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
作者:柔桡轻曼      更新:2021-02-20 15:25      字数:2468
  人品也是可以的,要不你帮我说说媒?”

  周夫人名孙湘,她脑子嗡嗡的,抓紧衣袖问道:“你说是我家老爷在金銮殿上跟皇上提的这事儿?”

  另外位夫人四下瞧瞧,见无人才低声道:“可不是,是我家老爷同我说的,不过这到底是朝堂上的事情,我们内宅女眷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搁外面议论的,听说再过几日就要宣圣旨下去。对了,你到底想不想你家玉珠说亲啊,我方才可是说真的,魏探花年纪稍大几岁,可前途无量啊,我打探过,人品也好,你若无意,我当真让我家嫂子去说亲了啊。”

  周夫人叹口气,“亲事先不急,我还要同我家老爷说声的。”女儿那般喜欢魏长青,她还是希望两人能够成亲的。不成,她要回去再跟老爷商量下,不过荆州那地方苦的很,她有些舍不得女儿去吃苦。

  周夫人回去等到周长林从宫里回来,去房里找他,他正把一身官袍脱下换上一声常服,官服厚重,搁宫里待上一天,身上都汗湿,她喊丫鬟端来热水,用布巾帮着老爷擦身换上干净的衣袍,等到丫鬟们退下,她才道:“老爷,你可是在朝堂上举荐长青去荆州?你,你又不是不知我们女儿的心思,若是被她知晓,女儿又该伤心的,我实在不懂老爷的心思,就算不中意长青做女婿,给女儿寻一门别的亲事也无妨,她都十六了,再不说亲,京城里就该笑话起来。”

  周长林怔怔的,半晌才道:“姑娘家的十八成亲也是无妨。”

  “老爷!”周夫人怒道:“你浑说什么,姑娘家的十八就是老姑娘了,到时说亲都难。的确有些姑娘十八才成亲,可是人家早些年已经定亲,后来是孝期才耽搁下来的啊。”她就不明白,怎么老爷非要如此。

  周长林皱眉道:“我心里有数的,也有人选,不过需等两年。”

  周夫人气道:“那老爷就同我说说,是哪家的儿郎?”

  “这件事情,你莫要多问!”周长林甩袖出门,却见周玉珠站在门外,一脸的泪水,“爹爹这是何苦,不想我嫁,我不嫁给魏师兄便是,你何必把他弄到荆州去,那地凄苦,日子也不好过,地方官更是难做,他可是爹爹你的学生啊。”

  “你这孩子!”周长林生气道:“你竟学会偷听,打哪来的坏习惯?我如何做事,还轮不到你来教训!你当我是为了拆散你们?真真是眼皮子浅,荆州那地方现在的确艰难,可若是熬过头几年,往后回京城那资历就不一样,仕途也能更加顺畅。”

  周玉珠哪儿听的进去这些,就是认定父亲是为拆散他们,用袖子一抹眼泪,拎起裙角蹭蹭的跑远,周夫人怕她出事,喊上两个丫鬟跟着,周玉珠一路跑着出府,她家距离燕府不远,她跑去燕府找了姜诉苦。

  第94章

  周玉珠去到燕府已经是酉时,姜正在房里翻看库房的存单,天气热起来,她想把里头的绢纱布匹拿出来用掉,给夫君和姨母做几身夏衫出来,她选了几匹,让珍珠拿对牌去库房取东西,又问站在旁边的阿大道:“姑爷快回了,厨房备的什么菜,晚上吃些什么,赶紧让厨房准备着。”

  阿大时常往厨房跑,她饭量大,吃过正餐也很容易饿,总去厨房讨些零嘴吃食,姜从不拘她,且每日去厨房跑腿的活计都交给她。阿大闻言,笑眯眯的凑过去道:“回大奶奶的话,杜师傅不晓得从那学来的一道锅子,清汤锅底,里头搁几片香菇,生姜大蒜葱段,在撒些盐巴做成的,闻着有些寡淡,杜师傅说这锅子用来涮菜,昨日正好碰见卖牛肉的,买了半扇回来,奴婢瞧着厨房都摆的满当当的,全是片好的嫩牛肉,还有肥牛,双层肉,吊龙肉,牛朴肉,匙柄肉,牛肚,牛舌,百叶什么的。”

  姜知晓杜师傅手艺不错的,他说不错的菜式,肯定是真的不错。

  阿大继续道:“奴婢嫌弃太清淡,说是让杜师傅准备些别的吃食,杜师傅拍胸口说不用,保证这些吃食主子们喜欢。”

  姜笑道:“那晚上就吃锅子吧,从冰库摆几盆冰块出来,虽然不算很闷热,不过吃锅子的话怕有些热,另外给姨母送的锅子另备一些豆腐,鱼头,姨母喜欢这两样,给姑爷的备些蘸酱,沙茶酱和辣酱就成,剩下的牛肉,让厨房的做了给你们吃吧。”牛肉要吃新鲜的,搁不住。

  阿大兴匆匆去厨房,不大会儿,翡翠进来道,“大奶奶,周姑娘过来了,哭的还挺伤心的。”

  姜心里咯噔一下子,大概猜出怎么回事,夫君昨天就跟她说过,皇上已让魏长青去荆州做知州,等着过两三日圣旨下来就要启程的。姜那时就猜,如果这消息被玉珠知晓,她该有多伤心。姜还听夫君说,让魏长青去荆州就是周尚书推荐的。

  让人把周玉珠请到府里,姜拉她去房间里坐下,取帕子给她擦拭眼泪,劝道:“快莫要哭了,你这样我也跟着难受。”

  周玉珠哭道:“嫂嫂,我当真不知爹爹怎能那样的狠心,荆州那是什么样的地方,年年涝灾,百姓们过的苦,当官的去也不好做,就因他知晓我中意魏师兄,就把人弄去那种地方,我与他吵了一架跑了出去,我再也不想回去的,他若还如此,等着魏师兄去到荆州,我也偷偷的溜过去。”说着似乎有些渴,接过姜递给她的一盏蜜茶一饮而尽。

  姜接过空茶盏搁在旁边的案上,叹道:“那可使不得,你莫要使小性子,你娘可有好好的同你爹说你的亲事?他还是不允吗?”

  周玉珠恨恨的拍了下身下坐着的软垫,气愤道:“我方才偷听到他们的谈话,我爹根本不同意,还说要让我在等两年出嫁,娘问他问话,他说有人选,却不肯道出是谁,在等两年我就是老姑娘如何还嫁的出去?”她捉住姜的袖子,眼里噙着泪,可怜巴巴的,“嫂嫂,你说,这世间哪有这样当爹的?我还是他嫡出的女儿,家中就我一个幺女,搁在别人家,做爹爹的早就千挑万选的选女婿了,外头不知多少人打魏师兄的主意,嫂嫂,你说,这门亲事到底好不好。”

  要姜来说,这门亲事的确是不错的,嫁人更看中男子人品,魏家乃寒门,可魏长青品行端正,家中连个通房妾侍都没有,她知晓京城有不少夫人都看中魏长青,想找他做女婿的。

  周大人为何不同意这门亲事?姜也疑惑的很,且听周玉珠说,周大人还希望在留她两年,两年后玉珠都十八,算是老姑娘,在定亲成亲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去的。

  周玉珠越想越伤心,哭的更加凶。

  一刻钟后,丫鬟们来通报,姑爷回来。姜坐直身子道:“你们去跟姑爷说声,玉珠留在这里用晚饭,让姑爷去偏厅或者书房吃去。”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