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
作者:总裁哥哥      更新:2021-02-17 10:38      字数:2478
  掉集些他们在北京的兵力,把河北给安定下来就是。

  听得韩越给了个“有八成把握能在半个月内解决鬼子”的答案,锦颐便挂断了电话。而后,又出了房间,找到了唐士奇,让他去找人写告示,告诉回到了开封的百姓们,凡是去到花园口和赵口帮忙重筑堤坝的,扛东西也好、垒堤也罢,统统按工作量来发粮食。

  这样一来,受着饿的百姓们重新找到了可以养活一家人的办法,他们本身的筑堤工程也可尽快结束。全当他们是又招了那么多的临时工来,把财力的损伤减少到了最小。

  八月二十三日的时候,韩越果然按着自己的承诺,诱敌深入过后,一举剿灭了狂妄自打的鬼子兵

  在日本国内,除了军中极少数的中佐以上的军官以外,很少有人知道华夏有一支叫铁血军的军队,向来就是压着他们的军部打的。待在日本的那些百姓和士兵,大多数的记忆都还停留在八国联军一万多人就打开了华夏国门的时候,压根就没多少人告诉他们,原来他们自己的军队,还有那么多的人折损在了华夏人的手里。

  这也就直接使得那些新补充进入驻华军队的日本士兵们十分的狂妄自大、急功近利,在韩越战略性的牺牲了他们缉拿的、用来假扮成铁血军士兵的部分日伪军以后,直接放松了他们的警惕,将他们一击毙命。

  而除此之外,便连在广州的铁血军军部将领,也因有张腾飞的指导作战,迅速在同鬼子的作战中取得了优势。

  战争接连的失败,兵力的大量流失,使得鬼子一时间无力再发起大规模的战争。伴随着华夏全国人民的狂欢和心中燃起的对于抗战全面胜利的希望,鬼子和华夏的战争,被迫进入到相持阶段。

  或者说,现在害怕他们乘胜追击,乘势向北攻去,一举安定下整个华北的,应当是鬼子。

  九月二十八日。

  在黄河筑堤攻城已经进入了正轨之后,锦颐便没有执意再继续留在开封,而是留下了唐士奇继续监督施工,自己回到了武汉同韩越共同商讨化被动为主动,平复华北的事宜。

  彼时,已是合肥和广州两场战争胜利的一个月后。

  正当英法两国面对纳粹德国的扩张野心仍旧施行着绥靖政策,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着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会议的时候,在由铁血军亲自驻守的各大城市,北京、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各地,忽然在上午十一点整,同时飞过了数量战斗型霍克机

  作者有话要说:抗战中后期的鬼子质量确实比不得早期的关东军,这里女主干死了岛国这么多士兵,想来也应该到了鬼子士兵良莠不齐的时候,所以这时候的武汉会战,作者君就给直接蝴蝶掉了。之后,也应该渐渐到了华夏化被动为主动的第二阶段~

  爱你们,么么哒(づ ̄3 ̄)づ

  ☆、第一百一十四章

  如同上海、北平、南京这几个铁血军常驻着的城市,防空装置已然十分完善。远远地监控到了鬼子的霍克机,便赶在其进入到城市范围内之前,立刻采取了应对措施。

  但如同武汉、合肥这些城市,他们也才刚到不久,还是等到了鬼子的霍克机飞到了城市的上方,才有在防御工事里监控着空中情况的士兵发现不对劲。

  彼时,锦颐已经回到了武汉,而韩越还仍然驻留在合肥的第一战线。

  “咱们统共有多少驾霍克机?”

  得到消息后,锦颐第一时间就赶到了随行远征的空军临时驻营去了解情况。

  此次往开封和武汉来的时候,因为是一次远征,为了避引起鬼子的注意,他们并没有带上军里的空军团。后来,还是韩越看着要同鬼子要在合肥开战了,这才紧急从上海让人调了些空军兵力来。

  其中,为了应对鬼子的猛力进攻,他把绝大多数的空军战士都掉到了安徽的各个地方,留给武汉的,反倒成了极少数的一部分。

  “十五驾左右,他们两个班的班长已经全部把人集合完毕,开着机子去应对鬼子了。”

  说话的是负责在空军临时驻营当守卫兵的连长。

  锦颐听完他给的答案以后,正把头给抬了起来,眯着眼想要看看天上有没有战斗机要准备开始作战的迹象。心里头还憋着一股气,盼着守在碉堡等防御工事里的士兵能重创鬼子的霍克机,和空军战士能够及时赶到战场。

  谁想,那鬼子的霍克机压低了飞行高度以后,锦颐也就是眯了眯眼的功夫,便发现了鬼子动作的诡异

  他们的的确确是降低了霍克机在空中的高度,也的的确确是做出了预备向地面投掷出炸、弹的动作。但谁又能想到,那些鬼子们一个个的,开着霍克机在空中盘旋了五六分钟以后,从空中抛洒留下的,却是一张张巴掌大的纸张在空中飞舞。

  那些鬼子把纸张全部倾洒完以后,还没等到纸张落地,也没等到铁血军临时驻守在武汉的空军们追上他们,就“哗”地一下又转过了方向,往来时的地方飞了回去。

  “去让通信处的人通知他们回来,不要去追了。”

  对着身边同样愕然的守卫兵连长嘱咐了一句后,锦颐有些莫名其妙地皱了皱眉。她心里觉得有些荒唐,觉得鬼子总不可能是从国民政府那里得来了灵感,也对着他们来了一次“纸片轰炸”。但似乎除了这个理由以外,她也想不到还有什么其他的理由能解释鬼子的这一举动了。

  弯了弯腰,锦颐最终还是捡起了其中一张飘落在地上的纸张。那纸张两面都印着有字,锦颐先看了第一面,把纸张翻正了来看

  纸张上书“顽固抗战的将士们,我皇军进入华夏,并不是意味着我大日本帝国将成为华夏的仇敌。恰恰与之相反的是,我们正深切地期盼着华日两国能够在国际上齐手并进。如今,民军几度被我皇军打败,你国家百姓,更有众多人向我皇军投诚,组成我皇军在华的军队。铁血军和产军的将士们,为什么不让我们放弃战争,共同创造属于华日两国更辉煌的未来呢?”

  除此之外,纸张上还插着一幅画,大致是在外远征的士兵们思念着家乡的亲人,用以勾起“顽固抗战的将士们”的思家之情,诱使他们主动放弃战争。

  这些纸张、传单,是来自日本的劝降书。

  如今的华夏,有两支军队是日本的心腹大患。一是惯来活动在南方的、坚决抗日且不可撼动的铁血军,一则是北上抗日、选择埋伏游击、时不时予以鬼子分散队伍沉重一击的产军。

  产军的人和力量或者敌不过铁血军,但它一小股一小股人员的分散游击作战,却也总能叫鬼子们在不经意间就被歼灭。但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