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
作者:五色龙章      更新:2021-02-15 07:10      字数:2477
  见他也停了笔,便找他要来笔记,看着自己讲得哪儿有疏漏的地方,边看边说:“虽说童生试考的都是小题,可那些题是割裂截搭圣人文字而成的,若是初学做文就做那些,容易拘束才思。要做还是先从大题下手,才能宽阔胸襟,养出文章的气魄。我就从这篇时文集上挑几道大题给你留作功课,你一道题目破他三五个破题……”

  他的话语忽然一断,眼角抽了抽,把崔燮那本笔记撂下,自然地转换了话题:“我再给你讲一个正破反破之法,你回去把这本会试程文前三篇的题目与破题抄下玩熟,自己再依次正破一遍、反破一遍、顺破一遍、逆破一遍,明天早上交给我。”

  崔燮早被十二道破题震憾住了,完全没注意到他之前是漏讲了那两种破题法,只顾着屏气凝神、专心致志地听讲。

  林先生又保住了师道尊严,讲得又痛快,对他这个尊师重道的学生更喜欢了,讲完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觉得应该再多布置几道题才好。但他先已经说只破三篇,再追加也不太合适,于是去自己书房里取了一本沈度字的字帖回来交给崔燮,让他拿回家去,每天临二十页交上来。

  作者有话要说:

  修个bug,破题时不是不能和原题有重复的字眼,只是人、东西的名字要用代称,我写错了,大家当没看见好吗

  第29章

  作者有话要说:(1)唐寅:禹恶旨酒而好善言一章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出自本章,但两道题目不同,其实不能这么用,我是找不到别的破题了,不让老师给个好的范例又觉得不合适,就借用一下类似的

  抱歉,这章做题做的有点尴尬,作者就是留了作业不做一下难受,后面尽量不这么搞了

  林先生又叫了别人上去细讲经义,批改写好的文章。崔燮夹着字帖和那本闱墨集,麻木地回座位抄题目。下去时那几个叫他拿目光点过名的学生抬眼偷偷看他,这回却轮到他面无表情地的搞校园冷暴力了。

  第一篇就是王鏊那篇,林先生刚刚讲过;第二篇也是他的,题目是《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第三篇则是李东阳的《由尧舜至于汤》三节。他摊开一张大纸,在下面垫了垫格,规规矩矩的抄下题目和范文中的破题,又在题目旁默写下前两题的前后句,第三题的三节全部内容,最后换朱砂笔在正文后默了程朱注释。

  这年代的破题还是以三四句为主。王鏊第一题破题是两句话,第二题就是三句:“论古之圣人,除天下之大害,成天下之大功”。而李东阳那道由尧舜至汤,每隔五百年就有圣道传承的题目也是三句话破题:“圣人之生有常期,或传其道于同时,或传其道于异世”。

  他把题目抄到纸上,整篇文章记在脑中硬盘里,然后上去把程文集送还给先生。回座之后就抓紧时间,趁着刚才先生讲的知识点还新鲜热乎,对着那道《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开始憋破题。

  原作者王鏊的破法就是顺破,他也先仿一个顺的吧。

  原文本段之前有“孟子曰”,王鏊也写了“大贤”,那他也用个大贤,底下就好办了,周公三王都是圣。

  大贤论……不,不能跟人家的太一样了,就大贤述吧。前圣也要改,改成先圣就差不多了;群圣改用众圣;“缵其旧服”改成朱子注原文里的“人谓各举其盛”。前句破题面,后句就要破题意了。题意王鏊已经说了,圣人忧勤惕厉的心是同样的,那么他就稍稍改个说法,就……

  “大贤述先圣慕群圣而继盛举者,以其道相类也。”

  崔燮四指紧紧抵着笔管,极认真地将这句话记下来,自己反复读了几遍。

  至少格式没有问题,内容上他真的已经尽力了。他就先放下做好的这题,接照逆破法,从后面的字眼开始破起。

  四事,三王,周公,孟子。

  倒推下来该怎么破呢?

  他一时想不出来,索性打开笔记重新看了一遍讲义,忽然看到“上句破题意,下句破题面”这条,思路豁然打开也就是说,只要把刚做出的那个破题整个颠倒过来,不就正好符合逆破的标准了?

  只是纯粹颠倒破题前后语句顺序,写出来的东西又僵又怪,不是正经文字。还是得从朱子注释里理解这段意思,再把题面的破法也改一改,不要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拼凑,也试着概括一下……

  许久之后,他在纸上另起一行,写下了“道不因时世易变,此大贤所以言先圣德行,后圣继之者也。”

  上一句化用朱子注中“时异势殊”,“理初不异”一句,说周公之道与三王之道本是一体相承的;而下两句则先写三王再写周公,也应该算是逆破了。

  再来便是正破和反破。正破就是依照题目本意而破,和顺破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并不严格要求破题顺序。反破则是按题意相反的意思破原题是《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那么反破就是周公不思兼三王以施四事会怎么样?

  可林先生刚讲过,连上、侵下都是大忌。也就是重复了圣人已说过一遍的话,或是在破题这句里提到了圣人还未说的言语,都算是破题不合格。

  要求这么严格,这样歪曲周公行为的破题真能做吗?

  他终于怀疑,林先生当时就是忘了讲怎么正破反破,讲完之后为了不让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就随口让他再做个正破反破,根本没过脑子。

  他又做了一个正破的破题,“大贤论先圣之远效群圣者,以其仁道德行一也”,反破的题目索性留着没做,也没去问先生能不能。

  反正明天交作业时先生还要点评,到时候见他没写,自会有一番说法。要是提前问了,先生想起来这不能写,又给他留个明破暗破各做一道的作业,那真的是要人命了。

  今天暂且做个不完成作业的差生吧。

  崔燮只写了九道破题,剩下的时间认认真真临了二十页台阁体,背完了《南有嘉鱼之什》最后五篇内容,回到家依然两手空空,不带家庭作业。

  但既然已经开始学作八股文了,之前刘师爷送的那些时文集也该开始背起来了,还有戚县令特地送给他的那套《六先生文集》……要学的东西太多,要做的事也太多,时间不够用啊。

  他对着满满一面墙的书叹了口气,伸手抽出一本县试案首文选翻看。

  童生试的题目都是些割裂截搭的小题,破题致奇诡,和他现在走的通解经义的大题路线不太相合。但县试都是要考小题的,早早晚晚他也得熟悉这种破题思路,于是耐下性子翻开那本书,只看题目和破题两句,印进pdf里以便随时揣摩。

  这些优秀程文还只是要看的,唐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