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作者:五色龙章      更新:2021-02-15 07:11      字数:2465
  上百两。

  他们为了印这些笺纸和沈园诗集拢共投了二百多两银子,光是重阳诗会上预定的笺纸和王公子那笔大单就回了本,剩下的全是纯利。

  从前这店铺干得最好时,一个月也未必能有这么多入。计掌柜数银子数得不只手发颤,就连心都颤,月底结帐时赶紧把银匣和帐本抱到崔家,在崔燮面前数着才安心。

  崔燮翻着账户上的流水,惊讶地发现他这笺纸销量不仅没随着卖得久了而下降,反而是在缓缓攀升的。书生们虽不像刚出时那么买了,却有许多普通人家将他的笺纸当作拿得出手的表礼,有妓院买去给女儿附庸风雅,有客商捎到外地销货,偶尔还有王公子介绍来的大客户,一次订下上百两的画笺。

  这么多银子,足够他考上生员后直接上京,还在京里舒舒服服地包客栈住到考完秋试了。

  若到时候乡试落了榜,他就悄悄回来,不让崔家人知道他进过京;若是有幸考中,他就是有功名、有资格做官的举人,崔家人还能对他想打就打、想杀就杀吗?

  他想得满心振奋,对计掌柜说:“既赚钱了,就再多招几个短工来刻版,有靠得住的长工也招来。四美人的画笺卖得这么好,就得趁热把故事投出去,别等客人看画看腻了,就不想买咱们的书了。”

  计掌柜老骥伏枥,也依然壮心未已,应承着要找好版工尽快雕出小说文版,又问崔燮什么时候能再出新一批画笺。

  崔燮却摇了摇头。之前又是诗会又是画笺的推广,初期宣传已经铺得相当到位了,再出新的画笺反而多余了。剩下的时间他要画小说插图和附赠的跨页大图,还有一样宣传推广必备的大招……

  他捋了捋光滑的下巴,胸有成竹地笑道:“山人自有妙计。”

  计掌柜很想知道东家又有什么妙计,这时候崔燮反而嘴严起来了,怎么问也不肯说,急得他抓耳挠腮地。

  不过自从崔燮接手书斋,短短两个月就把这穷到要租院子的地方拧转成了日进斗金的旺铺,这简直是天生的命带貔貅。他自己反正没这样的财运,与其自己拼了老命想挣钱的方儿,不如就让这位招财的少东家自己折腾去,总能折腾来好事。

  第36章

  计掌柜手里过着成千的银子,做事就敢放开手脚,多招了五六几个短工来刻字版。几位老工匠拿到加班和奖金,也都奋起了自愿加班的劲头,带着儿子、弟子,加班加点地在崔府后院的小工作室刻版、上色,校印。

  十月下旬,这本宣传造势已久的四拼一神魔爱情小说终于印成了。

  文稿是四个作者写的,每篇自有篇名,却没有总集的书名,崔燮就自己为其定名为《联芳录》,按神、仙、妖、鬼的顺序,硬把四个毫无关系的故事联成一体。

  书做成了装版,封皮外裹白绫,又用红绫包了书角,书皮题签上的《联芳录》三个大字是请汤宁题的,字下方印了致荣书斋的朱砂印。封内牌记上刻了致荣书斋的地址,也不俗地刻上了“崔氏出品,如有翻刻,千里必究”的警示。

  书中四篇文章的题目作者各占了一页,背面书角各印着一朵盛开的印没骨花:女神对应牡丹,女仙对应素兰,女妖对应白菊,女鬼对应昙花。花蕊正对着画面中央,吐出一片云头向上缠绕着竖印的黑框,框内分别印有“神品”“仙品”“逸品”“幽品”两个朱砂字。

  四篇文内各夹了两张女主单人图,两张跨页对拼终于有了男主角出场的大幅页。男性角色没在硬盘里找到特别满意的,他只好把黑手伸向了早些年看过的武侠、仙侠剧,挑了四个堪称男神的人物入画。

  文后还附了汤宁等才子写的诗赋、文评,都是用蓝色印刷,与正文的墨色区别。总共三万余字的小说塞进了几千字的评论和二十张绣像,也显得书体厚实,不负装外皮和书盒。

  有文有评有同人,每个书盒里还附赠一张跨页图,随机出四位女主。但因婉宁的画笺出得最早,卖的也最多,他怕读者看着不够新鲜了,就酌情让匠人少印了三分之一。

  十月廿二日第一批书印成。

  转天一早,迁安城四条大街人流最密集之处内便分别立起了一座高大的木架,上绷着一张三尺宽、与真人等高的仕女像挂轴。画像旁另绷了一副衬着素绫的白纸,其上以径尺大字写着“十月廿五,四美人于本城致荣书斋敬候八方客商,共阅《联芳录》”;再侧又有小字写着“致匣装,每匣赠一幅大图,价银三两九钱”。

  廿四日挂像被挪到了县衙街前后、驻军军官宅邸、富户聚居的城西等处,又摆了一天;廿日一大早便搬到致荣书斋外。

  四位画中人的画笺已卖了不少,但这等身大的画像却极罕见。

  一般挂在堂中的卷轴也极少有这样大的,更不会画上整幅人物,就是个活生生的佳人站在那里似的。四幅展架周围围得水泄不通,路过之人不分官、军、百姓,闲汉妇女,都要驻路观看一阵,还有人当场扔下钱,非要买了海报走。

  但守着架子的不是普通商户伙计,而是指挥使王大人府里出来的家丁。兴州右屯卫指挥是正三品武官,身份既高,家里用的军余又勇悍,总算是平平安安地护住了四座展架。

  到二十五日这一天,天还没亮,致荣书斋外就有各家小厮、仆妇排起了长队,等着抢购新书。

  五个王府家丁如临大敌地守着挂在雕花挂落上的挂图;计掌柜带着计伙计,两个新招的小伙计和一个帐房在书斋里紧张地等着开业那一刻;几个闲下来的雕版师傅带着儿子在存货的二楼准备搬货;崔源雇了几个觅汉和老婆子守在外头维持秩序,万一出了事立刻去寻衙门皂隶做主。

  辰末巳初,书斋按时下了板子,一片人流拥入,顿时挤开那伙计,堵得店铺满满地没地方落脚,撞得柜台微微摇晃,争相叫道:“我要一本《联芳录》,快先与我称银子!”

  “我家的银子是铰好的,整四两,多的算打赏你们的,先卖把我!”

  “我家公子要十套,这是四锭整银,能否赠我一套崔美人笺?”

  “我是来买崔美人儿笺的,我不要书,让我先进去!”

  书斋里外叫顾客挤了个水泄不通,还有许多不买书的闲人在路边看美人图。本街的乡约、里正不请自来,也在路旁紧张地盯着,生怕这么多人挤出了事。

  崔源早在家预演了许多遍这种情况,连忙招呼觅汉、婆子上前分开顾客,叫他们依次序排队,以有人借着挨蹭故意占便宜,也防着有贼偷东西。捧砚则在外盯着那些权势人家派来订货的家人,来的便请去旁边的茶楼叫方伙计招待,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