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家宴
作者:派对动物      更新:2019-10-21 18:28      字数:11174
  “却说那苏护被纣王驱逐出宫后,在午门墙上提了诗,大意就是永远不臣服商朝,这样的话当然惹怒了纣王,纣王随后要起兵讨伐……”

  马车内,赵哲闲得有些无聊,索性就和赵偲、李氏说起了封神演义来。

  本来赵偲还不当一回事,可和李氏听着听着,居然听得着迷。

  只是这时,马车使进了艮岳宫内,在一处大殿前停住。

  “怎么不说了呢?继续呀!”

  “老爹,到了……”

  “哦哦。”

  赵偲和赵哲下了马车,忍不住问道:“儿啊,这故事你哪里听来的?”

  “嘿嘿,自己想的。”

  赵哲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就把还未出世的许仲琳以及他还未面世的封神演义占为己有。

  “好,好!”

  赵偲用力地拍了拍赵哲肩膀,显得很欣慰,顿了顿,又补充一句。

  “这故事有点意思,今晚回家,继续说。”

  “……”

  ※※※

  艮岳宫,政和七年兴工,宣和四年竣工,足足用了五年时间,但这只是初步规模,后续的建设仍在继续,一路往正殿走去,赵偲和赵哲粗略提了几句。

  赵哲的眼睛应接不暇,比起自家府上的亭台楼阁,花林草石,这艮岳宫的一个分殿就已经胜十倍不止,怪石堆叠的假山,夹杂各式的奇花异草,错落有致地落在殿内各处,适逢又是夏日,花果缀满了树冠,更显奇特。

  另外赵哲发觉殿内的所有的花木,十有八九他是不认识的,真是惭愧。

  但相比起故宫,未央宫这些,赵哲在前世对艮岳宫的认识不深,甚至,他根本不知道宋徽宗当时为了建成艮岳宫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导致多少人家破人亡,地方连年起义。

  所以赵哲一路“啧啧啧”,看着这殿内穷极奢华的布置装饰,仿佛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哲儿,你今天怎么了?”

  赵偲对赵哲怪异的行为觉得疑惑,李氏则是提点道:“哲儿,要注意形象。”

  “明白。”

  想来之前的赵哲对这些花花草草不感兴趣,导致自己现在反而有点失态,赵哲有些担心,自己看到那些很少见面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时,会不会认不出人来。

  要是那样子的话,只能说自己被蔡家的人砸了一石头,记忆出了点问题。

  顺带坑一下蔡家也好。

  “拜见越王!”

  赵哲听到有人高呼,回过神来,发觉一家人已经走到了内殿门前,殿门有两个太监正恭谨地朝他们行礼,赵偲微微点头,挥挥手,跟着其中一名太监进去。

  内里已经来了不少人,因为是家宴,没有外臣在场,所以大家没有过分拘谨。

  赵偲进了内殿后,目光扫了一圈,落在了靠角落的一位中年人身上,微微一笑。

  在其他人向他行礼之前,他快步走到那人前面,问好。

  “十二哥,身体可还好?”

  “好好!”

  那人长得和赵偲有几分相似,但比起赵偲稍微单薄些,脸色也不太好,看到赵偲,也很亲切地点点头,然后目光落在了赵哲和李氏身上:“都来了啊。”

  赵哲想了一下,才记起对方,那人是老爹的兄长,老赵家排行十二的赵俣。

  “大伯好。”

  赵哲很有礼貌地回了一句,又不敢多说,看了赵偲一眼。

  “行了行了,你自己找你的堂兄妹去玩吧。”

  赵偲朝赵哲挥挥手,这时有人抬了一张凳子过来给赵偲,两兄弟坐一起聊了起来。

  李氏则是被其他的妇人拉到了一边,就剩下赵哲还在傻站着,不知道要做什么好。

  “堂哥,在这里发什么呆呀?”

  赵哲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扭头一看,是个青春靓丽的妹子在笑嘻嘻地看着自己。

  “哦,是飞燕啊!”

  好在记忆还有这个人,赵哲看了一眼马上想了来,这妹子是大伯赵俣的女儿,也就是自己堂妹,比自己小了几个月而已。

  “他们那些人是一堆的,我们这些人,又是一堆的。”

  赵飞燕拉起赵哲,往另外一边走去。赵哲一看,果然是一群年轻人围坐着,说说笑笑的。

  这感觉,很温馨。

  赵哲想起了自己以前家里过年过节的聚会也这样子,大人们聚成一堆,小孩子们又聚成一堆,各自聊着各自的话题,其乐融融。一大家子平日难得聚在一起,可即便是隔了很久没见,一见面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让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还是那样亲切。

  “文起,近来可好?”

  看到赵飞燕和赵哲过来,其中正在说话的人停住了,温和地问了赵哲一句。

  “挺好的,挺好的。”

  问话的人是赵哲的堂哥,赵有奕,是九伯赵佖的儿子。

  赵佖本来在三伯赵煦死后可以成为大宋皇帝的,结果因为身体有残疾,眼盲,所以才让赵佶做了皇帝,而且赵佖也只是活了二十来岁,就英年早逝,好在留有一子,便是赵有奕。

  赵有奕今年二十五,比起赵哲大了不少。

  赵哲一边回应赵有奕,一边回忆起赵家的家族史,发觉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的事情,原来爷爷赵顼生了十四个儿子,大半都早夭,到了现在就剩下了赵佶,赵俣和自己老爹了。

  “听说你又和蔡家的人打起来了?还被人一块石头给砸晕了?”

  赵哲一看,说话的是个胖子,是赵俣的大儿子,赵有章,比自己大两三岁。

  “哎,也是我一时没留意,想不到那家伙居然还摸出一块石头来。”

  赵哲拍了拍额头,显得很懊恼。

  “蔡家的人还真敢下手!”

  赵楷闷哼一声,他是徽宗赵佶的第三子,自小聪明伶俐,深得徽宗宠爱。

  对于赵哲的遭遇,他表现得最为愤怒。

  “他们有什么不敢的,哎,我感觉他们比我更像个小王爷。”

  赵哲一番话,要的就是在赵家人面前煽风点火,杀人诛心。

  “呵呵,父皇有时候也……”

  旁边的赵桓把话说了一半,似乎觉得这话说出来不太合适,又把话打住。

  赵桓是赵佶的长子,如无意外的话,他日后将会继位成为皇帝。

  不过赵哲印象中这个继位快了,他之前还看过一些历史小趣闻,就说到当时金兵南下,赵桓是不乐意接手这个皇位的,哭着拒绝,可是赵佶不管,硬是要把皇位让给了他。

  然后甩手掌柜一般,做了个太上皇,当然赵桓还是要听他的话的。

  所以对于赵桓,赵哲又是偷偷地打量了一番,是长得挺俊俏,比起赵楷多了几分的从容,没有那么锋芒毕露,看上去和蔼亲切。

  再看看其他的赵氏子弟,表面上飞扬跋扈的没几个,都是一团和气。

  或许在外面会摆摆王侯的身份,耍耍威风,带着几个狗腿子调戏良家妇女,可在这里大家身份相当,所以没有人傻得故意去摆架子。

  “哥,你下次出门找我一起,要是再遇上蔡家的人,我帮你上去揍他们一顿。”

  赵有亮接过话,说话的同时露了露手臂的肌肉,鼓鼓的,看着很有力量。

  “算了吧,有亮,你这身板中看不中用,别等会被人也砸了一石头,跑回来跟娘亲哭鼻子。”

  赵飞燕伸出了个手指摇了摇,挖苦了赵有亮两句。

  赵有亮是赵俣的小儿子,和赵飞燕是兄妹,所以赵飞燕这么说,他也不恼,呵呵地笑了一下。

  大家聊了一会,话题不外乎是平日开封有什么见闻,哪位大臣又出了什么事,再聊远一些,就是南边北边的风土人情,有哪些奇特有趣的事儿。

  当大家聊得火热,就听到一声尖锐的嗓子喊起来。

  “皇上驾到!”

  大家一听,赶紧站起来,按照次序齐齐整整地摆了两排,恭敬地朝赵佶行礼。

  “参见皇上(父王)。”

  “呵呵,都是一家人,免了免了。”

  赵佶的出场,当仁不让地成了主角。

  赵哲借着灯光扫了几眼,和记忆中的相差不大。

  只是人更瘦一些,步子有些虚浮,嘴唇单薄,挂着一丝笑意,文弱书生模样。

  “皇兄!”

  “两位皇弟,近日可好?”

  “托皇上的福,一切安好……”

  “……”

  相互寒暄一番后,赵佶一挥手,示意来人上菜。

  该吃饭了!

  因为是家宴,赵佶让所有人都坐在一起,没有辈分高低之分,显得很热闹。

  当然,吃饭期间,就少不了要喝喝酒,吟吟诗,这是赵佶最喜欢的。

  但这也是赵偲最头痛的,因为赵佶不但自己吟诗,还会让其他赵氏子弟创作两首,吟得好的话,少不了奖赏一番,作不出的话,也没什么所谓,只是自家面子上挂不住。

  果然,酒过三巡,赵佶就挥挥手,让人拿出一副字画来。

  “近日在宫中赏花,随手写了一首诗,各位看看如何?”

  字画从赵佶的手上递到了赵俣,赵俣看着点点头,又递给了赵俣……

  等传到了赵哲手上时,赵哲也跟着点点头,当然诗是好诗,字也是好字。

  并且赵哲还想多了一些,这可是宋徽宗的墨宝啊,要是能回到自己那个时代的话,这字可真值钱了……

  “清和节后绿枝稠,寂寞黄梅雨乍收。”

  “畏日正长凝碧汉,熏风微度到丹楼。”

  “池荷成盖闲相倚,径草铺茵色更柔。”

  “永昼摇纨避繁缛,杯盘时欲对清流!”

  赵佶看着赵哲捧着自己的字画,一脸陶醉,笑着问道:“哲儿,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啊?”

  这回赵哲回过神来,差点想要给自己一个大嘴巴,怎么就走神了呢?

  你看你看,这不就是要出事了么?

  而这时,大家的目光都聚在了赵哲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