麻。”

  作为一个理工科的技术员,她的交际能力太弱,对付世间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一般只有两个极端,第一种就是性格和气的吃亏是福。第二种就是我坚决不同意,违背我的意志就把你杀掉。总的来说,杀掉这种办法,在乱世是无比好用的利器。

  但是如果乡民愚昧,非要给山东先生立庙。她就把乡民们杀掉这个套路好像也不合适。

  张老太爷沉思片刻:

  “山东的孔子,都是称作圣人的,各地立庙的最多。其实他原本也是个先生。”

  张家的老爷子人老成,心思通透,不拘小节,世界观是牢固又灵活的,唯一打破他世界观的,只有他的孙女儿。

  他试探着说:

  “让平安的工厂写信,叫他们停了供奉就行。”

  这当然也是一个办法,可是电影上也在拍摄山东先生会飞。现在让平安工厂给一个乡间的神庙发信,也挺矫情的。

  张美溪点头:

  “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总是要在他们凑钱之前发信。”

  这样省的人家把钱花了,他们再发信过来,也是挺过分的。现在的情况就是山东先生妇孺皆知,天下人总是在议论,也不好堵住人家的嘴。

  张老太爷笑:

  “那这样说,你这个事情还是挺急的啊,我们明天过去找高阳镇的老夫子,提前给他透露一下风声。”

  张美溪点头,她是不愿意民间兴起供奉的潮流的。但是又不太知道如何的引导。

  在三女庙中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坐了飞机,只五分钟就到了高阳镇。

  高阳镇算是一个皮毛野味集散之地,一派兴旺发达的气息。张老太爷吩咐找一家茶楼吃茶。并且投了拜帖给老夫子。

  周三少爷立刻就找了一家叫做高升的茶楼,并且要包场。张老太爷制止说:

  “茶楼里没人多没有气氛,只要一个临街的位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