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5
作者:张鼎鼎      更新:2021-02-17 21:58      字数:7564
  情理之中,不过后来来看望他的人多了,他也就听出些别的味道了,于是这一天,他看着刘文表情温和,再想到自己总算是个病人,就大着胆子道:“大郎,你到底是如何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

  “那茶花呀。”

  “她昨天醒了一会儿,想来是问题不大,等她完全好了,就负责养猪吧,至于养多久,那就看她喝了多少汤。”

  “啊?”

  “当然,对她有优惠。”刘文的眼睛终于离开了书本,看了郑定辉一眼,似笑非笑的道,“一天的工钱,就给她算六十文吧。”

  “为什么和我错了这么多?”郑定辉脱口而出,说出之后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是不是想将她添到房里啊。”

  “什么叫添到房里?”

  “红袖添香啊,你们读书人最爱的,现在又没了孙二狗,刘家又将她赶了出来,等她醒了,到县衙呈诉了,你们自可以……”

  他一开始说的很兴奋,说到最后一句,戛然而止,有些怯怯的道:“我、我就是说有这么一种可能,不过胡乱说说,胡乱说说。”

  “呈诉……看来你对大珠朝的律法研究的也不错啊。”

  呈诉,就是呈诉离婚,就是说,夫妻双方,如果有一方做出了类似天理不容的事情,另一方就可以到官府呈诉,届时就可以强制离婚,虽然一般的都是什么“妻背夫在逃”、“夫逃亡三年”、“夫逼妻为娼”之类的事情,但像孙二狗这样的,刘茶花若真去呈诉,想来也是可以成功的。

  不过这种律法,一般老百姓是模糊的,他们大多也就只知道七出三不去,女方要想再嫁要不被休,要不就是丈夫死了,自己却是没什么主动权的。郑定辉说的这个呈诉,在现实中也很少见。

  郑定辉有些得意:“那是,要知道当年我在王普县,没事没少去看县太爷开审,看罢还要听别人说,对于这大珠朝的律法呀,我、我其实也不是怎么熟悉的……”

  他本来想说自己熟悉的不得了,再一看刘文的脸色不对,嘴边的话就又转了一个意思。

  他这么说了,本以为就会安全些,哪知道刘文还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不熟悉?”

  “不熟悉!”

  “既然不熟悉,那就多熟悉熟悉吧。”

  “啊?”

  “我看你这天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明天就给你找一本大珠朝的律法来?也不要求多,一天背出十条就行。至于抄写默诵嘛,等明天你好了之后再说。”

  郑定辉瞪着眼,过了半天才憋出一句:“我背诗词还不行吗?”

  “背诗词做什么?背律法,将来你也能做一个讼师。”

  作者有话要说:俺错了,俺上一章忘了重复昨天是星期一--咳咳,扭动的说,那啥,星期一人家休息,不更新的,俺一星期休息一次,就是星期一,还有就是,俺每个月那位亲戚来的时候,要额外休息一天,咳咳,也就是最多俺每月休息六次,少的话是五次,其他时间……若没有意外的话,都是会更新的

  三千字,正常更新,然后弱弱的说,俺那位亲戚貌似又要拜访的迹象了,如果明天来了,就只有再停一天,如果没来,那就继续……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从上辈子起,刘文就有一个特性,那就是说到要做到,特别是在压迫人这方面,第二天就给郑定辉找了一本大赵朝的律法让他看,郑定辉抱着那本古卷欲哭无泪,直恨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多嘴,管那孙二狗是死是活,是要再娶还是和离呢,根本就和他没有一文钱的关系呀!

  而就在他在这边用功苦读的时候,孙二狗那边也开审了,对于他这一次来烧刘家的鸡窝,里正刘汉山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虽说他们知道了这变蛋的法子,可是最初做必定没有刘家的好,就算他有渠道吧,要让别人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刘家的鸡窝烧了,光鸡都不知道损失了多少只,家中还出了这么档子事,要做变蛋总要再等等,这就为他们争取了时间其他三家他还不放在眼里,所以说起来,他倒是这次火灾的受益者。

  但他当时可也是在刘家的!孙二狗这幸亏烧的是鸡舍,若烧的是主屋,那不就有可能把他也给烧死了吗?一想到这些,他也是恨不得将孙二狗剥皮抽筋,而且他也意识到,不能再让这孙二狗回来,他现在都能杀人放火了,若是再回来,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因此,不用刘文说,他就自动的召开了家族大会,将孙二狗赶出刘家村,同时对孙家做出了处罚。

  孙刘两个姓,不过孙家在刘家村人少力薄,刘汉山又是里正,开过了家族大会的决定孙家也是不敢抗衡的,因此这孙二狗自己的六亩水田就被征到了刘家,而孙二狗本人,也不算是刘家村的人,哪怕他以后坐牢回来,这里也再没他一席之地,不过没有人认为他还能回来,县衙的判决已经下来了,流放二十年,而且是在吉安关!

  就算是刘家村的普通老百姓,也是知道吉安关的,这就像生活在大宋朝的普通市民也绝对会知道辽国和西夏一样。吉安关是大赵朝的最大名鼎鼎的边关,他直接对着关外的戎族,说起来大赵朝还算是平静的,目前的皇权还没有发展到极致,坐在龙椅上的那位还是要和下面的臣子共治天下,内阁没有盖大印的圣旨,下面的官员甚至可以不领。

  在这样的约束下,皇帝虽说不上多么圣明,但也没有将国家弄的一塌糊涂,天下虽不能说风调雨顺,但大体上却是过得去的,但戎族,却可以说是所有大赵朝人心中的一根刺!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戎族的这根刺带来的是恐惧,刘家村的村民其实并没有真正受到过戎族的伤害,可是从口耳相传中,他们将戎族的恐怖无限度的夸大了,因此在听到孙二狗是要到吉安关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回不来了。

  在这个判决下来的时候,刘茶花已经醒了,虽然还有些虚弱,可是意识已经清楚了,知道孙二狗被判二十年,她的表情有些麻木,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开口:“这么说,他不会回来了,是吗?”

  她娘抱着她大哭:“我的妞儿呀,是,他不会回来了!到了吉安关,戎族人会杀了他的,他一定不会回来了!”

  刘茶花愣愣的,然后才慢慢的吐出了一口气,听到孙二狗回不来了,她没有太多的悲伤,却也没有太多的喜悦。在最初,她就没有相中孙二狗,她自幼长得美,村中人都说她这样的模样,是要去做城里人的,说不定,还能做个官夫人呢,若说她没有做过这样的梦,那是瞎话,她的确是想过的,但是等她慢慢长大,也知道,那样的梦有些太遥不可及了,所以她那时候所想的就是,找一个家境好的,对她好的,愿意照顾她,也愿意,让她补贴一下家人的。

  她理想中的丈夫,是一个老实、肯干、忠厚的,可是村中这样的人家都不愿娶她,不是她不好,而是村里人都知道,要娶她的话,就要照顾她家,要帮衬她那个瘸了腿的哥哥,而她,还是没有嫁妆的。

  当然,若是要等的话,她其实还是能等到一个良人的吧,可是孙二狗上门了,带着两亩上好的水田,这是她家无法拒绝的财产,于是,她嫁了。

  最初,也不能说不好,虽然孙二狗好吃懒做,可也是真的喜欢她,她还记得他说的那些羞人的话,那时候,她在院子里喂鸡,他也要缠在她身边的,那时候她就想,若是能这样,其实,也是不错的。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是从她和别的男人打招呼的时候,还是从她第一次生气回了娘家的时候呢?

  她自然也是知道男女不好太亲近的,可是都是村中的人,都是叔叔伯伯大哥大嫂叫大的,难道在遇到的时候连声人都不叫吗?而面对这样的委屈,她就不能到娘家躲一躲吗?

  其实,根本就没有变吧,不过在最初,孙二狗掩饰了自己的本性,而她,被迷惑了。

  “妞儿……”

  见她半天不说话,她娘有些害怕,她回过神,对她娘勉强的笑了笑,她娘道:“妞儿,那狗东西被流放了,他的地也被了,你以后可有什么打算?”

  刘茶花摇摇头,她一时还想不到这些,她娘停了停,最后还是咬牙道:“妞儿,还有一件事先前没对你说,其实这次你能活过来,多亏了刘文家愿意给你熬参汤,不过、不过……”

  “不过什么?”

  “妞儿呀,你以后是想回家呢,还是做工啊?”

  “娘,那参汤要不少钱啊,这刘文家也不会给我白喝的,你卖了什么?”

  她娘叹了口气:“咱家还有什么好卖的,除了你也就是我,你还算是孙家的人,也只有我……”

  “卖我吧。”不等她说完,刘茶花就道,“我回去也没什么用,不如就在这刘家做工,不是都说他家的工钱足,饭食好吗?我在这里,却是来享福呢。”

  她娘有些讪讪的,过了半响才道:“但你和那孙二狗,还是夫妻哩。”

  刘茶花愣在了那里,她娘连忙道:“我问过了,他做了这天理不容的事,你们能不算夫妻的,只是要到县衙一趟,你、你愿意……”

  刘茶花没有说话,只是有泪水从她的脸上划过,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哽咽的开口:“我愿意,我愿意!”

  刘茶花这边要去和孙二狗呈诉,而那边郑定辉也要到刘家入籍,郑定辉在刘家做了两年的长工,不过因为他坚持不肯卖身,所以户籍还是自由身,当然若是刘文愿意,随时可以拿着那张他按了手印的契约书到县衙立案。

  “你真的要让我……立到你们刘家?”

  坐在驴车上,郑定辉还有点不敢相信,刘文看了他一眼:“怎么,你不愿意?”

  郑定辉看了一下他的脸色,小心的开口:“不是,就是觉得有些怪,那二郎同意?英儿同意?”

  “你刚才不是问过了?”

  郑定辉抓抓头,他刚才是问过了,不过他总觉得这事有些玄乎,这是要让他入籍啊,从此以后,他就是刘家的一份子了,将来就是分家,他也可以分得一份了……他连五文的工钱都拿不到,刘文会这么好心的给他分家产?而且,就算是真的,他也是有些别扭的,这入了刘家的籍,那他过去的身份算什么?

  “你不用改姓的。”

  他正想着,听到刘文这么说,他吓了一跳,停了停才又道:“那我这……算是义子?”

  刘文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你想做我儿子?”

  郑定辉连忙摇头,刘文又道:“我爹娘已经去世,谁能你做义子?”

  “那、那……”

  “户籍上改为刘,对外面,你还说姓郑也好,等将来你要再自立门户,也可以再改回来。”

  “啊?”

  “怎么,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郑定辉连连摇头。

  “那你那是什么表情?”

  郑定辉连忙捂住自己的脸,做了这个动作又觉得有些太夸张,随即又讪讪的放了下来,他有些别扭的道:“你突然对我这么好,我这不是没想到吗?”

  他嘴中说着,心中则在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报答救命之恩?这么说,他这么一刀还没有白挨?他这么想着,突然觉得自己的头被抬了起来。

  “你、你干什么?”

  刘文微笑的看着他:“想知道原因吗?”

  郑定辉突然觉得自己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下意识的想往后缩,但却被刘文捏着下巴,虽说他是可以将刘文推开的,可是再借给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啊。

  “因为我觉得,你真的是皮糙肉厚啊。”

  “啊?”

  “耐磨呀”

  刘文最后一句的声音拉的很长,声音还微微的上挑,带着几分欢快,和刘文平时的语气大相径庭,但郑定辉却从其中,听出了自己悲惨的未来。

  作者有话要说:羞愧的爬上来,俺昨天就开始准备接驾了,可是……抓墙-_-!

  关于这个刘茶花,唔,这几章的确是没少写她,可是,她真的是有用的……如果俺的思路不出问题的话,擦汗……

  恩,今天有点晚了,留言明天起来回,谢谢大家的支持!

  三千字,分别是susuweed给俺的《斯斯vs.石头》的两千,以及三步的藏五千四的一千,不过因为这里的藏到六千了,积分到五千万了,所以就是,减三加二,二十一万七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郑定辉的户籍移到刘家后,刘文特意买了一头猪,在刘家村开了三天的流水宴,其实这所谓的宴席也就是大锅熬菜,不过这菜是配着骨头汤熬得,每一锅里都放足了肉片,一勺盛下去,总会带出几片白花花的大肥肉的,此时已经将要到三月了,村中人过年吃的那些油水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吃着这带肉的熬菜一个个都很是满足,更何况刘家的蒸馍还是管够的,这一大碗熬菜两个蒸馒头,不说别的,总是混个肚圆,因此人人见了郑定辉,都是喜笑颜开的,说两句恭喜的话。

  不过在这里也有个问题,那就是关于郑定辉的称呼,过去别人说起刘家两兄弟,就是大郎二郎,现在这大郎没动,二郎却有了变化,虽说只是二郎变成三郎了,但人们叫刘武二郎早已经习惯,现在突然转口也不容易,不过刘文却已经想好了,待人们问到,他微微一笑:“大家不好改口那也不用改,叫定辉嘛……就叫小二好了。”

  这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花有才道:“大郎,这个称呼……好像有点不太妥当啊。”

  “唔,花叔这么一说,倒的确如此,那不如……就叫刘二?”

  虽然这个称呼也不怎么好听,但有前面那个小二做铺垫,众人都觉得这个更好一些,不过也有那种事多的,对刘武这么说:“二郎,这么一来,可就是他成了刘家的老二了,将来分家时……那不都分的是你们的吗?”

  对于这样的话,刘武一般的回应就是笑笑,不提这两年中他对郑定辉早就改观了不少,就说他这两次都为刘家受伤,他也觉得他是劳苦功高的,特别是这后一次,他听别人说了,若不是他挺身而出,那被刺的,可能就是自家大哥了,自己的大哥可不像郑定辉这么皮糙肉厚的,这被刺一刀难说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凭这个,他也会认这个兄弟的,更何况他们家的家产,一多半是自己大哥挣下的,一小半却是这郑定辉的功劳,若只是单凭他种田,现在连吃糠面都为难呢。

  而且,在要将郑定辉过继过来的时候,刘文已经问过他和英儿了,他们当时都是同意了的,因此,若有人说的太过火了,他就瞪大眼道:“那要不,我就去问问二哥?”

  他这话一出,那原本想说什么的自动就住口了,从去年开始,村中大多数人家的菜都指着郑定辉卖高价呢,要是这话传到他耳里,不是给自己找损失吗?

  就这样,郑定辉就算是正式的过继到了刘家,人们见到他,虽然有时候还会忍不住叫小郑哥,但渐渐地也会叫他刘二或是刘二哥了。而在这差不多的时间,刘茶花也到了刘家做长工,和郑定辉当初不同,刘茶花是定了身份的,她醒后,刘文给她算了笔帐,她喝了十多天的参汤,一天按一两银子算,也是十两,刘家给她打一个对折,也是五两,刘文当时是这么和她说的:“五两其实不多,你若是想找其他工作,就去找其他的工作,若是不想,就在我这里做工,每日有六十文的工钱,一日六十文,十日六百文,不用三个月,这笔钱你也就能做到了,所以这个卖身契……你其实也是不用签的。”

  听了这话,刘茶花有些发愣,沉默了好久,才道:“那我,可以在这里多做几日工吗?”

  听她这么说,刘文笑了起来:“自然是可以的。”

  “那我……还是签吧。”她说着,又低下头,然后才有些紧张的道,“我回去,也不知道要如何,我、我,我可以少要一些工钱,三十文,不二十文,十文就可以,我就想在这里做工……”

  她这么一说,刘文倒有些不好接话了,其实他没想过要刘茶花的银子,要刘茶花的娘做保证和让刘茶花在这里做工,都是为了不开这个口子,他就想着走一走形式,就将这个事了解了,哪知道刘茶花却是这个态度,不过他再转念一想,也能想明白,刘茶花回去又能做什么?她和孙二狗呈诉了,虽说不是寡妇,也是和寡妇差不多的形式,她人在这村中又算是出挑的,以他们家的情况,回去后,不知道会招惹什么麻烦。

  而到时候,她的父母八成是不会护着她的不是他们不爱她,而是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事情,比她更重要。她和孙二狗当时好歹还是夫妻,这回去后,却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合适的,万一再遇到之前就有什么流言出来,以后就难办了,不过在他们这里,也有点问题,现在他们家虽也有请帮工,但都是临时性质的,家中的人还是他们四口,而他和郑定辉刘武又都是男子,英儿还有些年幼,加了一个她,对她对他们都不好。

  “我什么都能做的,养鸡喂猪锄地,还有、还有捞鱼!我捞鱼也行的!”

  见他不说话,刘茶花连忙道,又说自己别说十文了,五文两文也是可以的,她已经想清楚了,再回去,自己的日子只会更难过,她过去一心补贴娘家,就算是嫁给了孙二狗,也会不时的往娘家带一些东西,听到她大嫂怀孕,她连夜赶制棉袄棉裤,将自己打细算省下来的白面送过去,为此还挨了孙二狗的一顿打。

  她以前没觉得这有什么错,因为村中的闺女大多都是如此,娘家穷的话,总要帮着补贴一下娘家的,虽说别人的娘家都是给了若干嫁妆而她什么也没有,她也可以体谅家人。

  但是,在这一次,她的家人,除了她的母亲,她的父亲和哥哥竟只来看过她一次,她的大嫂更是一次也没来,她到县城做呈诉的时候,她爹也是满脸的不愿意,只说是被她连累的才会进衙门。

  在她整个的受伤时期,她的家人,没有一个说,要接她回去。她还是可以理解家里穷,日子难过,但是,她真的是无法再过那样的生活了。未来到底要怎么样,她还没有想,她只想着平平静静过自己的,至于是做长工,还是卖身为奴对她都不重要了。

  刘文看着她,在心中叹了口气,心想若是在现代,这样的女子只要自尊自爱怎么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但在这古代,他对她无心,也不好做更多了。

  所以刘文到最后还是和她签了卖身契,不过在过后不久就又买了一个十多岁的小丫头,白天和英儿做伴,晚上则和她一个房间,因此虽有人想说什么,却也没什么好传,最多也就是展望一下未来,嘀咕一下将来。

  而至此,刘家以前积累下来的银子也花的差不多了,因此在买猪苗的时候就有些不够,最后就只先买了四头猪养着,等到又卖了几次变蛋才又渐渐的添了六头。

  刘家的鸡舍烧了那么一次之后,烧死烧伤了几十只鸡,还有十多只从此以后不会下蛋了,刘家就将那些不会下蛋的卖给了做鸡肉的,而那十多只烧伤的,则在那几天,都进了刘家人的肚子里,后来他们又将这几十只补齐了,这变蛋的手艺虽然传了出去,但他们家的变蛋还是不愁卖,这第一是因为他们家毕竟是第一家;第二则是因为刘文的龟毛性格,吃饭要用好看的碗,睡觉要用干净的床单,他们家养了这么多只鸡,但正院里却从来没有一点鸡屎,而这变蛋,他虽然变不出花来,也要弄的规规矩矩的,每一个都要求看起来薄厚差不多,没有毛刺。

  一样的价格,这好看的,自然就更受欢迎一些。而因变蛋是从他们家学来的,其他几家也不好意思降价,因此五家的变蛋,还是他们家卖的最快,不过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显眼了。

  等到秋天,莲藕又了一批之后,村中开始有人想跟着学做莲藕,这时候,刘文就不说话了,他既不说这东西好做不好做,也不说愿不愿意让别人做,无论谁来问,都是说要应为即将到来的春闱做准备。

  其实这时离春闱还有一段日子,不过以三年的时间来看,这时候也的确是到了该冲刺的时候了,因此别人也不好烦他,当然,旁敲侧击的从英儿刘武乃至郑定辉刘茶花那里打听都是不了的,不过前三人是不说了,就是刘茶花,也从不多言。

  她现在在刘家的日子过的很好,虽然她是和那个小丫头另开一桌的,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