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8
作者:九斛珠      更新:2021-02-20 18:19      字数:2281
  去了不足十次,且或是有杨氏带着,或是有韩蛰陪伴,还没单独去过。锦衣司使官位不高,权力却重,且日常处置的都是要紧大事,书房里没准有机密函件,令容也没打算进去,只往沈姑跟前去。

  沈姑是杨氏的陪嫁,杨家老夫人在世时亲自调.教出来的,后来跟姜姑一道被安排去照顾韩蛰,姜姑留守银光院,沈姑坐镇书房。

  她是杨氏的人,也识文断字,且素性沉稳可靠,从不乱翻东西传是非,每日只守着书房的一亩三分地,别的事一概不问。韩蛰在书房休养的时候,若有锦衣司的下属们奉命来禀事,也是沈姑招待。

  这门上的钥匙除了韩蛰,也只沈姑手里有,可见其分量。

  令容敬她年长,说话也客气,将缘由说了,道:“麻烦姑姑帮我找找,若没有便罢了。”

  沈姑也没说请她入内的话,只恭敬行礼道:“少夫人稍待,我这就去。”

  遂奉茶给令容,自开书房的门,往里去寻那本书。

  令容在侧厅里坐不住,瞧着书房前那树槐花仍开着,青翠枝叶间一串串开得热闹,如同玉白贝铃簇拥在一处,随风微摇。

  烈日当空,老槐在地上投了浓阴,被风揉得细碎。

  她觉得有趣,踱步出门,站在廊下观玩,猛然觉得不对劲,目光一挪,就见相爷韩镜换不走来,身旁跟着管事,神色是一贯的肃然。

  令容未料会跟他在此处狭路相逢,又没法视而不见躲回厅里,只好迎过去,恭敬行礼。

  一座府邸里住了两年,除了惯常问安外,令容还没跟他单独接触过。但韩镜对她的不满,却在次数极少的几次会面里表露得淋漓尽致,到唐解忧丧命后,那眼神更是越来越阴沉可怖。

  果然,韩镜眉目微皱,神情不悦,“在这做什么?”

  “有本书落在这里,孙媳妇已经请沈姑去寻了。”令容站姿端正恭敬。

  韩镜盯着她,瞧见她衣裳绣的那抹朱色,没来由地便想起唐解忧。

  相若的年龄、相仿的身量,外孙女丧命也才两月而已,他平常沉浸在朝堂政事,无暇多想,而今瞧着令容,怎能不勾起伤怀?

  当初那匕首甩出,唐解忧惊恐而亡的模样印刻在他脑海,每回想起便觉心痛。

  即便唐解忧屡屡犯错,甚至带累韩墨重伤,但就她所做的事本身,毕竟也罪不至死。归根结底,唐解忧有错,他们夫妇二人教导不力,没能让唐解忧及时醒悟,也须担责。

  何况私心里,韩镜总觉得,倘若不是傅氏进门,事情便不会到这地步。

  外孙女原本在府里安分守己,承欢在太夫人膝下,书法上的技艺连他都觉得诧异。若非傅氏进门,唐解忧仍会在庆远堂无灾无难地过日子,更不会一步错、步步错,做下那样的糊涂事,伤及韩墨、连累性命。

  当初昏君赐婚,他本就不愿遵旨,是韩蛰说要“娶来摆着”才答允。

  如今看来,当初就不该让傅氏进门!

  况韩蛰也曾对他允诺,对摆在银光院的傅氏不会生情,更不会因私情累及大事。而今韩蛰却被她迷惑,不止提携宋建春,连那傅益都提携起来。

  这背后是何打算,韩镜一清二楚。

  老相爷越想越气,碍于身份不好多言,只沉着脸往书房侧间去。

  令容规规矩矩站着,好容易盼得沈姑出来,忙接了书道谢,不想多杵片刻,匆匆离开。

  走出老远,仍觉如芒在背。

  紧握的手微松,掌心汗腻腻的,连书衣都被沾湿了不少。

  三朝相爷的城府狠辣,绝非她所能承受的,方才韩镜那神情的背后是何等态度,令容自然明白,想到那克死的两位姑娘,更觉害怕。

  目下朝堂形势危殆、府中处境艰难,韩镜顾忌着韩蛰,未必会拿她怎样,待情势稍转,以庆远堂那一脉相承的迁怒做派,韩镜怕不会容忍她在此逍遥。

  这实在叫人头疼。

  令容揣着满腹心思回到银光院,就见韩瑶正坐在廊下躺椅中,怀里抱着红耳朵。

  见她进门,韩瑶豁然起身,笑声爽朗,“这么久也不回,还当你在府里迷路了。走,跟我去母亲那里,有好消息告诉你。”

  第90章入宫

  丰和堂外柳荫正浓。

  令容让红菱拎着才做好的荷叶消暑汤,同韩瑶到银光院时,被鱼姑接住,说杨氏还在侧间里照顾韩墨,叫两人在厢房稍待。

  韩瑶朝令容做个鬼脸,先去厢房寻了蜜饯跟令容慢慢吃。

  厢房里,杨氏手捧书卷,倚窗而坐。

  韩墨则靠着软枕坐在榻上,手边一张方桌,摆了宣纸跟笔墨,慢慢勾勒描摹。

  屋里静悄悄的没旁人,唯有淡淡药气清苦,笔下美妇端庄。

  韩墨当时的伤虽凶险,静养了这两月,有韩家请的太医心伺候,诸般上等膏药抹上去,伤口没了感染,痊愈得倒也很快。虽还不敢下地,平常卧榻静养时,也无甚不适。鬼门关上走了一遭,有些事看开,从前相爷沉默少言的肃然持重姿态尽去,多年心结说出来,即便杨氏没表态,韩墨心里千钧重石移去,也不似从前沉闷。

  夫妻间说话,不再只是朝堂争斗、儿女琐事,韩墨偶尔还会逗杨氏高兴。

  譬如此时。

  杨氏端坐着翻书看,不时呷口茶,阳光透过纱窗招进来,投了短短的影子。

  夫妻二十余年,年轻时的浓情蜜意早已淡去,旧年的事横亘芥蒂,暂时跨不过那道坎,杨氏心里也只夫妻扶持的情分。不过韩墨肯屈意哄她,提起搁置多年的画笔,她倒也乐意。

  遂坐了一阵,听韩墨出声叫她,过去拿了画瞧。

  “形神兼具,还算不错。”她瞧了两眼便递回去。

  韩墨搁笔,“看来还差得远。多年没提笔,果然生疏了。”

  杨氏只笑了笑,叫丫鬟进来,去笔砚。鱼姑听见动静过来,说少夫人和姑娘都在厢房等着,杨氏想起叫令容来是有事,没再耽搁,让韩墨先歇息,她出屋往厢房去。

  ……

  厢房里,令容跟韩瑶已将一碟蜜饯吃了大半。

  韩瑶正等得无趣呢,见了杨氏先撒着娇抱怨,“母亲瞧我头上长皱纹没?去银光院等嫂子