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舌战群儒的慕启明
作者:土豆娃娃      更新:2019-09-24 18:17      字数:7032
  楚皇不是冒进的人,那么只可能是楚国皇宫内部出了问题,宽慰完慕晴,楚洛轩就回了宫里头,命人去楚国皇宫里头打探。

  关于楚国军队挑衅驻扎齐楚边境的齐国军队,朝堂上的两派人一直争持不下犹如菜市一般,大家都是泼妇,不要脸不要皮也谁都不让谁,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第三次的朝会,古人云否而极泰来,当一件事情查到不能再差的时候就会出现转机。

  事实上也不算是出现了转机,慕启明是个爱国忠君的,最重要的一点他是一个武将,这在很大的一个程度上也就决定了他站到主战的一派也就是主和一派的对立面。

  一向内敛话不多的人也被朝堂上的老姜们逼的展开了一场舌战群儒的大戏,戏幕是这样开展的,以严相为主的主和派首先挑了一个软柿子,也就是慕启明,一个还没有经历朝堂磨合的嫩姜,不是姜是柿子,严相自始至终的淡然姿态看着慕启明想,长者风范十足对着慕启明道:“不知慕候对于主战一派是什么样的想头。”

  不等慕启明回答,严相就已经抚了稀疏齐整的胡须道:“一旦主战就意味着万千铁蹄踏入楚国国境,楚国又岂是那软柿子,一旦应战动辄就是万千的铁蹄,如果这些铁蹄全部都投入到齐国境内,短时间内有谁能够保证可以保护好那些平民,有谁能够制止楚国士兵的长矛,况且我齐国是泱泱大国,大国风范如此,主战劳民伤财又费时费力,为什么不宽容言和不止彰显了我大齐风范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解决了事情,既然能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解决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一定要用那复杂的费时费力又劳民伤财的法子。”

  他说完看向慕启明道:“年轻人想要争取军功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却不能将国家甚至百姓以及国君的信任当做争取军功的筹码。”姜果然是老的辣,一番话下来都不用带脏字的就将慕启明骂了个遍,又是好功又是不爱国的,简直是个一无是处的蠢货。

  慕启明看着严相以及他身后的一众复议的老臣,倒是没有动怒,只是心平气和的道:“严大人误会了,启明不是为了争取军功才主张主战的,只是楚国气焰实在嚣张,要是齐皇陛下不能做出一个明确的态度来,只怕不止会寒了数万个驻扎齐楚边境的将士的心,也会壮大了楚国的气焰,启明善战也愿意为国为君为保卫大齐百姓而战,主战不过是为了给那些驻扎在齐楚边境的军队一个安抚罢了,也是告诉楚国,大齐不是他轻易可以招惹的国家罢了。”

  说完慕启明对着齐皇陛下下跪,声音字字清明的道:“慕启明愿意战死沙场为国效命以事忠君之事。”

  齐皇陛下倒是难得的出现了这几日的唯一一个好脸色,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道:“好,好,好。”一连三个好字也足以见得皇帝陛下的满意了。

  一旁的严相也为之侧目,慕启明倒是没有继续发言,齐皇陛下准许了他站起来之后就立在了一侧,从始至终的安安静静的没有在开口说话。

  一些朝堂上的老滑头也明显看出了皇帝陛下的意思,一时之间都在揣摩着,虽然明面上是皇帝陛下在征询着臣子的意见,但是最后真正决定一切的还是皇帝陛下的旨意,一道圣旨下来前头的辩论过程也就不值一提了。

  一时之间那心思活络自以为揣测明白了圣意一直不愿意表态的老姜们也纷纷表达了态度说是主张主战的,脸上的表情具是义正言辞,纷纷跟风说楚国实在是太过分了,没有将大齐放在眼里头等等总得算起来这些老姜也表了态度,相对而言还是主战派多一些。

  下朝后的饭堂上,慕启明也就随口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苏如兰看着儿子的模样,心里头只觉得骄傲,又看了眼雪姨娘,那样的眼神并不隐晦,实在是太过明显了,几乎是所有人明眼都能够看到的,不过慕启明是王爷的儿子,自己又是争气的,现在也是得意的时候,雪姨娘安慰自己隐忍下来,对于苏如兰的挑衅选择了视而不见,不想苏如兰并不打算这样轻易放过雪姨娘去,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实在是受到的打击过多就没有一件事情是得意的,现在总算有了一件得意的事情,于是赶忙对着雪姨娘笑了笑到:“启明也是个独当一面优秀的大人了,还是有个孩子好一点,不为着别的至少以后像是有了主心骨和保证似的。”

  雪姨娘没有儿子,两次怀孕都在苏如兰的干涉下流掉了,雪姨娘不想说起这个,苏如兰却是故意一般,三番四次的提起戳她的痛脚,她虽然难堪却不能爆发于是只能又隐忍了下来,面上还是淡淡的笑意不过是一个艰难的尴尬笑意,苏如兰好笑的看了她一眼,却是没有继续在提下去。

  慕启明当然看得出这后宅间女人的云翻雾涌的战争,不过既然现在得意的人是他娘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在说些什么,不过是看了眼雪姨娘难堪的面色又看了看自家的娘亲皱眉示意,苏如兰也是个会看颜色的,自己的目的反正已经达到了也就不愿意驳斥了儿子的意思,真的安安分分吃起了饭来,也没有在挑事情,甚至没有再同雪姨娘讲话。

  相较于饭堂上众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和苏如兰的暗地讽刺雪姨娘的隐忍相比,慕晴倒是显得各位的平静,饭也没有怎么用,不过是一直思索着慕启明说的事情,照着慕启明所说的,以及皇帝陛下和朝臣的态度只怕一场恶战是难免的了。

  但是如果一旦开战了的话,要让百姓们怎么办,流离失所吗,老婆失去丈夫,母亲失去儿子,弟弟失去哥哥,要让无辜的百姓为了君王的威严和愤怒大面积的去送死吗,那本不应该是他们的指责,他们是在无辜不过的民众,好处永远是上层贵族,可是一旦出现战争送死的就是万千民众,国家只会压榨无辜的不能反抗的民众。

  按理说慕晴是一个政客,一个政客不需要有太多的同情心,那是多余的东西,只会带来拖累,可是慕晴却同情这些蝼蚁,这些无辜的民众。因为一旦战争爆发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他们,她寻思着得想个解决办法,阻止这战事才好。

  慕晴皱了皱眉毛,蓦然的就想起了多年以前,那个时候她还不叫慕晴叫做李思思,还身为一个政客的时候,美国是典型的利己霸权主义,对于中非地区一向有着强烈的统治欲望,这些都与李思思无关,真正的开始觉得厌烦是在中非发动对于阿拉伯战争之后的时候,那个时候她碰巧奉命去杀特阿拉伯的皇室手里头弄出一份机密文件,她本应该与战争无关,弄出文件后她本应当立马乘着直升飞机离开将文件带回组织,可是在弄出那份文件后她第一次被与任务无关的事情绊住了脚 。

  她到现在都能完整的回忆出当时的状态,一片焦土,上面痕迹斑驳全部是导弹和枪火留下来的,大片的死尸有白人有黑人,带着头巾的穿着制服了,也有人隐忍的哭泣声,直到看见一个黑人孩子,巴拉着一个又一个的死尸,似乎是在辨认着什么,李思思才稍微没有那么的冷漠,这样的后果是战争带来的必然的礼物,推脱不掉的。

  乘着直升飞机还没有到,李思思饶有兴致的看着那个巴拉着死尸的男孩,直到他拉拔出一个血肉模糊带着头巾的黑人的时候,悲伤的痛哭出声,李思思就那么看着,饶有兴致,可是直到那个男孩子哭完,才轻轻的阖上了黑人的眼睛,又给那黑人整理了衣服,轻轻的在他永远沉睡的眼睛上留下一个轻轻的吻,一个温柔的吻,日暮的光落在那个男孩的身上,他的眼睛里头剩满了悲伤,那可能是他的父亲,李思思怅惘的想。

  最后李思思没能够准时的坐上直升飞机,她帮着男孩挖了一个坑地将他的父亲埋了进去。

  从那以后李思思就开始讨厌战争了,只是当时没有办法改变,那么来到了这里也没有办法改变么,她在想,一直皱着眉头也不自知。

  裁衣在外头查询着消息,在贤亲王府里头的时间少,剪影知道自家小姐的性格但是也知道小姐要是烦躁着什么不愿意说出来,问出来也没有用,因为小姐不会说,但是小姐的事情总是会解决的。

  因此剪影也只是提醒了慕晴到了休息的时候,见慕晴回头看她,于是伺候了慕晴净面又看着慕晴上了床才小心翼翼的关上了门,轻手轻脚的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