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西北望
作者:派对动物      更新:2019-11-13 21:44      字数:11400
  赵哲十万大军的粮草军备还在紧急筹备中,厉兵秣马,只等着三天后兵发京城。

  另一边,赵佶卸下皇上的担子,早早就计划妥当,带着他的三宫六院以及子女数十人,还有几名心腹大臣一起,浩浩荡荡地奔赴江南而去,苏杭一带将会是他们的目的地。

  这天黄昏,赵哲刚从军营回来,还没到他新的太子府,路上却让他的堂哥赵桓给拦了下来。

  “太子殿下……”

  赵桓朝赵哲这么来一句,让赵哲整个人都泛起异样的感觉。

  在前几个月,大宋的太子可是赵桓,而现在,大宋的太子是赵哲。

  “咳咳,桓哥,还是叫我赵哲就好了,咱们一家人嘛,没那么多规矩。”

  对于赵桓的出现,赵哲有些好奇,他不知道赵桓为什么突然找他,还专门看了看人家两个衣袖,担心赵桓暗藏凶器,然后一言不合就挥刀刺向自己。

  毕竟,自己老爹可是抢来了未来应该属于赵桓的皇位。

  但用抢来形容,似乎也不对……

  赵哲胡思乱想一顿,又把目光放回到赵桓身上。

  “呵呵,还是……守规矩好些。”

  赵桓朝赵哲笑了一下,他和赵哲不同,赵哲是个穿越者,很多时候都不把规矩当一回事,但赵桓却是自小就跟着夫子学习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礼仪,所以把礼仪规矩看得很重,更何况他是皇室子弟,曾经还是大宋的太子,懂得的礼规更多,所以遵守的也更多!

  “好吧好吧,那桓哥,你找我有什么事呢?”

  赵哲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赵桓和自己一起同行,先回到太子府再说。

  “也没什么大事,只是看太子你即将要率兵出征,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想来找太子你说几句。”赵桓不敢和赵哲并肩行走,故意落后了半步。

  赵哲也不好再说什么,点点头,笑道:“桓哥你有心啦。”

  “哎,实在是惭愧……”

  赵桓犹豫了一下,有些难为情地向赵哲坦白:“爹爹居然没有一点担当,就这样把一个烂摊子交给你们,还要让太子你亲自带兵抗金,我觉得太不应该,惭愧……”

  “……”

  赵哲本以为赵桓这番话,是话中有话,讽刺自己捡了个便宜太子,可他偷偷看了一眼赵桓的脸色,羞愧不安,感觉赵桓说的都是心里话,并没因为失去了太子之位而有所怨恨。

  “呵呵,都是一家人,桓哥可不要这样说!”

  赵哲好像有些找不到话说,他总不能说自己现在感觉很不错啊,当太子挺好的,之前那些看不上他这个清闲小王爷的人现在都恨不得贴着他,巴结他,往他的太子殿住下来。

  想起以前,王黼这个宰相连自己老爹赵偲都不放在眼内,王黼儿子王念仁也只是把赵哲当成对付蔡家的一个帮手而已,可现在呢?

  自己打个喷嚏,都有人会抖三抖,这种权力的感觉,让人陶醉。

  所以赵哲在赵偲登基时才会有那样的想法,觉得赵佶想要放弃皇位是假的。

  可结果被打脸了,人家的心思根本不在统治江山上。

  权力对赵佶来说,还不如那些花花草草来得有意思些。

  赵桓同样是这样的心态,不然赵佶想要把皇位退让给他时,还要哭得昏死过去。

  这回赵桓来见赵哲,真真是因为良心上过意不去。

  他觉得赵哲带兵北上,等于代替自己受死!

  那些金人啊,如狼似虎的,我们大宋的兵马怎么能打得过呢?这一上去可能就是溃败吧,说不定还会死在战场上,想想就觉得太可怕。

  “真是辛苦太子你了。”

  赵桓满心内疚,让赵哲也有点小惭愧,其实自己觉得挺滋润的。

  带兵北上,更是摩拳擦掌,恨不能早点出发。

  他的心态和赵桓是完全不同的,赵桓是个读圣贤书的人,可赵哲则是读……小黄书的人。

  而另一方面,赵哲对金兵倒没有那么恐惧,或者曾经恐惧过,但现在手握十万兵的他,想得就是和金兵轰轰烈烈打一场,他有着必胜的信念。

  为了应对金兵的铁骑,赵哲还专门训练了一批战马,也想要组建一队厉害的骑兵。

  大宋的步兵有着相当不错的战斗力,特别到了南宋时期,岳飞他们更是打造了重甲步兵,专门来对付金兵的铁骑,可现在大宋的军备实在太糟糕,十万兵甲都还要赶工凑起来,更别说什么重甲兵团了,这些暂时的想法都需要慢慢来。

  王震山手上只有一批不错的战马,还是从西夏人手上抢过来的。

  以赵哲前世专业的目光看来,确实不错,爆发力极强,还有一定的耐力,只是数量不多,百余匹马,只能组个突击小分队。

  当然,效果如何,赵哲不敢说,但有些事总需要尝试。

  这边赵桓其实也没有太多话和赵哲说,只是表达一下他对赵哲的歉意。

  说完这些话,赵桓仿佛轻松不少,他还拍着赵哲的肩膀,由衷道:“太子,保重。”

  之后,赵桓是不会留在京城的,他将会和赵佶一起,前往江南,会在那边重新建立府邸。

  虽然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后,不封地不封王,可赵偲这次没有遵从祖训,既然自己皇兄赵佶想要去江南,就让他去好了,带上他那些旧臣,也可以,正好朝廷也需要新鲜血液。

  “你也是!”

  赵哲心里清楚,下次和赵桓再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一个往南,一个往北,相隔何止千里,更何况赵哲要策马沙场,这条命能活多久,他也不知道。

  可赵哲不在乎,他现在心中有一团火,燃烧得熊熊烈烈。

  送走了赵桓后,赵哲一个人站在庭院前。

  已经是暮秋,秋风冷冽,赵哲抬头看着一轮明月,想起一句词来。

  “西北望,射天狼!”

  ※※※

  鲁智深站在半山腰,看着如同长龙般的金兵。

  整合了大宋的降兵和汇聚的金兵,再经过几天的休整后,完颜宗望的大军从真定出发,浩浩荡荡地往平山县方向赶来。

  和之前商议好的那样,鲁智深他们凑够的五万兵马就驻守在紫衣山,等待着完颜宗望大军的到来,想要在这里拦截下金兵,实在不行也要拖缓金兵的行进速度。

  鲁智深他们并不知道赵哲的大军即将北上,只是想着要尽力去挡住金兵,让真定附近郡县的百姓不至于因为金兵的入侵,而举家逃离,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为了附近数万的百姓,鲁智深他们不得不站出来,带着这一支混合了山贼,喽啰,还有一些江湖侠士组成的军队去做一件可能是极为愚蠢的事——抵御金兵。

  郭仕林心里暗叹自己是疯了,居然没有想着逃跑,而是跟着这群家伙商量对策,要如何去抵挡住金兵,这金兵凶猛,不是说想挡住就挡住的。

  紫衣山易守难攻,可毕竟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山而已。

  在没有任何援兵的情况下,能守多久?

  “给我冲!”

  鲁智深、林冲、花荣、秦明、程铁牛等人看着金兵进入了紫衣山的范围,两旁山路的伏兵突然杀出,就是要把这一支金兵的先头部队杀得一个措手不及。

  郭仕林对这支五万人的非正规军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不和金兵硬碰,化整为零,以骚扰金兵为主,正面对抗为辅,让金兵无法好好前进。

  这样一来,五万人可能可以发挥出十万人的效果。

  而双方的主战场就围绕着紫衣山,青萝岭去进行,鲁智深他们觉得此计可行。

  当然,郭仕林最大的幻想还是朝廷的援兵。

  在得知鲁智深认识赵哲这个小王爷后,郭仕林又让鲁智深连续给赵哲派出几封书信,希望赵哲能够在皇上面前说上几句话,好让朝廷派兵支援。

  只是郭仕林并不清楚哪怕是赵哲也不能劝动赵佶发兵,更不清楚开封城已经换了个皇上。

  但对着那五万人马时,郭仕林让鲁智深告诉他们,大家都不要慌,我们只需要坚守紫衣山一段时间就可以了,然后朝廷兵马一到,大家就可以休息了。

  到时候,杀得蛮子最多的人,还可以论功行赏,说不定还可以当上大将军呢。

  虽说郭仕林为人有些差劲,可他跟着郭药师行军打仗多年,计谋还是有一些的,也知道如何鼓励一群士卒去打仗,士气很重要。

  包括这次伏击金兵也是他的主意,本来鲁智深等人觉得金兵来势汹汹,应该要避其锋芒,可郭仕林却觉得要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先把对方锐气给打下去。

  只要这次把金兵打疼了,他们才会把进军的步伐慢下来,不敢再贸然前进。

  鲁智深一马当先,程铁牛不甘落后,其他众位英雄好汉也快马加鞭,生怕落后于人。

  “蛮子,纳命来!”

  这一回,鲁智深又撞上了金兵领头的先锋大将完颜阇母。

  完颜阇母一看来人竟然是鲁智深,马上大喝一声:“秃驴,哪里走……”

  两人顾不上别人,又缠斗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