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
作者:总裁哥哥      更新:2021-02-17 10:26      字数:2456
  她避之不及的政治争论。

  “你好,你是谁?你不是学校的学生吧?怎么会跟着谢先生一块儿来的?”

  忽然,一道甜美软糯的女声自她的耳畔一侧响起。待她侧首轻轻一瞥,便瞧见一女子,正用着一双极为清澈明亮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自己。

  那女子留着这个年代的女学生所酷爱的俏皮短发,一双浓眉大眼印挂在略带婴儿肥的面颊上,显得极为清秀可爱。使得锦颐不由自主的,便对着她笑了笑。

  谁知,见了锦颐的笑,她便也弯着眼对锦颐笑了起来。也顾不着先前的问题,她重新对锦颐笑道:“你笑得真好看!”

  “我叫袁幼卿,你叫什么?”她又问。

  锦颐被她接二连三提问的模样给逗得一乐,悄悄往讲台上一瞥,见谢锦言还在给其他的学生们讲着些什么问题,并未注意着自己这边,方才也学着袁幼卿的模样,压着嗓音,小声的为她解答道:“我不是这里的学生,我叫谢锦颐,是你们谢先生的妹妹。”

  “啊!你便是先生的那个妹妹!”

  袁幼卿在知道锦颐的名字过后,显然十分激动。原本因为害怕被谢锦言发现而半伏在书桌上的身子,在知道了锦颐的名字过后,陡地便直了起来。幸好因为两人都坐在了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这才未曾被人发现。

  她看着锦颐不自觉的往周边望了望,想起这还是课堂上,便偷偷地又重新半伏在书桌上。她望着锦颐的目光有些火热,却还是对着锦颐有些不好意思的咧嘴笑了笑,“不好意思,我刚刚太激动了!不过......我是真的觉得你好厉害!”

  “没事儿。”锦颐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说到底,她其实并不为袁幼卿知道自己的名字而感到惊讶,因为早在三个月前,谢锦言拿着一份《申报》风风火火的来找自己的时候,她便已然有所料想

  说来,那也是七月份的时候,随着谢锦言去茶馆小聚的事了。

  在同那理直气壮的说出“茶杯”理论的男人辩解的时候,锦颐未曾想过那些文人会将这一场在她看来极为普通的辩解,给撰写成一篇的文章发表。甚至那一篇文章,竟在整个上海都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

  她的那一番辩解,不知不觉的便变成了“女权”两个字最好的诠释。她在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狠狠地出了一把风头。直到不断有其他的新闻涌出,而她也在不曾有其他的举动出现,那些属于她的新闻方才渐渐被人淡忘。

  想着,锦颐瞧了一眼那仍旧在用着极为澄澈的目光望向自己的袁幼卿

  当然,那些淡忘了的人里,并不包括她......

  “你知不知道,虽然《民法》已经规定了男女平等,但每次在我们为文人的‘红颜知己’问题辩论的时候,我们从来都未曾辩赢过!在他们眼里,那好像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

  袁幼卿的神情有些像抑制已久的愤慨,又有些像有人替自己出了一口气般的轻松。总之,在她那张清秀可爱的面容上,她此时的神情是复杂的。

  也许,对于袁幼卿的心情,锦颐是可以感同身受的。因为没有人可以受得了别人潜意识里的低视,即便那人是她自己本身。那关乎尊严。

  但她与她们不同,她是事到临头了才想着要去做些什么、该去改变什么。而她们,则是在一开始便在寻求改变。所以,说到底,她对于袁幼卿的一番话,其实并无话语权。

  锦颐一阵默然,最终,她也还是没有说出现什么。她不知该予以袁幼卿的那一番话怎样的反应,便只好将注意力重新放在了谢锦言的课堂之上

  作者有话要说:迟来的更新,hhhhh

  大概下一章,或下下章是女主改变的转折~

  ☆、第六章

  “先生,关于民党和产党,您是怎么看的?”

  锦颐抬眼的同时,恰好便瞧见了一名身着中山装校服的男同学,正举着手对谢锦言提问。

  1927年,民国十六年,是自华夏民国开始以来,最为血腥的一年。在这一年,同为华夏颇具规模的党派势力民党和产党产生了巨大的摩擦。民党以一种极为血腥的方式,想要将党内的产党势力剔除,产党则自是奋力反抗。

  由是,宁汉分裂、南昌起义、秋暴动、宁汉合流等事由频频发生。

  在这一场两党的对决之中,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支持者,甚至于文坛中的几大文豪也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不、革命的。不、革命的或被当做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当做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做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有人同情产党人士的无辜被害,由是写下。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人同情民党被产党的压迫,同时驳斥道

  “产党势力范围内也天天残杀右、派。”

  两党之间,人们大略也只是知道,这场战斗的明杀与暗杀的合计人数约为万人,其中多半是糊里糊涂便死掉的纯粹青年。究竟是那一方人杀的人更多,根本便没有一个定论。

  这两者究竟谁对谁错,或者谁错了,谁更错,连当世的几大文豪都还在争论不休,未能给出一个答案,更别说是这些还未出师的学生们了。那男学生纠结了许久才将这个颇为敏感的问题问之于口,无非便是想听听谢锦言的看法罢了。

  谢锦言听了那男学生的问题,忽然便低垂着头沉默了。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他都是鲜少有这样一言不发的沉默的时候的

  但凡他有些什么想法,他都决计是不吝于告知于人的。而这学生所提出的这场内乱,已经是在四月份便有了苗头的事了,他的心中必然是很有些想法的,且这些想法,他必然已经同他的那些挚友们一同谈过。

  锦颐敢如此断定。

  可是......现下他却为何不将那番想法直接说道出来呢?一下子,锦颐对谢锦言反应的好奇,渐渐压过了她心中对政事的抗拒。

  包括锦颐在内,谢锦言迎着教室里所有人的目光,仍旧半低着头,作着一副思考与为难的模样,缓慢的迈着步子踏下了讲台。

  他站在离第一排的学生们极近的地方,以一种极为沉重的姿态叹了一口气

  “说到底,这两党之间谁对谁错,也轮不到我来给出一个答案。但如若非要我来说的话,我也只能说一句至少,产党的南昌起义和秋暴动是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无可非议。”

  很简单的一句话,谢锦言没有再多说其他的什么,但光是这句话便已足够表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