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
作者:浮世万千      更新:2021-02-18 04:22      字数:2491
  敢这么跟皇上说话。

  弘佑帝也不生气,笑道:“既然昱儿饿了,那咱们就开始吃饭吧。”

  君臣几人寒暄了两句,便拿了筷子开吃。

  因为没叫丫鬟下人在边上伺候,弘佑帝的贴身太监也叫出去了,所以现在他们吃饭都是各凭本事,手快有手慢无。

  不过一开始罗昱还让着皇上,毕竟人家是国家的一把手,后来发现这皇上跟没吃过辣锅子似的,手那个快啊,刚下的肉等一熟被他筷子一卷就捞走了,而他只夹了几片白菜叶子。

  后来罗昱也不管了,赌场无父子,饭桌无君臣,再不忙活,他也不用吃了。

  等把桌上的肉食菜蔬都吃了个干净,众人才放下筷子。

  外面候着的下人进来将桌子了,送上香茶,这才又退了下去。

  弘佑帝喝了口茶,脸上多了一抹愁绪,与罗长龄说起这场大雪来。

  罗昱正从炭盆里扒番薯,这个是他在临江时,看到有户农家的小孩在吃,便跟他家买了一些放空间里了。今天突然想起来,便放在炭盆里烤了,留着吃完饭再吃。

  罗昱给了他哥一个,他爹和皇帝正在说正事,所以就没给。两兄弟一起吃番薯,听着皇帝跟他爹说话。

  弘佑帝道:“这雪已经连着下了六七天,崇安府尹报说因为雪太大,已经压塌了不少房子,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熬不过这个冬天,冻饿而死。江南又水患严重,五谷不,饥民流离。朕一想到这个,便觉得是自己这个皇帝做得实在不大称职。”

  “陛下千万不要这么想。”罗长龄安慰他,“人祸可,天灾难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如多搭几个粥棚,每日早晚施粥,总能熬过去的。”

  正剥着番薯皮,听到弘佑帝的话,罗昱便有些吃不下去了。唉,他现在过得日子倒是锦衣玉食,可怜那些百姓却过得实在艰难。

  弘佑帝叹息了一会儿,见罗昱拿的番薯散发着香甜的味道,便问:“昱儿吃的是什么?”

  罗昱一脸懵逼,“番薯啊,皇上没吃过?”

  “没有。”弘佑帝道,“拿一个给我尝尝看。”

  罗昱递给他一个,又给了他爹一个,想了想问道:“陛下,咱们大殷还没有普及这种农作物吗?”

  弘佑帝也不嫌脏,学着罗昱剥了番薯皮,听到他的话有些吃惊,“这是农作物?我还以为是什么果子。”

  罗昱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还没有普及了,这就奇怪了,既没普及,那农家小孩怎么会拿番薯吃呢。

  他却不知,那家人因有亲属在福建一带,因知道临江那边不产番薯,探亲时便带了些过去。

  罗昱也不想了,直接道:“番薯亩产大概有两三千斤,嗯,差不多就是数十石之多吧。若是陛下普及下去,相信会有很多人不用饿肚子了。”

  弘佑帝和罗长龄都有些吃惊,“真有这么高的亩产?”

  “当然,而且这番薯还不挑地。”罗昱道,“陛下刚刚不是说今年江南水患吗,这番薯还是救荒的好作物。春种在农历三月到四月间下种,三到四个月后采;夏种则在农历七月到八月下种,三个月后采。”

  弘佑帝听得大喜,“你说的……也是你在那个世界看到的?”

  “是。”罗昱点头。

  弘佑帝又问了番薯如何作种如何种植,罗昱哪儿知道啊,他只吃过。

  “您等等,让我想想。”罗昱赶紧看向别处,其实是把神力探入空间,打开平板电脑开始千度。

  查完才发现,这番薯种植还挺简单的,选一小块地方,把番薯种在土里,用不了多久就会长出薯苗来,然后再把薯苗移植一下就行了。

  罗昱把种植方法说完,又道:“我这里番薯不多,是在临江跟一户农家买的,陛下着人去打听打听,看看他们是在哪里买的番薯吧。若没有,最好着人去福建沿海一带看看。”

  刚他看了下,番薯是福建人引进中国的,有对父子在菲律宾做生意时,看到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作物,生熟食皆可,产量高又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便决心把甘薯带回国。

  弘佑帝听完,竟像是解决了心头大患一般,笑眯眯的揉了揉罗昱的小脑袋,“你可真是朕的好儿……呃,福将啊。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罗昱心里高兴,忙道:“草民能为陛下分忧,便已心满意足,不敢要赏赐。”金银珠宝就算了,这些自己都能赚,他要求不高,给个死金牌什么的就行。

  弘佑帝笑道:“既如此,那便不赏了。”

  罗昱:“……”

  罗昱哀怨的看着他,惹得弘佑帝哈哈大笑,道:“你若再想个法子安置京中那些被大雪压塌了房子的灾民和街上的乞丐,朕便好好赏你如何。”

  罗昱想了想,安置灾民无非是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有地儿住。这吃嘛,朝廷已经施粥了。至于穿,什么最保暖呢?咦,罗昱一拍大腿,他怎么忘了羽绒服呢,在现代谁冬天没几件羽绒服、羽绒被的,鸭绒、鹅绒、羊绒,反正那些东西扔也是扔,倒不如集中购,百姓有了益,他也能赚钱。不过这个现在做也不赶趟,只要住的地方保暖也能撑过一冬天。

  弘佑帝看罗昱拍大腿,心中一喜,问道:“可是有办法了?”

  “大概有了一些方案。”罗昱道,“安置灾民,朝廷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不至于冻饿而死。吃的就不说了,朝廷已经施粥了。至于住的地方,大冬天的,保暖最重要。盖房子肯定来不及,不过压塌的房子可以简单修缮一下,再给乞丐搭些简易的窝棚,里面都盘上火炕,应该也能熬过这个冬天。”

  “火炕是什么?”弘佑帝问道。

  罗昱:“……”没有暖气就算了,难道连火炕都没有吗?是有多落后。

  好像,他来了一年多还真没见过火炕。在临江时,冬天并不特别寒冷,他家备着火盆,罗昱又是个不怎么怕冷的。京城虽然比临江要冷不少,可他刚来时因为还没入冬,禁足那一个月也不冷,之后他又开始忙活园子的事,也不怎么着家,回来时他的屋子里也放了不少炭盆,也没感觉到多冷,所以还真没想火炕的问题。

  对于火炕罗昱只是听说,旅游的时候也在老乡家里住过,具体怎么盘出来就不知道了。于是又去千度具体怎么盘炕。

  罗昱简单的把火炕说了一下,并着重说了,火炕不仅暖和,还省炭火。弘佑帝听得连连点头,相信有了这个火炕,今年冬天应该可以救活不少人。

  对此,罗长龄有些不满,“昱儿,既有这等好东西,为何不早说?让为父受冻了这许多日子。”

  罗昱忙认错,“这次是儿子的疏忽,我明天就找工匠回来给咱家盘火炕,一两天就能完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