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作者:总裁哥哥      更新:2021-02-17 10:28      字数:2484
  将林世源给扶持成为那所谓的“满蒙王国”的傀儡皇帝,只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林世源竟然拒绝了。

  不仅如此,甚至还因为有关“日本人谋杀了林昌庸”的消息随之曝光,东北一度掀起了反日狂潮。据谢锦言信中所述,另还有十五个省的代表在上海召开了反日大会。

  华夏人向来如此,任南京政府同那些北洋军阀斗得如何不可开交,那都是咱们华夏国内自家的事,与你日本有何干系?原本“五三惨案”一出,国人们便大多都对日本人十分抵触,更何况现在日本人对内蒙古和东北的野心已然是昭然若揭了。

  那些原本还对秦非正不断挑起国内内斗不满的人们,一下子就全把不满与愤怒给转向了那些日本人。而秦非正这人向来也会顺着杆子向上爬,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让国民政府赢得国人支持的机会,第一时间便做出了决策。

  于是便有了谢锦言信里所说的第二件事南京政府废除了所有的中外不平等条约。

  将三张信纸重新叠好放回到信封里去,她已经不需要再往下看了。

  纵然是因为多方原因而下了决断,要废除中外不平等条约,但秦非正到底还是个政治人,目光并不浅显。

  不论怎样看,如今华夏的实力都并不强悍,她不相信他会如此轻而易举的就选择与列强闹掰。所谓的“废除不平等条约”,不过是换了个更体面的说法,给列强大开方便之门罢了。

  锦颐手里攥着谢锦言的来信,皱着眉,久久不能松开

  在未能得知时势现状之前,她虽然挂念着、担忧着,但因为不大了解,却也还能一心一意的将心思给放在训练上面。现在她从谢锦言的来信里看见了她想了解的东西,但她的心却反而又有些不怎么放得下了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日本侵华的开始,便是趁着华夏内战的时候吧……

  “咦,锦颐,你不舒服吗?”与锦颐同一寝室的室友,在路过锦颐床位面前时,看见锦颐脸色不大好,忍不住关心道。

  虽然是同在一个寝室里,但锦颐除了方舒蓉以外,是很少与寝室里的其他女生交流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他的女生们就不对锦颐感到好奇了。

  事实上,她们知道谢锦颐是与她们不一样的。光是步兵队的训练量,便比她们女生队的训练量多了许多,但即便不是同一专业队伍里,她们也还是从一些教员和教官的嘴里,听说了谢锦颐“死不要命”的名声的。

  她们这些人,有学识有文化,在报考国民军校以前,多也是家里娇养着长大的。女生队的训练任务虽及不上其他正规军人的训练,却也决计是无法与轻松挂钩的。但出乎所有女生队教员和教官的意料,这些娇滴滴的“小姑娘们”,竟然从来没有一个人叫喊过一声“苦”。

  他们不知道,甚至连锦颐自己也不知道,这里面大部分的功劳,都是归属于她

  这群女生们,是受了锦颐的影响。

  “啊?”突兀的听见有人在自己身前唤了自己一句,锦颐抬起头来,看着身前有一张颇为眼熟,却又叫不上名字的女生,想了半天,才回道,“哦没有,我这正看信呢。”

  说着,锦颐还抬起了攥着信的手,在那女生的面前晃了晃。

  等那女生松了口气离开之后,锦颐方才将谢锦言的信给放到了一边,重新拿起了另一封署名为“袁幼卿”的信。

  暂时放下了对时势的担忧,锦颐望着袁幼卿的信,心里再一次浮上了些许淡淡的心虚。

  良久,她才将袁幼卿的那封信给打开

  袁幼卿的信并不如谢锦言的那般厚,锦颐打开了信封,才只从其中抽出了一张薄薄的纸。

  将那信纸展开,锦颐一行一行的看了下去。

  在她的想象里,她料想过许多种有关于幼卿对自己的抱怨,以及她对自己“讨伐”的可能,但那些她所料想过的所有包含着抱怨的话语,却一句都没有在袁幼卿的信里出现过。

  “锦颐,我原本以为,如同你一开始那样,写出犹如利刃般尖锐的惊世之语,已经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女子爱国的方式了。但就在我决定要将你当做我人生奋斗的目标的时候,你却又给了我当头一棒……”

  “锦颐,我真羡慕你!”

  她在信里写道。

  她并不怪罪锦颐不曾告知她一声,便独自跑去报考国民军校。相反的,她对锦颐能够如此洒脱、毅然决然的做下参军的决定感到十分的羡慕。

  她是爱国的!她与那些只懂得儿女情长的女子不一样,与那些只懂得喊口号的“爱国”人士不一样!甚至,她与女生队这些只为逃避家庭不自由烦恼的女生们也不一样!

  自己早该知道,她是不一样的……正如她所说,她是没有办法像自己一样,可以毅然决然的选择参军的。她只要一走出来,代表的便是袁家。袁二爷是连秦非正夫妇都要喊一句“二爷”的人,他的女儿怎么可能去上战场呢?秦非正如果拿捏住了她,岂非等同于拿捏住袁二爷?

  锦颐叹了一口,叹世事难料

  华夏多的是想着要“独善其身”的人,好不容易出了个想要“兼济天下”的人,却又不得不为身份所困。

  但是,想要救国,似乎也并不仅仅只有参军一条道可走的……

  锦颐拿起谢锦言和袁幼卿的两封信,跨着大步走到了窗边一处空着的书桌上。拿起几张白纸,便给谢锦言和袁幼卿写了两封回信

  写给谢锦言的,除了也表达了一番对家人的思念以外,更多的还是嘱咐着谢锦言多留意一些时势的走向,写在信件里寄来给她。

  至于袁幼卿……锦颐在回给袁幼卿的信里安慰道:“救国之路并不单一,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均是出路。华夏文人颇多,文化这一出路已近饱和,是以我转而参军。幼卿虽无法参军,但以幼卿的势力与条件,若能以其他的方式救国,于华夏而言,必定也是如虎添翼……”

  锦颐想要指引给袁幼卿的“出路”,其实是经济。

  袁二爷旗下的势力原是黑帮,但近年来,袁二爷旗下的那些人却已然是大多将生意给摆在了明面上,整个上海滩的经济链,百分之七十都仰仗着袁二爷来运转。袁幼卿若是转而走经济这条路,必定是要比旁人方便许多的。

  “华夏无疑是缺钱的,尤其是在经过那些外国人几番压榨之后的华夏。我知晓幼卿你是生了参军的念头,可是,打仗也是需要花钱的。华夏技术不够,生产不了大批的枪支弹药,便只能去洋人那里买。华夏如果自己有钱,那么,不仅眼下的枪支稀少的问题可以得以解决,甚至华夏还可以自己出资研究怎样制造枪支弹药……”

  锦颐同袁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