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
作者:总裁哥哥      更新:2021-02-17 10:29      字数:2472
  口有什么不对的。她只自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稍稍调整了一下状态,便跟罗弘毅借了电话,给高双城打了过去。

  打电话之前,关于高双城来电的原因,锦颐料想过很多种可能,唯独一样,她没料想过,高双城给她打电话的原因,竟是要让她立即领着红七连的士兵们回去……

  “为什么?”锦颐问道,“沈阳有难,辽宁有难,甚至于整个东北有难,为什么营里竟会让我们在这个时候回去?!”

  日军攻进了沈阳、长春,东北军的士兵们奉命不允抵抗,这些消息,她不信民军各部队会没有得到消息。可是,在这种时候,营里却下了要他们回到南京的指令……

  这便是要让他们什么都不管不问,要让他们看着东北被一步步侵占了……

  锦颐简直是不敢相信。

  “营里还没怪你擅作主张,不及时领着红七连的士兵们逃离沈阳赶回南京,反而还领着他们去同日军硬抗呢!”

  高双城的语气极其不赞同,甚至在电话里,便直接表达了对锦颐此次行为的不满。

  隔着电话,他不耐道:“行了,别说那么多了,你立刻领着士兵回南京,这是命令!”

  “啪”地一声,高双城话音才刚刚结束,便立即将电话给挂断的。

  锦颐望着手里的话筒,有些茫然若失

  她做错了吗?难道他们不该同东北军的士兵们一起抵抗吗?凭什么仅仅是那些“长官”们的一句话,便要让东北军那样多的士兵们全部活生生的等待死亡?凭什么日寇攻了进来,他们却连反抗都反抗不得?

  “我做错了什么?”对着罗弘毅,锦颐忽然沉声问道,嗓音有些暗哑。

  她没做过领导人,她不懂得政治,所以,她看不懂他们所谓的“考量”。她问罗弘毅,仅仅因为罗弘毅也是个站在政界高处的人,她想从他的嘴里得到答案。

  罗弘毅知道锦颐在问什么。刚刚锦颐打电话的时候,他离得近,一字不差的将她同那教导员的通话听到了耳里。

  大约因为是她救了自己和妻子一命,罗弘毅的心里下意识的对她感到亲近,要不然,他一个能坐到省长位置上的人,也不会因为她先前的一个眼神,便莫名的感到心虚。

  “唉,”他叹了口气,也不直接回答锦颐,首先问道,“东北军有多少人?”

  “二十多万?”锦颐犹豫了一下,有些不是很肯定的说道。就这个数据,还是她曾经在报纸上无意间看到的。

  罗弘毅点了点头,却又只说,“纸面上写着的,东北军确实是有二十多万。”

  这是什么意思?不用罗弘毅解释,锦颐自己变懂了

  这个时候,军队里吃空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因为每个士兵的军饷都是规定好的,每个人只能按量领,所以为了多领些军饷,绝大多数的军队都会比真实的人数多报许多。

  明面上,东北军说是又二十多万的将士,可实际上,谁又知道那真正的人数是有多少?

  “那也比日军多许多。”锦颐明白罗弘毅的意思,却并不意味着赞同。她皱了皱眉,当即又反驳道。

  “是,是比日军多许多。”罗弘毅承认了锦颐的话,“可是,你就是个军人,你自己应该最清楚,战争的胜利是以人数空谈的吗?如果是的话,义和团的人还少吗?不照样是被八国联军打得挺挺的?”

  打仗看的是什么?是士兵的素质以及军队的装备。

  虽然第七旅的将士们是东北军的锐,可这一支日本关东军却同样是日本陆军的主要战力。日本法西斯穷兵黩武这样多年,武士思想深入人心,仅以士兵的素质来看,对比第七旅的将士们的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日本的发展要比华夏快上许多,军队的装备同样也比华夏强上太多。

  关东军在北大营发射空包弹是一个试探,可他们在其他地方的进攻却决计不是试探。他们试探东北军的态度,只是为了即时更改策略,决计不会因为东北军的态度而放弃侵略的脚步。

  不过是东北军“不抵抗”的策略,更使得他们侵略得明目张胆罢了……

  她必须得承认,她有些陷入了自己思想的误区

  受着后世记忆影响,她一心只想着着要反抗、要斗争,可她却忘了,这是热武器时代。从始至终,她从来不曾仔细的将日本军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

  北大营一战,他们在北大营门口,用剩下的两千多人才灭了对方最后的数百人。那么,在其他地方又会怎样呢?

  依着罗弘毅的解释来看,即便东北军去反抗了,那也只会是白给。

  锦颐明白他的意思,可是

  “那就这样不反抗啦?那就这样等死啦?难道因为你们的不抵抗,北大营的将士们有少死一个?”锦颐问道。

  就算是她先前估算错误吧,可是,在她看来,关于“反抗”这一点,终究是不会错的。

  而罗弘毅直到现在也没真正替她解释到点上。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日军的理解,大家不要被那些什么抗日神剧给误导了,早期的日本关东军很牛,加上日本火力装备很牛,加上东北好些火车线路被日本把控,东北军的兵力很难及时集中,所以才说是东北军对上日本军是白给,这是史实。

  当然,作者君理解小天使们的想法,也理解小天使们的愤怒。所以这也不是为谁洗白,只是站在一个比较公正的位置上,以他们的角度,说一下为什么他们都会做出一个“不抵抗”的决定,想让小天使们再把整个事件了解得更透彻一些。

  虽然有些冒险,但作者君还是想写自己想写的东西,爱你们,么么哒(づ ̄3 ̄)づ

  ☆、第三十九章

  “沈阳在确定向日方打开城门之后,日方向沈阳的攻击已经逐渐停止了。”罗弘毅以一种极其平淡的语气向锦颐阐述着这一“事实”。

  他的意思是,东北军如果殊死抵抗,反倒可能会死更多的人。

  他只说到了东北军的将士们,却一点也没提到省里的百姓们应该如何。兴许,他们并没想到日军是来侵略的,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想过百姓们会受到怎样的迫害。兴许,他们也想过了,毕竟“五三惨案”的惨象仍旧历历在目,可是,他们却还是这样决定了。

  罗弘毅话说到这里,锦颐本身又并不愚笨,自然便也就能够料想到他们的用意了。

  其实,不管他们是仅仅以为日本是来挑衅,还是真正意识到这是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有关“不抵抗”的这一决断,应当都是不会变的。

  或者,这便是政治家和普通人的区别。

  一个人站得高了,要考虑的东西便也就多了。甚至,往往走一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