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作者:五色龙章      更新:2021-02-15 07:19      字数:2470
  出那么动人的场面来。我家里也有美人儿大图,倒也能做出画屏,但就是弄不出那样天仙绝色的佳人来。回去跟家里养的唱的说了,她们也不会画那黑眼圈儿。”

  什么黑眼圈儿,那叫眼线……

  七夕晚会总导演、总策划兼总监制崔燮淡淡一笑,说:“这个眼线倒好画。我家店里新制了一种眼线膏,家里人正试用着,说是比用眉笔方便,也好上色。只要拿极细的笔或是柳条,蘸一点儿抹在眼上就行。

  “至于那戏……小启哥虽然住在我家,可他年纪小,也懵懵懂懂的,想来大事还是他家大人订的,也许掌柜知道的还更多。明日我叫他去店里说说这事,大人甚时订了戏班子,只管着人告诉居安斋一声,让他们店家的人跟班主讲解排演法儿,演练好了再去大人家里,岂不更省事?”

  高肃点了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我一个锦衣卫百户、给皇上办差的男子汉,亲自过问戏班的事也不好听。”

  不过问戏班,却得过问义母和内人的事:“你家卖的那‘眼线膏’是专门涂眼圈的?外头不都用螺子黛么,那膏什么的好涂吗?涂了好看吗?”

  其实是比眉笔好上色,而且健康。这是他翻遍了化学书,看来的民国方子,用纯天然药材“猴姜”研成粉末做的。因为粉状的眼线没有粘性,他怕抹着抹着就掉了,研究了整整一章的化妆品知识之后,又挑了做口脂的甲煎香油拌和药末,搅成膏状。

  口脂加了甲煎后就有光泽,不容易掉,还可以当指甲油抹。这甲煎又是药材加香油煎成的,能涂在嘴上,肯定没有毒性,只是加了油的不如眉粉好卸妆。反正当今女性化妆时都先涂一脸大白,粉底厚厚的,也算是有个隔离,多洗几次脸就下去了。

  崔燮笑了笑,谦虚地说:“在下也不是商人,没的为了件货品就欺哄高大人这样一心关照寒家的人。那眼线膏好不好的,我再看两天,若好就叫人给大人送去,若不好还要请大人在外头寻了。”

  高大人一拍桌子,铿锵地说:“我岂能不信你这读书人,信外头的奸商?我就在家等你的好消息了!”

  他昂首阔步地走了,崔燮也回书房去找崔启,低声说了高家中秋要唱三国戏,得叫居安斋的人帮办的事。

  崔启正在房里描着关云长水淹七军,叫那些波浪和光影弄得死去活来,出门遛了这一趟还没清醒过来,愣怔怔看了他一会儿才点了点头:“明天我早晨就去跟计掌柜说,让他找个布置了全场的大伙计盯这事。”

  崔燮看他迷迷糊糊的,人都有点儿傻了,怜爱地拍了拍他的头顶说:“回去睡吧,别天天熬夜,看把骨头都熬软了。你的个头儿也有点……”

  崔启比量了比量自己跟他的身材,是稍微矮了一头皮,却丝毫不感觉羞愧,坦然说:“我爹身材也甚不长大,当初不也娶了我娘,生了我?男子汉人品好才要紧,天底下哪儿那么多大汉。”

  这口鸡汤灌的干巴巴的,崔燮拒绝喝。

  他强令崔启回去睡觉,自己锁上房门,打开脑内2t的硬盘,闭着眼研究各国美女眼线的画法,预备给高家的戏班子画出个眼线教程。若是可行的话,回头还能印刷成册,卖化妆品教材。

  不……

  不行……

  单出化妆教程反而不合适,居安斋这么清雅的书斋,最好还是走纯文人路线。

  这个图画得简单些,当使用说明书跟着眼线膏一起卖更合适。反正胭脂铺本就是卖化妆品的地方,店家为了卖货卖的好,想法子做得细一点儿也是正常的。

  第117章

  啊!铅笔!你为什么是铅笔!

  世界上怎么会有你这么好用的笔!

  握笔的姿势又舒服又省力,颜色轻重变化又流畅又自然,稍稍一转笔尖就能改变线条粗细……

  打完草稿完全不想勾墨线了!

  一双双眼睛在崔燮笔下飞快成形。

  先一对睫毛稀疏而短的普通眼睛;再画那双眼眼睑合拢后的形状;下面再一步步画出上妆过程

  眼线或细或粗,或长或短,上眼线尾部或尖尖上提、或紧贴眼眶,或微微下垂;下眼线或画全眼,或画一半……

  再睁开眼,那一双双圆钝庸常的眼睛就各自生出不同的灵动韵致,神与化妆前不可同日而与。

  当然,这个眼神或许跟瞳仁里加的高光块也有点关系。

  总之,崔燮对着脑内的大屏小黄片研究了半宿,确实对妆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他还发现不少演员的眼尾妆容里还有晕开的、稍淡的黑色那肯定不能是眼线沾到眼皮上了,应该是黑色眼影粉吧?

  专业化妆师们既然这么化,那眼线就该配着眼影用。

  只是甲煎油调合出来的颜色稍嫌闪亮、厚重,做眼线还行,涂得满眼都是恐怕太夸张,只能先用眉粉替代。

  好在他家现在弄出眼线来,就已经是领先大明化妆品市场了。先让顾客们消化消化,等她们先习惯画眼线,自己估计也能研究出剧里的妆是怎么上色的,到时候还可以出全眼、全脸的妆礼盒。

  崔燮满脑子都是化妆艺术,并未意识到,他一个曾经毫无品位,连同学化没化妆都看不出的直男,在资本力量的驱动下,竟已滑向了妆大佬的深渊。

  他拿透明油纸覆住画稿,转天交给崔启,叫他拿到居安斋加急刻印出来。再叫他跟胭脂铺的崔庭说一声,找人订做个红绫封皮、绒布衬里的致匣子,几管笔头尖细却硬韧的小笔,将眼线膏、说明书和笔都放进盒子里,等高肃派人来取。

  崔启正在胭脂铺里学做伙计,两边都是跑熟了的。因为他身份特殊,说话也方便,交办的事情极痛快地就办好了,反倒是高肃那边订戏班子订得更慢,初八才订下了一个真定来的秋喜班,遣人到居安斋借伙计。

  高肃可是大太监的养子,锦衣卫百户。计掌柜不敢轻忽,亲自抱着几匣眼线膏,还带了上好的妆粉、口脂、面脂,几个心思伶俐的伙计,跟高家管事、秋喜班魏老板一道研究他家中秋戏的妆容和舞台效果。

  魏老板还担心他们这些掌柜、伙计的不懂妆容;或是中间隔了人,说不明白;还带了自家台柱小玉桂来。哪怕这些人不大懂,只要能告诉他们一声画成什么样儿的,他们自己也能琢磨出来。

  却不想计掌柜直接拿出了说明书上面标了不同人物的名字,底下是画儿,画得清清楚楚,活像有那么个原本相貌平平的真人,在纸后露出了一副眉眼。

  不同名字下对应的人物眉形不同,眼睛却都是一样的。

  那眉毛画得有平有弯,不似当今时兴的画眉样子,却也自然得如同天生长出来的。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